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伴发抑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018-01-17,,
,,
流行病学发现,长期癫痫反复发作的病人由于疾病本身控制不良及社会精神压力大可伴发焦虑、抑郁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癫痫发作控制良好时仍有10%~20%病人伴发抑郁,控制不良者可高达60%,且这类病人自杀率比一般人高10倍[1]。随着国内外对癫痫药物研究的日渐重视,治疗方法日渐丰富,大部分癫痫病人的发作得到明显控制,但是抑郁会严重影响癫痫病人的日常工作和学习,而且临床多数抗抑郁药物易产生依赖性,导致记忆力减退、呼吸抑制等,癫痫伴发抑郁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在癫痫伴发抑郁的治疗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尝试,取得的成果显著,本研究对癫痫伴发抑郁的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等进行综述。
1 中医药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
1.1 中药复方、复方制剂及中成药 关于中药复方、复方制剂及中成药干预癫痫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较少。吴犀翎等[2]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癫痫合并抑郁障碍病人156例进行中医证候分析显示,癫痫与抑郁以气滞、痰凝为共同病理基础,证型以肝郁痰凝、精髓亏虚、心脾两虚证型多见。所以,许多临床研究多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及其证候进行辨证论治,并注意兼顾虚实,治疗以化痰解郁、理气活血、补益肝肾、健脾养心为法。宋秋云[3]对癫痫合并抑郁病人51例在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及针对性心理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解郁定痫汤进行干预,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8.24%,提示解郁定痫汤可以明显改善病人抑郁情绪及躯体不适感,无诱发癫痫副作用。此方从惊、风、痰、瘀论治,截风定搐以镇惊、逐痰活血理气以解郁,从而达到疏风化痰、活血解郁定惊之效。黄小波等[4]对癫痫合并抑郁病人122例在原用抗癫痫药物不变的同时,治疗组62例予具有化痰解郁功效的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经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93%,对照组为46.29%,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组(17.67±1.95)分、对照组(22.12±1.90)分,生活质量(QOLIE-31)评分治疗组(88.39±7.73)分、对照组(74.19±9.18)分,治疗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中药化痰解郁法治疗癫痫合并抑郁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及预后优于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徐家萍等[5]观察136例癫痫伴抑郁病人,治疗组68例采用舒肝解郁胶囊和开放性治疗方法配合治疗,与仅使用开放性治疗方法治疗的对照组68例进行比较,3个月后治疗组HAMD评分及癫痫发作频率降低,QOLIE-31评分明显增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药主要成分为贯叶金丝桃和刺五加,通过抑制脑组织的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及增加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浓度而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长期服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关立峰等[6]收集癫痫伴抑郁障碍病人162例,均给予原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84例给予乌灵胶囊干预,16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与口服西普肽兰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说明其具有较好地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治疗组癫痫控制总有效率为44.4%,对照组为16.8%,提示其有一定的协同抗癫痫作用;治疗组认知功能评价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可能与乌灵胶囊的脑保护作用及健脑益智功能有关。
1.2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 临床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癫痫伴发抑郁,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弥补了单独治疗存在的缺陷,利用中药的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减轻了抗癫痫药物及抗抑郁药物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反应。王小蓉等[7]观察102例癫痫相关性抑郁障碍病人,均给予常规抗癫痫治疗,治疗组51例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与仅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的对照组51例比较,治疗组HAMD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QOLIE-31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提示帕罗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癫痫相关性抑郁障碍在改善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而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赵锦华等[8]采用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癫痫合并抑郁症病人40例,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而HAMD评分和简单自测抑郁量表(PHQ-9)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癫痫合并抑郁症病人能够更好的改善抑郁症状和控制癫痫发作情况,较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3 