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2018-01-17王外仙
王外仙
(云南省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老年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哮鸣音、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同时还会降低其身体素质和生活品质,因此必须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此次研究旨在探究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方法并对该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由在我院接收老年支气管哮喘诊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9例作为研究对象,女性37例,男性42例,年龄61至85周岁,平均(68.8±3.7)岁,病程1至9年,平均为(6.7±1.2)年。
1.2 方法
吸入药物为老年性哮喘的主要治疗方式,用药原则为小剂量联合用药。以吸入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为主,同时应用沙丁胺醇等β2受体激动剂和异丙托溴铵等抗胆碱能药物,直径为300至400μm吸入药物能够进入小气道,应用于中轻度哮喘患者的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病情危重患者以及急性发作患者由于肺功能降低导致有效通气不足,药物微粒无法顺利到达小气道,全身静脉应用激素可取得理想的疗效。老年患者由于免疫机制严重下降,因此发生感染的机率较高,因此应该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措施,可通过血培养、痰培养、痰诱导等形式合理选取抗生素。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明显衰退,代谢茶碱能力减弱,应用茶碱类药物容易造成茶碱浓度升高并引发猝死、心律失常等症状,但是该药物在减轻心脏负荷、利尿、扩张冠脉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可与抗胆碱药物发挥协同作用,为了提升临床疗效,需要对患者机体内茶碱血药浓度进行定期监测。老年患者并发心脑合并症的机率较高,易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容易造成重要脏器功能缺氧,因此老年患者长期应用氧疗能够使哮喘症状得到缓解。应用抗组胺药物以及抗白三烯药物可以使气道炎症得到消除并能够使支气管痉挛得到解除。给予患有严重糖尿病等合并症患者应用止痛药、利尿药、抗凝药以及降糖、降压药物等[1]。
1.3 疗效判断
治愈:患者各项临床表现以及症状均消失,各项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改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以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缓解:患者各项临床表现以及症状有所减轻,各项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表现加剧或者没有出现积极性变化,检查结果仍然存在明显异常。
2.结果
治疗无效患者为2例,无效率为2.53%,病情缓解患者为13例,缓解率为16.46%,病情改善患者为19例,改善率为24.05%,45例患者病情治愈,治愈率为56.96%,77例患者病情缓解,病情总缓解率为97.47%。
3.讨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喘息、咳嗽等,患者缺乏典型症状,出现活动性气促的可能性较大,喘、咳、痰等临床表现易在短期内反复变化,若气温骤然发生变化,患者会随之出现病情加重现象。不当应用利尿剂、持续吸入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以及未能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老年患者还容易产生静脉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现象,主要临床症状为呼气性呼吸困难,缺乏明显的哮鸣音表现且可见明显减弱的双肺呼吸音,必须及早进行治疗以防病情迁延[2]。
老年患者同时存在较多并发症、合并症等,症状复杂多样,不但易导致误诊现象而且预后较差。患者肺功能储备低下、呼吸肌无力、气流阻塞等,一旦哮喘加重或者合并感染出现呼吸衰竭的可能性较大,缺氧容易引发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肺性脑病以及心功能不全等症状,极易造成死亡[3]。
老年哮喘患者的常见引发原因为细菌性感染,若呼吸道感染反复出现极易导致其气道上皮受损并引发气道高反应性。感染为老年哮喘加重或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发原因。老年患者呼吸道防御机能以及气道纤毛清除能力明显下降,容易出现致病微生物定植现象,合并细菌感染的风险较高[4]。
吸入药物为老年性哮喘的主要治疗方式,用药原则为小剂量联合用药,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用药。此外,在进行哮喘治疗时还应该及时进行酸碱失衡纠正,定期进行血钾检测,及时排钾或者补钾。老年患者由于各项身体机能明显下降,肾功能衰退,各类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需要注意补充营养,同时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并加强病情监测,若出现病情加重现象需要及早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避免由于缺氧而导致病情加重[5]。
此次研究中,治疗无效率为2.53%,病情缓解率为16.46%,改善率为24.05%治愈率为56.96%,病情总缓解率为97.47%。综上所述,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复杂而且并发症较多,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治难度,而且极易引发酸碱失衡、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状,需要根据其机体状况以及病情选择科学的治疗方式,加快其病情改善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