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病害全能药剂
——氯溴异氰尿酸

2018-01-17王德明

农业知识 2018年46期
关键词:细菌性侵染真菌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对真菌、细菌、病毒都有明显防效,且环保无公害,特向菜农朋友推荐。

氯溴异氰尿酸的优越特性:氯溴异氰尿酸喷施在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次溴酸和次氯酸,次溴酸的活性是次氯酸的四倍,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的能力。喷施在作物上,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

1.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农田中病害发生复杂,通常是某一侵染力较强的真菌实现侵染,在植物体表造成创口后,其他真菌、细菌、弱性寄生菌再趁机通过伤口侵染,故大田中病害多是混合发作。氯溴异氰尿酸是对细菌、病毒、真菌均具有杀灭效果的成分,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2.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强。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尤其是农用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唑退出原药登记后,针对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只剩下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及铜制剂等。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速效性较差,整体防治效果不高;有机铜制剂(喹啉铜/噻森铜)安全性好但速效性欠佳,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氧化亚铜)速效性突出但安全性较差,在细菌性病害防治方面均存在缺陷。氯溴异氰尿酸直接导致病菌细胞死亡,加之可封闭植物伤口,细菌性病害引起的病斑见药后即迅速变干,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好。

3.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氯溴异氰尿酸对病毒病活性最为突出,大田使用表明,如1周内连续使用2次,可明显导致已有花叶症状逐渐减轻,表明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病害,最好间隔1周连续使用2次。对真菌性病害持效期较短,单纯防治真菌性病害时不建议单独使用,可搭配其他成分一起使用,既可保证持效期,又能提升见效速度及可靠性。在配药时,先将氯溴异氰尿酸溶解后,再放入其他成分。氯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

猜你喜欢

细菌性侵染真菌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ToCV单独侵染和TYLCV&ToCV复合侵染番茄植株上烟粉虱寄主适应性及寄主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和防御反应变化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中国高等大型真菌的主要代表物种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