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闵行区稻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18-01-17高美凤夏莲红曹月琴王晓峰顾明飞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优质稻闵行区稻米

高美凤 夏莲红 曹月琴 王晓峰 顾明飞

(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01109)

为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培育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水稻品种一直是育种技术人员和农业人员的不懈追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优质米成为了消费者的新需求。为了迎合市场变化,水稻生产也由只重视产量向高产、优质并行转变。水稻是上海市闵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提升闵行区水稻种植水平,满足当地居民对优质米的需求,笔者将对闵行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此提出闵行区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对闵行区发展绿色、高效、优质稻米产业的思路和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促进闵行区水稻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 闵行区水稻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闵行区位于上海地域的“腹部”,是上海近郊城区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闵行区耕地面积迅速减少。据统计,2017年闵行区水稻种植总面积仅1 300 hm2,但良种覆盖率达100%,水稻主要栽培品种杂交稻为“秋优金丰”“寒优湘晴”,常规稻为“松早香1号”“南粳9108”等,其中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5%,以“秋优金丰”的种植面积最大,约1 100 hm2。

闵行区水稻生产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水稻种植管理比较粗放;由于农户一味追求高产的思想意识没有转变,在品种选择上主要选择产量高的品种,忽略了稻米品质,导致水稻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由于品种单一,收割时间相对集中,导致稻米价格通常较低,影响了农户的收益;市场上的优质米供不应求,价格普遍较高,不利于优质米市场的健康发展。

2 闵行区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稻米消费需求的变化,健康、绿色、口感好的绿色稻米已成为未来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向,而上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对生态优、口感好的优质稻米的需求量大,发展优质稻米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随着水稻种子市场化供应新体系的构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优质稻产业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再结合闵行区耕地少、水稻生产水平高的现实,紧紧围绕发展绿色、高效、优质稻米产业的目标,提高单位面积水稻产值、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精品农业是当前闵行区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

3 闵行区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3.1 优化水稻品种,确保优良种源

优良的水稻种子是水稻生产的基础,闵行区要发展绿色、高效、优质稻米产业,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育种观念,优化水稻品种,确保优良种源,在培育高产水稻品种的同时,兼顾稻米品质的改善。闵行区在水稻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自20世纪70年代起,闵行区就开始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着手杂交粳稻研究,先后育成多个表现优良的水稻新品种。如1989年闵行区育成了上海市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杂交稻“寒优湘晴”,其产量高、品质优(1992年经农业部优质米检测,其12项米质指标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抗性强,30余年来,该品种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达5.33×105hm2,至今也是上海市的主栽杂交稻品种。随后,闵行区水稻育种团队还相继培育出“闵优128”“秋优金丰”“闵优55”“秋优336”等优良水稻品种。

根据闵行区多年的水稻种植及育种经验,优化水稻品种应从不同生育特性水稻品种的引进、筛选、繁育入手,合理搭配种植早、中、晚熟的水稻品种,以延长新稻米的供应时间,满足市场对新稻米的需求;同时,要提高水稻制种技术,降低制种成本,规范制种生产规程,以确保水稻优良种源的供应。

3.2 科学栽培,发展绿色农业

闵行区经多年的摸索和发展,水稻机械化作业程度已达96%,成效显著,但在栽培方式上大部分农户仍延续传统的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质稻的发展。为提高闵行区水稻种植水平,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研究并完善与优质稻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稻米储藏方法,并通过高产示范点进行示范,以提高优质稻米的产量。(2)推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再利用。(3)通过提高植物病虫害预测准确度,加强监测预警,发挥植保统防统治的作用,并积极开展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喷施农药,加大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配套技术的推广,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4)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改变农民落后的水稻生产方式,实现科学栽培管理,以发展与生活、生态相和谐的绿色农业。

3.3 与市场需求对接,激发优质稻潜力

(1)为激发优质稻的市场潜力,要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思想,由“卖稻谷”变为“卖稻米”。(2)鼓励农户探索新的粮食生产模式,促使农户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搭配种植早、中、晚熟的优质稻品种,以满足不同口感食味的市场需求。(3)在水稻生产上,坚持以绿色、质量、效益为目标,合理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兼顾高产、优质与生态。(4)持续推进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从种源、种植、加工、销售和安全监管全程可追溯等环节入手,全面实现绿色种植、绿色生产,加快绿色认证范围。(5)通过开展优质米评比等活动,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口感偏好和市场需求,减少闵行区水稻生产的盲目性,确保“市民吃得上,农民卖得出”,从而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提高农民收益。

猜你喜欢

优质稻闵行区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达州市达川区优质稻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湖南水稻品质育种主要进展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
三十个优质稻品种获评金奖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民修身行动计划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区修身行动计划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