中医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癫痫伴发抑郁的其他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研究仍较多,且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不仅可以多途径、多靶点地提高癫痫伴发抑郁病人的整体疗效,生活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1.3.1 电针治疗 罗海龙等[9]采用调整阴阳辨证论治的原则予电针主穴:丰隆、水沟、百会、印堂、三阴交;配穴:本神、神门,头穴额中线等治疗43例癫痫抑郁病人的抑郁状态,与口服拉莫三嗪的对照组42例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6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可以多靶点改善抑郁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杨海涛[10]以针灸气街理论指导针刺主穴人迎、风府、天柱等配合常规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病人30例,通过气街理论施以针刺,使癫痫病人通调气机,气血平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抑郁症状及内分泌功能。
1.3.2 中医康复护理 刘小玲等[11]认为对癫痫抑郁病人的治疗应着重于身心的全面护理干预,讲究辨证论治,对癫痫抑郁病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症使用中药治疗方法,并进行饮食、精神、按摩调护与运动指导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明显减少病人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而且能够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帮助病人舒缓压力和情绪障碍,使病人对疾病治愈充满信心。
1.3.3 心身同治 王建东等[12]认为癫痫伴发抑郁病人内在基础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肝气不疏为其始动因素,倡导心身同治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对心脾两虚、肝郁不疏证型癫痫伴抑郁症病人予解郁定痫方益气养血、解郁安神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干预,癫痫发作次数逐渐减少,上述综合治疗10个月停药后随访半年癫痫未再发作,且明显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其伴发的抑郁状态。王晓萍等[13]对育龄期女性癫痫抑郁病人20例在原抗癫痫药物基础上给予乌灵胶囊联合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1个月后病人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9.84±6.21)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0.34±6.61)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为(7.52±2.7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果显示乌灵胶囊对育龄期女性癫痫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用药安全;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疗效及病人生活质量方面能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
2 中医药干预癫痫伴发抑郁的实验研究
中医药干预癫痫伴发抑郁的实验研究较少,主要探讨各类中药复方通过何种作用机制达到抗癫痫及抑郁的目的,研究方向侧重于各类复方对脑组织神经递质的传导、神经元生成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所起的调节作用为主,旨在探求可有效干预癫痫伴发抑郁的中药复方。刘远征[14]制作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予柴胡疏肝汤进行干预,并观察大鼠抑郁行为变化、痫性发作次数及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汤高、中剂量组大鼠较干预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痫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通过抑制模型大鼠海马TNF-α细胞因子表达,促进5-HT的释放,使兴奋与抑制类神经递质保持平衡,提示有可能是柴胡疏肝汤有效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机制之一。任志军等[15]对慢性颞叶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给予柴胡疏肝汤干预,观察大鼠脑组织5-HT含量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通过下调模型大鼠海马中IL-1β及IL-6 mRNA表达,促进5-HT生成,不但大鼠痫性发作次数减少,抑郁行为亦得到明显改善。杨萍等[16]对癫痫合并抑郁大鼠给予柴胡疏肝散作为干预措施,观察大鼠在糖水消耗试验、旷场实验的行为表现,并通过BrdU免疫单标记法观察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从而明确新生神经元变化。结果显示:大鼠的糖水消耗量及向垂直、水平方向运动次数明显提高(P<0.05);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元显著增加(P<0.05),提示可能是通过增加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发生来改善抑郁症状。杨萍等[17]观察具有达郁通阳、疏肝理脾作用的中药加味四逆散对癫痫合并抑郁大鼠的抑郁行为及海马神经的影响,结果显示其糖水消耗及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提高,不仅可促进模型大鼠新生神经元发生,而且抑郁症状较前改善。
3 总结与展望
中医药在癫痫伴发抑郁共病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不仅存在抗癫痫作用,还可以调整抑郁状态,可良好地避免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有较大优势。但目前癫痫伴发抑郁缺乏统一的证型诊断标准,需进一步探讨癫痫伴发抑郁共病的中医病因病机,逐步形成中医治疗癫痫伴发抑郁较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对于提高癫痫、抑郁共病的整体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需多进行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多中心的、长期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以提高研究质量,确保研究结论具有实际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