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籼稻品种合莉丝苗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7江奕君林青山冯道基梁其登
高 云 江奕君 林青山 冯道基 梁其登 胡 巍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州 510520)
水稻优质化育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合莉丝苗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8年晚季选用自育的优良稳定品系玉香油占/合丝占作母本,与本单位育成的优质品种黄莉占杂交,经多代定向选育,于2011年晚季育成的品质达国标优质3级和广东省标优质2级的高产早晚季兼用型常规籼稻品种,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5033。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综合抗逆性强,绿色环保。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配采用经典“温汤杀雄”的水稻杂交育种技术,杂交试验在本单位白云试验基地进行。根据优缺点互补原则选配亲本。母本玉香油占/合丝占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既有大穗型超级稻玉香油占的血缘,又有多穗型优质稻合丝占的血缘,综合性状良好;父本黄莉占具有优质抗性好的特性,株型矮壮、抗病抗倒能力强。
1.2 杂交后代的选育采用系谱法对杂交后代进行定向选育。系谱种植试验地点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试验基地和大丰基地进行,品比、繁殖试验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基地进行,自然抗性鉴定在广州市从化区吕田试验基地和阳江试验基地进行。对杂交后代5代(F2~F6)材料进行株型、熟期、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的筛选淘汰,主要是依据目测和仪器鉴定相结合的选择方法。2011年晚季选育出遗传性状稳定,与育种目标吻合的优良品系,定名为合莉丝苗。经过再观察和进行一系列的品比试验之后,正式推荐参加2013年晚季广东省区域试验,对其适应性、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进行审定之前的综合鉴定。
2 选育结果
2.1 主要农艺性状合莉丝苗株型好,植株矮壮,长势繁茂,穗大粒多,着粒密,后期转色顺调,熟色好,结实率高。在广东省晚季种植,生育期112~118d,与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相当。株高90.4~95.8cm,穗长 22.7~23.1cm,每 667m2有效穗数16.7万~18.2万穗,每穗总粒数160~163粒,结实率84.1%~89.8%,千粒重20.3g。
2.2 品质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合莉丝苗品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2级,整精米率56.0%~67.2%,垩白粒率7%~19%,垩白度1.5%~3%;胶稠度62~68mm,直链淀粉含量23.3%~26.7%,长宽比 3.1~3.2,食味品质 74~75分。
2.3 抗性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合莉丝苗中抗稻瘟病,中B、中C和总性频率分别为100%、85.71%~100%、93.94%~100%,病圃鉴定穗瘟2~4.2级,叶瘟1.5~2.4级;中感白叶枯病,Ⅳ型菌3~5级,Ⅴ型菌7~9级。抗倒能力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
2.4 产量2013-2014年参加晚季广东省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分别为431.94kg、478.52kg,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分别增产4.87%、0.28%,2年增产均不显著。2014年参加晚季广东省大面积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为446.04kg,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3.03%。日产量3.69~4.27kg。
2016年、2017年合莉丝苗在广东省适宜种植稻作区(粤北以外稻作区)进行早、晚季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表现高产稳产,每667m2平均产量达450kg。其中在广州示范点种植,早季每667m2平均产量达503.7kg,晚季平均产量达480.3kg。
2.5 适应性该品种适宜在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季种植。同类型地区可引种试种。
3 高产栽培技术
良种、良法、良田、良态配套才能尽可能发挥出良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等潜力。合莉丝苗具有粗生易种的特点,稻农可根据平时栽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习惯进行栽培管理,也可以因时因地采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华南稻区超级稻栽培技术或者“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等新技术进行栽培管理。合莉丝苗具有适应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农艺特点,可以进行机播、工厂化育苗、机插、机耕、机械植保、机收等现代化、机械化的生产作业。本文参考华南稻区超级稻栽培技术[1]的一些技术要点,简要介绍合莉丝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3.1 种植时间和规格本田每667m2用种量一般为1~1.5kg,秧田播种量一般为13kg,培育壮秧。广州地区早季种植于3月初播种,4月初移植;晚季种植于7月中下旬播种,8月初移植。早季大秧(5~6叶)移植秧龄约 30d,抛秧(3~4叶)秧龄约15d;晚季插大秧秧龄约16d,抛秧秧龄约12d。采用16.7cm×23.3cm规格,宽行窄株,每667m2插约1.7万穴,每穴插2~3本苗,基本苗以5万~6万苗为宜,高峰苗控制在33万左右,有效穗数争取够20万穗。
3.2 肥水管理早季以每667m2产量500kg、无氮区产量250kg为目标进行施肥。移栽前施基肥,每667m2施湿润腐熟土杂肥500kg、过磷酸钙30kg;插秧后4d施回青肥,施尿素5kg;移栽后10d施始蘖肥,施尿素8kg、氯化钾6kg;插秧后35d施分化肥,施尿素5kg、氯化钾7.5kg。晚季以每667m2产量550kg、无氮区产量300kg为目标进行施肥。移栽前施基肥,每667m2施湿润腐熟土杂肥500kg、过磷酸钙30kg;插秧后2d施回青肥,施尿素6kg;移栽后8d施始蘖肥,施尿素8kg、氯化钾6kg;插秧后35d施分化肥,施尿素6kg、氯化钾7.5kg。
前期:泥皮水抛秧或浅水插秧,薄水促分蘖[2]。中期:基本够苗(目标穗数的70%~80%)时即排水露田,穗分化前7d争取能轻晒田;穗分化至成熟,除了施肥需灌几天浅水外,一般用跑马水保持田土湿润。后期:抽穗扬花灌回浅水,之后用跑马水保持田土湿润。
3.3 病虫鼠螺草害的综合防治要特别注意掌握好用药的种类、用量和时机,在最佳时机进行病、虫、鼠、螺和草害的综合有效防治,避免农药对水稻、人和畜产生危害,减少环境污染。移栽前统一组织毒杀福寿螺,前中期防治纹枯病、螟虫;后期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
[1] 朱德峰,石庆华,张洪程.超级稻品种配套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82-94
[2] 张伟群,张金道,孙磊磊,等.杂交水稻五优1121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7(9):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