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诊2型糖尿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分析

2018-01-17赵惠丰焦雪琴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36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研究组因素

赵惠丰 焦雪琴(通讯作者)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所致,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进行性损害及功能障碍。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均有报道是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初步探讨其和初诊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者为对照组。研究组38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36.52±8.51)岁。对照组42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37.81±7.87)岁;两组入选研究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在常规体检及入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时送检验科上机检测;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诊断标准:(1)随机血糖≥11.1mmol/L;(2)空腹血糖≥7.0mmol/L;(3)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研究组hs-CRP水平为(5.78±0.65)mg/dL,对照组hs-CRP水平为(2.08±0.32)mg/dL,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77,P=0.000)。

2.2 研究组、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研究组hs-CRP水平为(5.87±0.65)mg/dL,对照组hs-CRP水平为(6.08±0.68)mg/dL,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2,P=0.12)。

3.讨论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西化、老龄化加快等因素,导致我国肥胖和超重人口数量增加,糖尿病发病率在逐年升高。

目前糖尿病的具体病因不明,可能是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微生物感染、自由基氧化、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紊乱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目前糖尿病的病因不明,有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

C反应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机体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指标[1],在机体的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既往观点认为CRP是非特异性炎症指标,近几年的研究渐发现CRP参与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是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2.3.4.5],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准确的检测到低浓度的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是含巯基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能增加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的风险[6.7.8]。

本研究发现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平均水平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或许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研究组因素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解石三大因素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β合酶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