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村沼气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及路径
2018-01-17孟津县农村能源环保站韩延军
孟津县农村能源环保站 韩延军
一、发展模式
(一)政府顶层设计沼气现代化进程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沼气产业作为清洁绿色能源,把多种经营联结起来,它们的可再生性和环保性等优良特性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无限宽广,能够实现发展生态农业和治理环境的有机结合。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多环节、多层次的高效益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生物链系统,是沼气稳步进入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2017年《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农村沼气优惠政策,继续重点支持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和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沼气工程总投资达500亿元,其中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181.2亿元,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133.61亿元。政府以财政资金调控沼气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是沼气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署和调整,将改变农村沼气原有的格局和发展模式,推动沼气工程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生产,逐步向城市、工业、交通领域高值化应用方向发展。
(二)科技发展为沼气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一直重视科技支撑引领沼气发展,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农业部等从不同渠道确保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科研水平和研发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国家和行业先后颁布了《农村家用沼气发酵工艺操作规程》《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等40多项有关的沼气技术标准,形成了“农村家用沼气池设计图集、操作规程、质量检验国家标准成套技术”“畜禽粪污沼气化处理模式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等技术成果,指导规范和推动农村沼气健康有序发展。厌氧发酵、生物燃气利用、沼气提纯、有机肥生产、施用与装备等技术或工艺日益成熟,并向原料多元化、工艺设备集成化和生物质燃气高值化方向发展。在沼气工程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发、系统政策支持以及沼液—沼渣生态循环利用模式等方面实现转变,使我国沼气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科技成果配套性和产业化水平等取得了明显进步,缩小了与德国、瑞典、丹麦等先进国家的差距。
(三)沼气现代化发展模式迈入4.0时代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制约,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关键的要素之一。沼气技术具有提供可再生清洁能源治理环境的功能,沼气工程在现代农业和农村生活环境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关注。以沼气为纽带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不是按照科学家根据循环经济及生态经济学原理设计而形成的,而是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循环农业模式受到区域的气候、土壤、人口、生物质资源及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产生的。当前,在农村沼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中,政府主导推动农村沼气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不仅要注重沼气技术的创新进步,而且更要注重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在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新时期沼气发展模式带有“政府宏观调控、企业主体建设、市场化运作、科技支撑发展”特征,既要解决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将资源高效利用,同时也要取得很好的综合效益。将沼气现代化发展模式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经济建设融为一体是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的真实写照,是建设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有力地促进沼气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当前我国的沼气现代化发展模式即将迈入4.0时代。
二、发展路径
(一)推动沼气产业供给侧改革
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沼气产业发展,优化完善行业相关政策制度和财政补贴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探索沼气及其电力产品市场绿证准入制度,构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落地和循环发展机制,为建设沼气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突出科技含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政府应持续支持科技创新,保证经费投入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建立具有支撑作用的科技支撑体系;借鉴国外生物能源发展经验,通过开展适应不同区域的沼气技术应用模式研究,总结和提升我国不同区域沼气技术应用模式的技术完整性和社会经济效益,发展适合国情的管网输送、车载燃料等沼气高值化应用技术,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推动沼气行业的技术进步。
(三)创新沼气现代化发展模式
推动沼气技术与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的融合,利用市场机制和“互联网+农业”的技术进步,促进沼气现代化4.0时代的信息化应用。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和运行,形成以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实现沼气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