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蔬菜中的应用
2018-01-17赵玉花
当前设施蔬菜灌溉与施肥方式仍沿用多年来露地蔬菜“大水大肥”的水肥管理模式,使设施蔬菜生产以水肥高投入和环境高风险为代价来获得较高产量水平。灌溉水和肥料的投入量达到作物实际需求量的2~3倍,甚至8~10倍,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土壤板结、棚室连作障碍、病害加重、肥料深层淋失、蔬菜品质下降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节水、省肥、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技术,来解决干旱缺水、水肥利用率低和土壤盐渍化问题。
水肥一体化是将滴灌与施肥结合在一起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先进农业技术。通俗地讲,就是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和土壤水分、养分状况,将配制好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适时、适量、准确地随水施肥,直接到达作物根部土壤中供作物吸收。通过此项技术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设施蔬菜生产中用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投入成本;降低因过量灌溉施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品质、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优点
1.水肥均衡。传统的浇水和追肥方式,作物“饿几天再撑几天”,不能均匀地“吃喝”。而采用滴灌,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作物“吃得舒服,喝得痛快”。
2.省工省时,节水省肥。传统的沟灌、施肥费工费时,非常麻烦。而使用滴灌,只需打开阀门,合上电闸,几乎不用工。滴灌水肥一体化,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的输送到植株的根部,作物“细酌慢饮”,可大幅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50%的肥料用量,水量也只有沟灌的30%~40%。
3.控温调湿,减轻病害。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浇水量,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传统沟灌会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现象,而使用滴灌则避免了因浇水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沤根、黄叶等问题。大棚内作物很多病害是土传病害,随流水传播,如辣椒疫病、番茄枯萎病等,采用滴灌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此外滴灌能降低棚内的湿度,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4.保护环境,提高效益。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克服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等不良影响;减少肥料、土壤养分淋失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减少施肥过量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的蔬菜具有生长整齐一致、定植后生长恢复快、提早收获、收获期长、丰产优质、对环境气象变化适应性强等优势,可促进设施蔬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系统的选择
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系统、干管、支管、滴灌带等几部分组成。水源可选择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首部系统包括水泵、过滤器等水质净化设备、施肥装置、控制和量测设备、保护装置等。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或压差式施肥罐。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滴灌施肥系统。目前常用的以露地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模式和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居多。
三、肥料的选择及施用
适合水肥一体化的肥料要在田间温度及常温下能够完全溶解于水,并且养分含量较高、相容性较好。溶解度高的肥料沉淀少,不易堵塞管道和出水口。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溶解性好的普通大量元素固体肥料有: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磷酸、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工业级)、氯化钾(加拿大钾肥除外)等,常用的中量元素肥料有硫酸镁,微量元素应选用螯合态的肥料。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滴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