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生态养猪是提升养猪水平的根本
2018-01-17崔沛张建新
崔沛,张建新
(1.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州 450003;2.开封市畜牧工作站 河南开封 475000)
运用生态学理论审视规模养猪,并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实行全程或部分工艺、工段的生态养殖,是中国养猪场突出疫病重围的需要,也是养猪行业走出“抗生素依赖”窘境的需要。
生态养猪的核心是注重生猪福利,尊重和利用、发挥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创造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从而实现顺势而为,借力防病,借力助长,达到疫病少发、用药减少、产品安全的目的。
1 现阶段多数猪场设计思想的错误带来的工艺流程和饲养管理措施失误,是猪病猖獗、抗生素滥用的根源
1.1 东施效颦地照搬国外规模养猪,忽略了规模养猪技术核心
由于猪群规模的增大,个体间接触机会增多,是集约化饲养后的客观必然,及时采取了引种和进场的高频率消毒、隔离观察等措施,疫病的交叉几率升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因而,西方规模饲养的畜牧场,确立了“全进全出”的基本理念。然而,在引进、消化此项技术时,由于担心产房、保育舍等建筑物的造价高,国内的规模猪场普遍采用了大产房和大保育舍“交替使用、流水作业”设计思想。正是这个设计思路的错误,为疫病在不同批次间的混合传播埋下了伏笔,导致规模饲养场随着运营时间的延长,感染疫病种类逐渐增多,将中国规模养猪带进了“多病毒混合感染”、“病毒变异重组”、“抗生素依赖”、“猪肉产品内在质量低劣”的死胡同。
1.2 片面强调节约人力的南辕北辙,导致了事倍功半的饲养效果
2010年前,规模猪场普遍采用的“颗粒料+料仓”和“干粉料+料仓”的给料工艺,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饲养员的劳动强度。但是,一直没有正视该工艺带来的猪舍内粉尘增多的不良效应,尤其是没有考虑猪的采食行为特征。若略加考虑猪“边采食,边呼吸”这种基本行为特征,就会果断舍弃此种具有明显缺陷的工艺。因为,随着饲料的下滑和采食动作,大量的粉尘随着呼吸动作进入猪的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成为“尘肺病”的始作俑者。然而,兽医却把它当作“支原体肺炎”,指导养猪人在饲料中大量投入抗生素,30年来对付“猪支原体肺炎”耳熟能详的抗生素从“土霉素到氯霉素,再到四环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逐步升级,所谓的“支原体肺炎”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使养猪成本不断上升,猪肉品质广为诟病。
1.3 轻视运动在培养个体体质和群体复壮中的作用
猪没有汗腺,呼吸器官承担着气体交换功能,也承担着散热功能。肺脏和呼吸系统功能强大,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更是健康生存的基本保障。规模猪场饲养的过程中不仅因为粉尘导致肺脏机能的减退,更为要命的是母猪和仔猪均缺少足够的运动。如:空怀母猪固定栏和产床、仔猪保育床的使用。对于母猪,运动量不够的直接后果是难产或产程延长,以及那些运动量大时就应当流产而没有流产的弱胎被保存下来,为下一代的群体体质下降埋下隐患。对于仔猪,缺少剧烈运动和运动量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幼年期可塑性极强的肺脏功能没有开发,弱仔勉强存留下来,为病原微生物入侵留下了门户,为环境应激做好了铺垫。显然,这种先天和后天的不当选择,是饲养者的主观意志的体现,最终结果却同初衷大相径庭。
1.4 高生长速度指标拉动日粮精细化,忽视粗纤维对于猪维持健康的重要性
如果说一些猪场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已经接近于肉鸡,还需要举证的话,那么,在猪饲料中添加赖氨酸以提高生长速度应该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在此,笔者无意质疑通过添加赖氨酸提高饲料生物学效价做法的正确性,而是提醒人们,猪本来就是一个杂食动物,适量的粗纤维对于净化肠道、促进胃肠蠕动是必须的,刻意追求营养全面而减少饲料粗纤维的做法违背猪的天性。因为营养全面并过于精细的饲料,在降低消化难度的同时,带来了胃肠蠕动量和体液分泌机能的下降,同样不利于猪的健康。这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为什么规模饲养猪场猪群的耐受性和抗病力低于粗放饲养的专业户猪群。2009年笔者处置的河南荥阳高楼乡某猪场伪狂犬感染病例时,就是使用洁净红土投放于猪圈让猪自由采食,3日后病猪群拉稀、呕吐现象消失,5日后恢复正常采食。其基本原理就是让猪吞食毫无营养价值的红土后,加快排泄,通过快速排泄,裹挟清理胃肠道病原微生物。实践表明,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不利于消化道正常菌群的维持,极易成为伪狂犬、流行性腹泻等通过消化道感染疫病的突破口,也不利于妊娠母猪体内胎儿的发育和正常分娩。
1.5 过高的繁殖指标带来的不恰当利用
