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综合防治

2018-01-17李春迎

农业知识 2018年39期
关键词:每千克猪群综合征

猪应激综合征是在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一、病因

应激是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机能发生变化,如配种繁殖、分娩泌乳、神情紧张等都可作为应激原引起应激反应;而像捕捉、驱赶、惊吓、拥挤、保定、运输、高温、噪音、电刺激、空气污染、免疫注射、环境突变等一系列异常刺激,当强度和作用时间达到一定量时,便可引起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另外,本病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硒缺乏、蛋白质缺乏症有一定的关系。

二、应激表现形式与临床症状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生猪饲养密度大、生存环境过于拥挤、温度过高或人为干扰太多等因素,使其不断受到惊扰,应激反应的发生率大幅度上升,且以良种猪、瘦肉型猪发生较多;轻者引起发病,重则可造成急性死亡。常见的应激表现形式与临床症状有:

急性应激综合征 临床上由不良应激引起的急性应激综合征很多,如猪心性急死病、桑葚心猪、应激性肌病、恶性高温综合症、胃溃疡、大肠杆菌病、咬尾、咬耳症、母猪无乳症、皮炎、肾病等。

猝死性综合征 又叫突毙综合征,即生猪受到极强的刺激,未表现任何临床性症状便突然死亡,这是应激再现最为严重的形式。如个别应激敏感猪在受到抓捕惊吓或免疫注射时突然死亡;有的公猪在配种时,由于过度兴奋而死亡;有些猪在车船运输途中突然死亡等。

慢性应激综合征 长时间、低强度的应激因素刺激,动物不断进行生理适应,使免疫机能、抵抗力下降,引起各种继发性疾病。慢性应激一般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容易被人们忽视,如噪音、冷应激、饥饿等都可能产生不良的累积效应,致使猪的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降低;有的还可能出现“暗猪肉”现象,这是由于所受的应激原作用的强度小而时间长、肌糖消耗较多、糖原储备水平低、体内乳酸生成少,并被呼吸性碱中毒所产生的碱中和而形成,这种猪肉色泽深暗、质地粗硬、保水能力差,切割时没有液体渗出,品质降低。

三、综合防治措施

积极采取措施,主动预防以减少应激因素 猪场建设应科学合理,如远离闹市区、持环境安静、注意采光和通风、避免噪音、空气污染及人为干扰等。平时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如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防止猪群过度拥挤;夏季通风降温,冬季防寒保暖,避免过冷过热;阉割、断尾、断奶、转圈、免疫注射、出栏时不要过度驱赶、抓捕,避免惊吓刺激;补饲、换料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变换。为了预防应激,平时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绿益态(主要成分:多种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益生菌)1000克,或在每吨饮水中加入绿益态500克,一般连用7~14天。同时,高温季节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并清(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芦根、黄芪多糖等)500~1000克,5~7天为1疗程,以辛凉清热解毒,预防热应激。长途运输一定要给足饮水,并定期用冷水对运输车厢冲洗降温,运输前可预先注射氯丙嗪等药物进行预防;因进入屠宰场的生猪来自不同地区,混群后极易发生剧烈的争斗,所以应采取一定的隔离防护措施;实施人道屠宰,避免野蛮行为。

选育和引进优良猪种,淘汰应激敏感猪群 平时注意观察猪群,对于体温易升高、肌肉好颤抖、皮肤易发红、兴奋好斗的仔猪,对有繁殖障碍的母猪、性欲差的公猪等,在选育种猪时应有的放矢;对容易发生应激反应的猪群,通过血型鉴定、氟烷检测和CPK(磷酸肌酸激酶)值测定检出应激敏感猪只并及时淘汰,使应激基因频率下降,从而选育出抗应激的优良品种。

一旦发病,及时治疗缓解症状应激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镇静和补充皮质激素;一旦发病,只要及时有效治疗,一般应激症候能够缓解并治愈。镇静剂中的抗应激药物以氯丙嗪注射为首选,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2毫克,肌肉注射;对因肾上腺和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的应激失调,可肌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进行纠正;如应激使分解代谢增加,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还可同时静注5%碳酸氢钠液50~200毫升,以补充电解质,纠正体液酸碱平衡。另外,在猪群转群前9天和前2天可给予亚硒酸钠维生素E内服,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0.1毫升;或于转群前1天给予阿司匹林内服,每日每千克1.5毫克,能有效预防应激对仔猪抗自由基系统的不良影响和抑制猪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加剧。

猜你喜欢

每千克猪群综合征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Chandler综合征1例
一道利润问题的变式思考
考前综合征
猪群中暑咋预防
未标明每千克体质量用量时应如何换算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一毛学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