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夏乡间草虫鸣
2018-01-17陈柏清
文/陈柏清
小时候住在外婆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季虫鸣。
那是冀北平原的小山村,北山南水,外婆住在村西南一隅,独门独院。青砖瓦房,木格子的窗棂,四扇玻璃亮堂堂,天热的时候,外婆用一根竹棍把上半扇窗子支起,风爽快地吹进来,赶出浊气,房间里一下变得清凉。院子北角有一棵大槐树,一棵枣树,槐树白玉串一样的花朵刚谢,枣树浅黄的细米便绽放了,所以外婆家的院子整个春季都是香喷喷的,地上都用木墩夯过,扫得干干净净。外公的竹木小椅摆在槐树下,旁边是青石板的方桌,摆着外公的紫泥壶,有时也是外婆放了点干菜的小簸箕。两边把手外婆缝了块白布,磨成亲切的浅黄。外公不喝茶的时候,外婆坐在树荫下做针线,或者摘干菜。她月白的衫子洁净可亲,嶙峋慈爱的手不闲着。
此时树上的蝉叫得欢。
半人高的山石墙,墙边种着一些倭瓜豆角,随便地攀爬。木栅栏门上有招摇的喇叭花,紫色的,浅粉的,早晨还湿漉漉着清新,过了中午喇叭就萎了,如果起得早,看见喇叭还未开,只拧着螺旋形的小尖角,纹路里微露着紫色或浅粉,一旋又一旋,一个又一个,比邻向上。我小时候好奇,很希望看看喇叭到底是怎么张开的,可是一次也没见到,喇叭花仿佛是看着你,特意躲开你,只一个喝口水,或者一低头打盹的功夫,她开了,我只当她过于羞涩,内心并不责备。有一次,外婆看见我呆呆地坐在露水里,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在等喇叭花开,外婆笑了,她轻轻说了句,“哎,痴心的傻孩子。”语气里并没有阻止或嘲笑,仿佛带着一丝怜爱似的。
我小时候喜欢静,也或者在外婆家我根本没有玩伴,一切是陌生的,而我也似乎并不急于出去热闹闹地玩些孩子们常玩的游戏,踢毽子,捉迷藏。太姥爷做过私塾,因此家里也有一些影印本和线装书之类,打发幻想神游之外的时光。
常常看着书,就听见虫鸣,也许一只,然后几只,慢慢就变成此起彼伏的协奏曲。声起声落间有无限遐想。哪一个在檐前,哪一个在阶下,哪一个在小菜园,或者隐在马莲草的叶子下,或者委身大枣树的枯洞里。它们带着各种的心绪,各种的味道,长吁短叹,似唱咏叹调。常常是那样的夏日正午,我有时放下书本,趴在窗台上,侧起耳朵,静静谛听。又仿佛时有时无,风吹的槐树和枣树的叶子哗啦啦地拍掌,像细碎的锣鼓或海浪彼此嬉戏撞击。许多人觉得雨天没有虫鸣,其实也有,我只是不知是什么虫子,他们高一声低一声,断断续续地叫,不是在窗外,而是在房子的某个角落,叫声也湿漉漉的泛着潮气。我问姥爷是什么虫在叫,姥爷说蛐蛐,正说梦话。我始终不大信,因为我没在房间里见过蛐蛐,但这隐身客一叫,我就知道了,它在。或者实在闲的时候,我还会在它有一搭没一搭的叫声里,推测一下它的情绪。
春天、秋天虫子的叫,和夏天都不一样,夏天它们动不动就开音乐会,热烈高亢,此起彼伏,夜深了,它们还在月光下意犹未尽,我想或者是虫子中的诗人,或者旅行者,因为羁旅或诗兴大发。但渐渐我也睡去,大多是在虫鸣里,有时也有青蛙的聒噪。但是春天和秋天不同,秋天很少有合唱,调子带着哀戚,我想也许是同伴的葬礼,或者虫界的宋玉在悲秋。但虫鸣渐稀,到叶落黄天,初霜已降,黄草上覆了白帽子,虫鸣基本销声匿迹,冬天常常感觉,是洁白寂静的,因为虫鸣覆在雪下,仿佛如雪一般熟睡了。而春天,虫鸣也通常独唱,但带着欣喜,热情满怀。草起,叶子也一天天变密,虫鸣便有独奏,也有合唱。
夏季,是虫子们最欢愉的季节。他们就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给蛙声一片凑趣,长一声,短一声,一长一短又一声的像发送摩斯电码。姥姥说,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声音,就连植物都有,半夜玉米地里的咔嚓声,就是玉米在拔节。我说,萤火虫就不会叫。姥姥把抓到的萤火虫放到葱叶里,她让我摸葱叶,一动一动的,姥姥说,那是萤火虫在大喊大叫地求救,只是声音小而已,我听了,想到绿色牢笼里狂躁大喊的萤火虫,便赶紧把它们放了出来,看着小小的萤火隐没在草影中,便生出很多遐想。
正在读着一本宋词的时候,常常就想起“灯下草虫鸣”这句,灯下草虫鸣,诗人在想些什么呢?是否三杯两盏淡酒?是否日晚倦梳头?也或者醉里挑灯看剑,或者铁马冰河入梦来,我觉得那时光,也许都曾经伴有灯下草虫鸣。可是我读着原句子,王维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那时不能解,只是想,一个人老了,坐在空屋子里,窗外淫雨连绵,窗内灯影晦暗,白发丛生,却听见虫鸣,还有果子落地的声音。我就想他是住在山里的,这样的天气和夜晚,孤灯独对听虫鸣,一定寂寞的不得了。
昔年成为过去,我回到父母身边,回到城市里,这些场景埋在记忆的云朵堆。有一天读书,读到这句“灯下草虫鸣”,突然就忆起、怀念起虫鸣,怀念起那记忆深处冀北院落,仿佛还闻得见槐树和枣花的香,还听得见或高或低的虫鸣。静谧落于心,柔软而宁静。“灯下草虫鸣”,那是任窗外红尘万丈,喧嚣几许,斯坐陋室,独照我心。而这样的境界,多在乡间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