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本土种企与资本市场对接困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8-01-17江玉萍周庆强王韶红孙旭亮
江玉萍 周庆强 王韶红 孙旭亮
(山东省青岛市种子站,青岛 266071)
青岛是种业大市,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3.33万hm2左右,粮油菜等农作物用种量约2亿kg,市场总价值在10亿元左右[1]。截至目前,全市办证企业76家,其中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6家。2017年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A证资格,成为青岛市第1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尽管青岛市种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实施现代种业振兴工程成效显著,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但本土种企还存在小而散、融资能力差、研发能力弱等问题,特别是多数本土种企不会也不愿借力资本市场,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为此,青岛市种子站深入基层、企业,对全市本土种企与资本市场对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对青岛本土种企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困局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助力种企进入资本市场的对策建议。
1 本土种企与资本市场对接困局的原因分析
国际经验表明,国际种业巨头的形成基本上是走一条借助资本收购兼并的跳跃式扩张之路,而不是仅仅依靠自身的滚雪球式发展[3]。“种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这是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2014年现代种业发展培训班上指出的,这种说法是基于种子行业的自身特点和我国种业的发展趋势提出的。近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一直在大力支持“三农”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上市公司合计3034家(上交所1164家,深交所1870家)。其中,农业类上市公司46家,占1.52%;制造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38家、食品制造业37家;涉农类(不包含茶类)上市公司合计121家,占3.99%。种子类上市公司包括隆平高科、丰乐种业、敦煌种业、登海种业、大北农等10家。
种业发展需要资本的投入,资本在种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有巨大的商机,一旦对接成功,就是双赢。然而青岛市种子企业和金融资本的对接合作还远远不够,长久以来的陌生感没有完全打破,双方还在互相观望。据调研,青岛市目前已办证的76家企业当中,资金的筹措方式大多是内源性融资,即向亲戚朋友借款、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尚没有1家企业能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有效融资(除去银行借贷)。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本土种企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困局?下面,根据调研情况,对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1.1 种企业主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足青岛市多数种企业主对资本市场了解不够,有的认为那只是个融资渠道,亦或是门外的野蛮人;有的认为自己资金足够,不需要投资人进行投融资;也有的不想将自己的利润和外人共享。“我对资本的介入,是有一些警惕和排斥心理的:一是担心资本的逐利性,不能把资金运用到科研和人才引进上去;二是担心种业投入的周期性长,回报率没有那么快,会影响深入合作的积极性。”青岛南北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永青如是说。这是目前本市种企业主对资本市场的一个普遍心理。
1.2 种企规模小,难以受到资本市场青睐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种企的持续盈利、土地问题、财务规范等方面的问题。种企的持续盈利问题除受市场波动影响之外,还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盈利与否难以保证;种业等农业类项目公司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承包租赁国有农用地、租赁集体建设用地以及转承包、租赁集体农用地等,土地的权属存在不完整,没有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等问题,这也是容易被资本市场所诟病的;在财务方面,资本市场要求种企必须按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企业的会计核算,针对财务流程等完善企业内控制度,而绝大多数种企难以做到。青岛市多数种企属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小、财务规范性差、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等问题,因此从资本市场的视角看,中小种企也不受资本市场青睐。
1.3 缺乏金融资本进入现代种业的激励机制和行业规范调查发现,资本市场特别关注种业企业的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问题,但目前青岛市尚未出台支撑金融资本进入现代种业领域的相关扶持政策,也缺乏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成功案例。
2 助力种企进入资本市场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资本知识培训,提高种企业主的资本意识
通过定期举办资本知识培训班等形式,加强种企资本市场运作、法律知识、财务管理、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让种企业主了解国内资本市场的基本知识、种子企业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种子企业登录资本市场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提高企业资本市场的实操能力,提前解决或避免资本市场关注的持续盈利、经营模式、土地问题、财务规范以及法律等问题。
2.2 发挥好农业担保、农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助力重点种企融资发展目前,全市已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农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要充分发挥好这2家机构的作用,助力重点种企融资发展。一是发挥农业担保公司的作用,结合农业保险,加大种业企业支持力度,解决种企缺乏增信措施的问题,打通种企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渠道;同时,农业担保公司可助力种企发行企业债券等。二是发挥好农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提升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进培育一批农业股权投资机构,助力种企实现股权融资、股债结合及投贷联动等直接融资。
2.3 规范发展农业互联网金融,服务种业发展除传统金融机构外,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机构正在农村市场“开疆拓土”,如蚂蚁金服、翼龙贷等企业纷纷向农村地区拓展。以翼龙贷为例,该公司成立9年来,已经通过网贷平台向全国借款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其中95%的贷款都流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一些天然属性使其在扶持“三农”发展方面更具优势。一是由于种企资金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的周期性特点,而传统金融无法满足种企的这种周期性资金需求,互联网金融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针对贷款的周期灵活的金融产品。二是通过模式创新降低借贷风险系数。由于贷款利息可用待售农产品来抵扣,对于种企来说,除了按期归还本金外就无需再支付额外的利息及其他费用,可有效解决种企生产的燃眉之急。
2.4 加大种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招商引资力度,助力种企并购重组从相关规划和政策方向看,未来几年资本市场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有序引导各类资本流入优质种企,推动科技创新、资本与种企的全面对接,积极支持高科技和新商业模式、新经济业态的种企成长壮大,为“三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此,要尽快梳理全市花生、蔬菜等优势农业产业链条,培育重点种子龙头企业,支持种企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有效整合种业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增强种子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要结合青岛本地优势和“国际种都”的建设,开展定向招商,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种业龙头企业。同时,充分运用资本的手段,推动青岛本土优势企业,与国内外上市的种业龙头企业联姻发展,实现借壳上市或并购上市。
2.5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加速种企转型升级针对种企普遍存在的融资难、担保问题突出、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等问题,政府应出台政策加大对种企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拓宽种企的融资渠道等,为种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种子企业与金融、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快实现种业转型升级。
[1] 杨萍,孙旭亮,周庆强,等.青岛市种业发展调研报告[J].中国种业,2015(2):33-34
[2] 杨萍,王韶红,蒋金凤,等.贯彻落实新《种子法》,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J].中国种业,2016(4):24-26
[3] 刘定富.全球种业发展的大趋势[J].中国种业,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