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以南通市海安县李堡镇为例

2018-01-17许海霞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镇农业服务中心226631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海安县蔬菜农产品

许海霞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镇农业服务中心 226631)

张小青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农业委员会 22660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如何让老百姓吃上健康、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每一位农业从业人员的职责。近年来,尽管基层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近几年的“毒韭菜”“毒豇豆”等农产品安全事件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基层抓起。近年来,南通市海安县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也开展了大量工作,基层农业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监管网络体系,按照专项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打假治劣与扶强扶优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日常监督检查,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了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海安县李堡镇有着“江苏绿色蔬菜第一镇”的盛誉,其中该镇光明村还被评为“江苏大棚蔬菜种植第一村”,是江苏省“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2014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项目建设。笔者现以海安县李堡镇为例,在介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思考,以期全面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1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做法

1.1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监管网络,保障农产品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按上级要求,李堡镇成立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所,组建了完善的镇村监管员、协管员队伍,全县首例实现了“一屏二图三表四责”的制度上墙形式,通过定对象、定人员、定任务的“三定”方式,推行全员网格化监管体系,保障了农产品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1.2 层层落实责任,规范基地生产环境,从源头掌控农产品质量安全

李堡镇基层农产品监管服务所与所在镇区域内的“三品”生产企业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与镇区域内农资销售人员签订了《农产品质量诚信经营工作承诺书》,与各村协管员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农资监管和销售责任,规范基地蔬菜生产环境和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同时,在播种、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时期,邀请并配合海安县农业执法大队到项目区检查种子、农药、化肥等的质量,严防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从源头掌控农产品质量安全。

1.3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

充分利用广播、明白纸、宣传单等多种手段,组织力量深入农村基层,采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面对面、点对点的宣传和培训,普及农资法律法规,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推进诚信建设,努力营造社会关心和支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乡镇新型职业农民及科技示范户培训,提高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

1.4 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全面推进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

每月7日前后,结合镇安全检查前往全镇所有“三品”生产企业,督促“三品”生产企业建立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采购、分配和使用以及田间生产操作记录台账,建立产品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台账,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登记制度。同时,要求“三品”生产企业不得购买、使用违禁投入品,使生产基地环境整洁、无污染,按标准进行生产,按要求记录台账等。此外,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生产安全。

1.5 加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和信息管理

不定期地进行蔬菜样品抽检,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上传到江苏省农产品监管平台,实现蔬菜产品安全监管全程可追溯。同时,镇监管所要及时督促蔬菜生产单位在蔬菜上市前开展其农残监测,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2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蔬菜种植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不够

在李堡镇,有的蔬菜种植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不够,为了节本省工,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农药或在上市前使用间隔期较长的农药。再加上李堡镇的蔬菜种植都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很难具体监管到各家各户,这潜在地干扰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在李堡镇现有的人事环境下,很多农技人员身兼数职,在监管工作上能投入的精力有限。同时,尽管李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在海安县名列前茅,但很多具体工作还停留在台账资料上,监管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监管的效能。

2.3 农产品生产单位的生产档案有待完善

目前,李堡镇蔬菜生产单位受文化水平低和观念陈旧的制约,其生产档案基本上是为了检查而记录,有的还是临时补记的,错记、漏记现象经常发生,记录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这不仅不能真正发挥农产品生产档案的作用,也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而对于不按要求进行及时记录的生产单位,监管人员对其没有限制力,阻碍了全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推进。

3 关于今后推进基层农产品监管工作的思考

3.1 进一步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体系

目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只到村一级,接下来的目标是要到村组一级,实现村级干部全员监管,责任落实到村民小组长,通过村民小组长对左邻右舍的监管,激励群众互相监督。通过进一步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体系,有效地监管到千家万户的种植户,真正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能。

3.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认识-

每次村级动员会都要对百姓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农药安全使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假劣农资鉴别等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大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用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3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单位的限制力

对农产品生产单位,尤其是争取项目资金的种植户或者实施项目的种植大户或者全托管主体,要将其安全生产档案和农产品生产档案列入考核指标之一,用此来强制其进行安全生产,并按实按时记录。同时,从思想上提高农产品生产单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让这部分人逐步由强制变成习惯,并逐步辐射影响周围的人,从源头上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猜你喜欢

海安县蔬菜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综合活动:等等,绣球花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奇怪的蔬菜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蔬菜
农产品争奇斗艳
蔬菜也“疯狂”
可爱的小山羊
云姐姐变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