由于设计思想的错误带来的工艺流程和饲养管理措施失误,猪病猖獗导致母猪的发情率异常,配种准胎率低下,产木乃伊、死胎、弱仔胎次增多,仔猪育成率下降,这许多不利因素又倒逼经营者在高产母猪身上打主意,如热配,追求每胎次产仔数,追求高断奶体重等。这种对优秀母猪近乎摧残式的利用,极大地缩短了母猪的利用周期,在给母猪的健康带来了不可逆损失的同时,也提高单头仔猪生产成本。之后,优秀母猪步入生产弱胎的行列,或成为疫病的突破口,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群体质量的下降。
上述带有大面积影响的五个失误,暴露出我国规模养猪设计思路的问题是缺少生猪福利理念,不知道尊重和发挥、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那么,解决问题就需要从设计思路、理念着手,以求事半功倍之效果。
2 推行生态养猪,全面提升养猪业内在质量
2.1 用生态养猪理念统领养猪业发展
确立生态养猪理念,并运用生态养猪理念审视现有规模养猪场的工艺、设计和饲养管理技术,纠正那些背离猪的生物学属性、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的做法。譬如杂食性,饲料中有适当的粗纤维,对多汁料的偏爱等;再如幼年期的剧烈和极限运动,妊娠母猪的足够运动等;又如猪粪本来就是一种有机肥料,就应当用它肥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而不是用它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去发电。通过设计理念和思路的变化,彻底扭转漠视生猪福利、片面追求生产效率的做法,设计出适应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的猪舍和饲养管理工艺技术,实现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2.2 尊重和利用发挥猪的生物学、行为学特性
组织力量将现有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知识普及、运用的同时,开展猪的行为学特性研究,为科学饲养提供理论基础。不论是工艺设计,还是猪场布局、建筑物结构,以及饲养管理技术,都要尊重猪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并围绕利用和发挥这些特性思考、设计、改进、创新。
2.3 牢牢把握“全进全出”这一规模饲养的技术核心
猪场不论规模大小,采用何种饲养模式,都要坚持“全进全出”这一核心理念。规模饲养场的各类猪舍,均应缩小同一圈舍内的存栏规模。妊娠母猪最好单圈饲养。依据本场育成率和运猪车辆猪位倒推的方法,计算单个产房和保育舍面积,为育肥猪实现“一圈一车”、“一车一清栏”、“一批一清栏”创造条件。所有圈舍均实行建筑物硬隔断,为单个圈舍“全出”后彻底消毒创造条件。专业户猪群接近出栏期时“挑大的卖”没有错,关键是落实到达出栏期时的“全出”,以及“全出”后的“空置”、“彻底消毒”。即使实行全野外生态饲养,也要做到一个轮牧小区的猪群“全进全出”。
2.4 因地制宜推行生态养猪
普及生态养猪知识,推广生态养猪模式,需要有行政措施推动,但是切忌“一刀切”。新建猪场应秉承生态养猪的基本理念进行设计,有能力的实行全野外生态养殖,能力不足的可以考虑繁殖猪群采用集约化规模饲养,仔猪训练后全野外生态育肥。
现存规模猪场的存栏猪位、工艺、饲养模式、技术不尽相同,投入能力有差别,进行技术改造的侧重点不可能千篇一律,只要把握“提供适于猪生长发育的环境和空间,尽可能利用和发挥猪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最终实现全进全出”这项大原则即可。譬如将“流水作业的大产房和大保育室”隔断,形成“小产房”和“小保育”猪舍;再如废弃固定栏,将空怀母猪3~5头组群后圈内饲养;又如扩大运动场面积,或建设“迷宫型”运动场,以及在管理日程中增加运动内容,为母猪妊娠期的足够运动创造条件;还如运用微生态制剂处理豆粕,调整日粮结构保证有足够的可消化粗纤维,或直接使用牧草、菜叶、树叶等青绿饲料草浆,以及改用“干清粪工艺”,将收集后的猪粪运用微生态制剂处理。有条件的多个环节同时改造,暂时无力全面开工的从关键环节入手,至少也要运用微生态制剂处理豆粕和粪便,提高豆粕的吸收利用率和避免环境污染。
新建的专业户猪场应以全野外生态育肥模式为主导,结合城市规划调整,将那些不适于养猪区内的猪场,在限定时间内,迁移到国家规划的重点发展地区的丘陵山区,形成林牧结合、猪草结合、猪粮结合的“林地或草地-猪(利用饲草、树叶)-猪肉和有机肥(粪便和病死猪)-林地、草场、农田”的良性循环。不在城市规划区内的猪场,也要运用生态养猪的理念,参照规模猪场生态养猪技术改造的做法予以改造。
2.5 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
地方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中承担着巨大责任,但不能只靠简单地行政命令,粗暴地“一拆了之”,更多的应当是引导和服务。譬如通过规划适宜养殖区,或同适宜养殖区沟通,在行政区外设置、共建“生态养猪区”,为限制饲养区域内的猪场搬迁、改造创造条件。再如利用媒体宣传生态养猪的优势、做法和重要意义,以及政府对生态养猪的扶持措施等,引导养猪企业和农户建设生态养猪场。又如组织技术力量,免费为养猪场(户)提供规划、设计、环评、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等项服务。
养猪企业和农户应当认识到,实行生态养猪,是养猪企业走出疫病重围的基本手段,也是实现“无抗养殖”的基础工程。将处在城市规划区或不适宜养猪区的猪场搬迁出去,是自己的法定责任和义务。运用生态养猪技术改造现有猪场的建筑设计和工艺技术,是提高养猪场饲养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从源头抓起,治理环境污染的基本要求。谁先行,谁受益,早动手,早受益,受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