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使用无创通气的护理策略
2018-01-17蒋一凡
蒋一凡
(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 靖江 214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高发病率、死亡率的慢性疾病[1]。COPD急性加重常需住院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呼吸兴奋剂、支气管扩张剂、解痉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吸氧等。对于重症COPD并引起呼吸衰竭的患者,辅助呼吸是治疗的有效手段,过去常用的通气治疗方法是将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但这种方法会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产生,且咽喉部以及气管的损伤使治疗后的恢复过程缓慢。
目前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临床上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2]。然而,即使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可以最大化的减少损伤[3],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仍有不适感,且使用的过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对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有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加强护理并及时指导,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就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COPD使用中的护理要点进行文献复习,供临床参考。
1.无创正压通气使用前的护理
由于环境封闭,仪器报警声及其他病人的呻吟等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的情绪,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维持室温在18~22℃,嘱专人陪护,避免不必要的探视,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4]。向患者解释使用无创通气的目的,指导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无创呼吸机的频率有效地呼吸,通过用鼻吸气,口吐气来减少人机对抗和腹胀的发生。在面罩的选择方面,尽量选择硅胶材质的面罩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且可预防因面罩材质过硬引起的面部压疮。佩戴面罩时注意调整角度,防止高压气流造成对面部和眼睛的冲击,根据病人的头颅大小调节固定带的长度和松紧,其松紧度以能插入一个手指为宜,以减少面罩移位、松脱和漏气的发生。
2.无创正压通气使用中的护理
在使用过程中,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抬高床头20~30°),嘱患者全身放松。对初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护理人员更应加强巡视以减少病人的焦虑。在通气过程中,因气流的冲击会引起患者的咽喉疼痛,而未得到湿化的气体进入咽部后还会带走大量机体的水分,因此需及时添加湿化液,使气体湿化后再进入气道。使用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的变化,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动态调节无创呼吸机的参数。由于无创通气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增加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摆放和活动以预防压疮、改善下肢血液循环。COPD患者需充分的营养支持,在使用无创通气的COPD患者应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但不宜吃得过饱以防止因饮食过多引起的呼吸困难和误吸,必要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不便,可能会增加其焦虑感和紧张感,我们可以通过微笑、肢体语言等非语言的运用和患者交流从而减少患者紧张的情绪,此外,护理人员也可用手触摸患者的背部来提升患者的安全感。
3.出院后与无创正压通气使用相关的护理要
目前家用无创呼吸机已被推广,因此在出院后部分患者有条件进行长期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护理人员需完善告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法及适应症,评估使用效果,切忌在病情加重时自行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尽快来院评估进一步治疗方案。对于无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条件的患者,告知出院后COPD的注意事项,减少接触加重病情的诱因,同时在病情进展时立即来院治疗。对于以上患者,护理人员都需进行长期的随访宣教,必要时可通过建立设立社区健康教育学校,设立护理社康部,组建出院随访小组,建立医院社区专科协助小组等模式来提高随访效率。
COPD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高的慢性疾病,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应与时俱进,增加自身对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认识,同时在工作中通过耐心细致的护理以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预后并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