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17
一、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一是劳动力转移宁愿造成土地闲置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家里只有老人、妇女、小孩,致使土地广种薄收。二是农村中存在副业化、耕地非粮化、农民兼职化、劳动力老龄化、村庄空心化、收入多元化、粗放经营,所以流转的迫切性不高。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地的流转
土地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能。当前,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绝大多数农民仍把土地视为“活命田”“保险田”,认为有了土地,生活就有退路,即使外出打工赚不到钱还可以回来种田,心里踏实。对大部分的农民来说,土地还是安身立命之本,他们还不敢随便将土地进行转让。
(三)政府对土地流转管理不规范
政府不能合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我国目前尚处于群众对土地自发流转阶段,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多发生在农户之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或很少干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这就导致了农民在流转土地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制约制度,致使土地流转双方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四)农业风险大、土地经营收益不高,导致农民不乐意将土地进行流转
农业生产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自然风险较大。同时,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相对较大,使农产品价格很容易波动,农业的市场风险较大。由于受信息、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土地经营效益低下,导致土地对潜在需求者的吸引力不高,需求者并不是很多,从而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收益低下,影响了土地承包者将土地流转出去的积极性。
(五)土地流转后改变农业用途
我国政府曾经通过提高农副产品价格等方式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水平,但是农副产品受市场影响以及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农村土地流转后,原本的农业用地通常会转变为工业用地或商业用地,导致农业土地质量下降,同时破坏了土地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六)土地流转后易带来社会压力
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当地政府对该问题缺乏足够认识,不能有效解决农村多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从而为社会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不成功,怕失去经济来源,无法生活,所以经常出现“离乡不离土”的情况。因此,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对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必须建立健全,这样才能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有足够的信心认为即使土地流转出去,自己的生活仍然有保障。
(二)为土地流转提供有效的信息渠道
当地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渠道,继续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在土地流转中发挥作用,大力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由该组织从事土地信息收集、整理、广告、政策咨询、信用担保,开展土地资产评估。建立委托代理机制,接受不愿种地的农户或经营能力差的农户委托,代为出租、转让或转包给那些经营能力强的业主,从而促进土地的流动和集中。
(三)落实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关键是要依法规范流转行为,确保流转平稳有序进行,对土地流转的形式要严格遵循法律和政策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有序流转。各级党委、政府要贯彻落实土地流转政策,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措施,确保土地承包经营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四)加大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搞好宏观指导和调控工作,制定财政帮扶、农业新项目推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信息和流通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并积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断增加对主导产业培植和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投入。各级部门要在财政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服务“三农”的贷款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发展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流转后的土地规模经营效益,确保如期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规划和目标。
(五)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相关部门要鼓励村民经商或者进城务工。同时,要开展有效的农村民众专业技能培训。当地政府要注重进城务工培训,为当地有意愿务工的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以及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意见,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六)积极开拓土地流转的市场需求
政府要探索建立有效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控作用使土地能够以合理价格进行转让,建立健全相关的土地流转调节机制,避免发生垄断土地流转的情况。同时,当地有关部门可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及时更新土地流转的相关信息,通过建立网上平台,使土地流出主体了解土地收益,从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