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洪优华占的选育
2018-01-17彭小松傅军如黄良萍张少虎余秋平叶祖芳
唐 杰 彭小松 傅军如 黄良萍 张少虎 余秋平,5 叶祖芳
(1江西省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萍乡 337000;2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3江西华昊水稻协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萍乡337016;4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萍乡 337016;5江西省南昌市良种场,南昌 330025)
洪优华占是江西华昊水稻协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大粒型、广适型、高异交率早稻迟熟籼型不育系洪A,与中小粒型、米质优、抗病性强、配合力高的中籼中熟三系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籼中熟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米质较好等诸多优点。于2017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70043。该品种适宜在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 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
1.1 亲本来源母本洪A是由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和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秋季用新露B与珍汕97B杂交,同年冬季在海南三亚种植并与大粒保持系176B复交,后经多代系谱选育至F5,选优良单株与新露A成对测交和逐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2015年8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组织的育性田间现场鉴定,2017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70055)。
父本华占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从外引材料SC2-S6中通过野败、矮败、印水、K型等几类不同败育胞质的三系不育系配组测恢、系统选择,再测恢、纯化等连续几个世代后,于2004年稳定并定型[1]。
1.2 选育经过2011年春在海南三亚用洪A与华占试配,在萍乡作晚稻优势鉴定表现较好,同年冬安排在海南三亚进行小面积试制。2012年正季在萍乡参加晚稻品比试验,表现出熟期适中、高产、分蘖强、米质较优、抗稻瘟病、灌浆落色好等优点。2013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预备试验,2014-2015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生产试验。2017年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该品种属晚籼中熟组合,在江西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约123d,比对照天优华占短1d。株型适中,株高102.8cm,剑叶挺直,茎秆适中,叶绿色,叶鞘紫色,叶下禾,抽穗整齐,熟期落色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一般每667m2插基本苗6万~7万,最高苗35.9万,群体分蘖率447.8%,每667m2有效穗数21.8万穗,成穗率60.7%。穗型适中,穗长22.5cm,着粒密度适中,每穗总粒数141.5粒,每穗实粒数114.0粒,结实率80.5%。谷粒无芒,谷壳秆黄色,稃尖紫色,谷粒为长粒型,谷长9.1mm、宽2.8mm,长宽比3.3,千粒重27.1g。
2.2 抗性2014年江西省水稻区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洪优华占穗颈瘟9级,高感稻瘟病,穗瘟平均损失率14.3%。稻瘟病综合指数为3.8级。2015年江西省水稻区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洪优华占穗颈瘟9级,高感稻瘟病,穗瘟平均损失率17.2%。稻瘟病综合指数为4.4级,略低于对照天优华占。
2.3 品质2014-2015年江西省晚稻区试米质检测2年数据平均结果:出糙率81.9%,精米率71.2%,整精米率66.8%,粒长7.2mm,粒型长宽比3.35,垩白粒率21%,垩白度3.95%,直链淀粉22.3%,胶稠度50mm,碱消值3.8,透明度1级。米质达国标优质3级。
3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预试,每667m2平均产量644.9kg,比对照天优998增产5.52%,居小组第1位。2014年参加江西省晚稻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604.79kg,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2.96%,居小组第1位;2015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598.71kg,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3.93%,居小组第2位。2年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601.75kg,比对照天优华占平均增产3.45%。2016年参加江西省种子局统一组织在南昌、宜春、赣州等地的晚稻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在630kg以上。2017年江西普胜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排在萍乡、鄱阳等地作晚稻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每667m2平均产量在670kg以上。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稀播育壮秧洪优华占属晚籼中熟组合,在江西作晚稻栽培,赣中地区在6月18日左右播种,赣北地区可适当提早2~3d播种,赣南地区可适当推迟2~3d播种。秧田每667m2播种量10kg,大田用种量1.5~2kg。少浸多露,促进发芽整齐,做到稀播、匀播。
4.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秧龄5~6叶移栽,秧龄25d左右,最长不超过30d,移栽时做到带肥、带药下田。插植密度一般为16.5cm×23.5cm,每667m2插1.7万丛,每丛插2粒谷的秧,每667m2保证6万~7万基本苗。
4.3 施肥管理每667m2施肥总量折合纯N 10kg,基肥与追肥比例为 0.6~0.7∶0.4~0.3,N∶P∶K 比例为1∶0.5∶1,以有机肥或复合肥为主。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控施氮肥,注意看苗补肥。
4.4 水浆管理浅水移栽,深水活蔸返青,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每667m2总苗数达20万左右时落水晒田[2]。晒田程度根据禾苗长势、土壤特性和天气等情况确定。孕穗和抽穗期保持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收割前1周断水。
4.5 病虫草害防治种子破胸露白后用稼凯(噻虫咯霜灵)拌种晾干后播种,可有效预防秧苗期病虫害和矮缩病的发生,移栽前1d喷施1次送嫁药。大田期应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及时防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应加强稻瘟病的预防[3]。移栽后6~7d结合第1次追肥,每667m2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g与肥料拌匀后撒施,防除本田杂草。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父母本播种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以母本始穗期比父本华占早2d为宜。在江西、湖南进行夏秋制,安排播差期时,以叶差为主。父母本时差一般为20d左右,叶差为4.3叶左右,一般安排在5月中下旬播父本。
5.2 父母本行比制种大田每667m2母本用种量2.5kg,秧龄20d左右,叶龄控制在5.3叶内移栽,以利早发;父本用种量0.5kg,秧龄25d。父母本行比一般以2∶12∶14或1∶10为宜,父本插大双行。
5.3 大田肥水管理移栽后5d每667m2用尿素10kg、三元复合肥(15-15-15)5kg及时追施分蘖肥,以促进父母本协调生长。管水注意浅水灌溉为主,寸水活蔸,薄水分蘖,适时晒田。抽穗扬花期保持3.3cm水层,灌浆成熟期干干湿湿,收割前1周断水。
5.4 “920”用量与用法花期相遇较好时,父母本普遍同喷“920”。一般每667m2喷施15g左右,抽穗20%~25%时开始分2次连续2d施用,第1次施7g左右,第2次施8g左右,每次每667m2兑水30kg,细雾喷施。
5.5 人工辅助授粉与病虫害防治大面积制种可用拉绳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秧田期要做好蓟马、稻飞虱的防治以防止矮缩病的发生。大田主要做好纹枯病、黑粉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防治。
5.6 严格去杂,适时收割制种全过程应严格除杂,始穗前后是关键时期,要彻底除杂;种子成熟85%时及时收割,收割后及时落粒和干燥,确保种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