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脑“卫星云图”识别癫痫病灶
2018-01-17
医药前沿 2018年36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专家团队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用于诊断儿童非手术癫痫病灶,从分子成像技术角度解读大脑的“卫星云图”,将病灶检出率从15%至39%提升至79%。
该系列研究由浙医二院的核医学科与PET中心、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合作完成,最新成果日前刊登于国际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领域的顶级期刊——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和欧洲核医学会会刊。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癫痫。大部分癫痫起病于儿童,精准诊断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实现有效病情评估方法至关重要。”浙医二院儿科主任医师冯建华说。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浙医二院核医学科与PET中心田梅教授介绍,重大疾病往往都是先发生生物化学的变化,之后才有组织结构大小的改变,因此有时通过核磁共振等手段不一定能够真正看清病灶,而PET技术则能够从分子层面发现病变。
“从分子层面看,癫痫是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异常放电。放电从低能量开始集聚,达到阈值后,癫痫就会发作。”田梅说,如果将从核磁共振、CT中看到的大脑图像比作一张大脑的“行政区划地图”,利用PET技术就像看一张大脑的“卫星云图”。癫痫患者的大脑“云层”由葡萄糖分子显示行踪,从葡萄糖分子聚集程度就能“读”出癫痫的位置和变化。
研究团队通过建立儿童癫痫PET脑代谢数据库,结合核磁共振、脑电图以及多年的临床随访,探索建立了可有效评估非手术药物治疗癫痫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像方法,并进一步实现病灶的精准定位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