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咪依噜:指尖上的致富路

2018-01-17张珏

今日民族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绣娘彝族刺绣

◇ 文 / 张珏

2017年11月,法国波尔多地区蒙蒂尼亚克德洛赞市的市长让马里·兰兹收到了一件来自中国的礼物——精致的刺绣荷包。这件让他爱不释手的礼物是楚雄州商务团赴欧交流时精心挑选的外交礼品——咪依噜彝绣。在这次交流活动中,让马里·兰兹真诚地希望双方能加强交流合作,让精致且独具文化内涵的咪依噜彝绣能流通到欧洲市场,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传统民族工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彝族文化。

桂花走出了个“咪依噜”

罗珺,彝名哲妮荷波,彝绣文化传承人,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的掌门人。

彝女多善绣,能否绣出美丽的服饰,在过去是检验一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彝女手中的一针一线,蕴含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罗珺亦是如此,她出生在大姚县桂花镇的一个彝族村落,自幼便跟随外婆学习彝族刺绣。她告诉记者,她家里的女子都会绣花,刺绣就是彝族女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998年,由于企业改制,罗珺下岗了,那一年她29岁。为了生计,罗珺在大姚做起了餐饮行业。出于对彝族刺绣的喜爱,她把妈妈绣的绣片装裱起来挂在饭店里展示。妈妈的针线活很好,总能引得人们的驻足。她说那个时候把妈妈的手艺展示出来,一是为了让饭店环境变美,二是自己的小私心想把妈妈的好手艺展示给大家看,让老人家高兴高兴。就是这个不经意的举动,给罗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转机。美好的东西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不断有食客提出想购买这些刺绣品。罗珺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从此开始了彝绣产品的制作和销售。

从最早的刺绣作坊,发展到今天注册资金1000万的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罗珺的彝绣之路呈一路领跑之势。然而,如果没有对刺绣的天分和热爱,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罗珺说自己发现美的第一个通道就是本民族的服饰。在幼年的刺绣生活中,不仅让自己拥有了刺绣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对彝族刺绣的热爱。

罗珺内在的爆发力,让她屡获殊荣。而当这些殊荣加身之后,人们看到的是她更加地奋勇前行。作为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致力于用彝针彝线传承和保护彝族传统文化,延续着彝族刺绣技艺。作为云南省刺绣工艺美术大师,2014年,由她主导设计的彝绣桌旗,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杰出手工艺徽章认证,这标志着彝族刺绣在工艺、质量上获得了世界标准的认可。

在她的带领下,咪依噜公司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今天的33人。为公司服务的绣娘达到1000余人,覆盖了整个大姚县。2016年公司产值1618万,成为楚雄州彝绣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她带领彝族妇女脱贫致富,促进了当地女性的就近就业。

咪依噜,彝族语为“美少女”之意。在大姚县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美丽、能干的咪依噜勤耕善绣,能歌善舞,她刺绣的花朵能招来蜂蝶,她唱出的山歌能引来百鸟。咪依噜帮助彝族少女,勇斗恶人,为民除害,成为彝族的女英雄,她的美丽和勇敢被彝族人民所称颂。故事里的咪依噜姑娘是楚雄彝族人民的精神象征,而我们面前的罗珺,不就是从桂花镇走出来的现代“咪依噜”么!

我把爱好变成了事业

2009年,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刺绣合作社成立。罗珺说从那时开始自己就把爱好变成了事业。做起企业来,才发现这是有一些难度的,以前做东西只用按照自己的喜好就可以了,开始做市场才发现还得适合现代人的口味。大姚当地的彝族刺绣手艺精细,由于擅长满绣,所以颜色相对艳丽,而现代人更喜欢素雅清淡的风格。因此,创业之初最大的难题就是产品定位,如何把自己凭借着喜爱和近乎本能的直觉创作出来的作品投向市场,让更多的人喜欢。带着这个问题,罗珺摸索了三年。在这三年里,罗珺不断与消费者交接,与市场碰撞,终于寻找到了咪依噜的个性。她提出了咪依噜“传统+时尚+典范+精品”的价值主张,刺绣产品在保留彝族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糅合现代时尚元素,大胆创新。力求做到“传承传统文化,演绎民族时尚,打造现代精品,铸就民族典范”。

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咪依噜的产品要比其他的彝族刺绣更超前一步。因此,在坚持创新的过程中,罗珺把时尚元素和彝族传统文化糅合在了一起,而正是这种糅合为彝绣带来了活力。罗珺自信地说:“这些都源于公司团队在对产品设计和市场定位的把握上比别人更准确一些。”在咪依噜公司,罗珺带领着一群年轻的设计师以他们活跃的思维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理解、融合、创新,呈现出不少精心之作。不仅开发出彝绣服饰高端订制的市场,还将彝族文化元素融入各个领域,走产品多样化路线。公司每年推出一个主打系列的新产品,相继开发了居家、办公用品等多个系列。曾经“叫好不叫座”的彝族传统手工艺品,变成了今天“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既美观又实用的物件。罗珺和她的同伴们所做的恐怕不仅仅是开拓了彝绣市场,在她们的努力下,“咪依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更好地成为彝族文化的载体。

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云南 楚雄 大姚

电话: 0878-3390836 0878-6217266

咪依噜公司的产品采用纯手工刺绣。从2011年开始,公司就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汇集了一批手艺过硬的彝族绣娘。刺绣专业合作社为山区妇女们无偿提供培训,由公司提供原材料,指导刺绣技艺,绣娘们不需要投入成本就可以参与到合作社中。经过培训合格后,绣娘们就开始为公司提供刺绣产品。彝绣有一个特点,同一个图案一百个人刺绣可能会有一百个样子,每个绣娘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然而,当绣品变成商品之后,个人的创作又似乎变成了致命的弱点。客户下订单的时候,会要求同一个款式的产品生产一百件,色彩、形状、大小尺寸都要求一样。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诉求,但到了绣娘们手中,个人创作的成分就可能影响到产品的精确度。怎么办?罗珺把这个问题放在了前端来解决,在培训中通过不断的交流把客户诉求传递给绣娘。绣娘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说复杂了她们听不懂。罗珺就直接做示范给她们看,并且手把手地教。在实际的刺绣过程中,还要反复说、反复看。通过这些办法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另一个手段就是在培训后对绣娘的技艺进行评估并且分类。有的绣娘很灵巧,手艺好,也能领会公司的要求,公司就把精工产品派给她们。而有些绣娘在无法更好地改变她们的时候,就想办法制定一些适合她们的方法,尽量让每个绣娘都能展示自己的技艺。

今年是“咪依噜”成立的第八个年头,咪依噜的产品早已走出了楚雄,走出了云南,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在全国各大展会中,咪依噜彝绣频频亮相。在北京时装周、香港“国际礼品赠品展”、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咪依噜彝绣都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和好评。2014年,“咪依噜”荣获“楚雄州知名商标”,2015年被评为“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云南省特色文化示范企业”。2016年正式授牌“云南省著名商标”。2017年8月,咪依噜彝绣经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专家组的评定,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成为刺绣行业中全国首家通过此评定的企业。

现在公司正积极搭建销售网络,2017年建立了广州、昆明咪依噜彝绣商品销售点,并实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罗珺自豪地告诉记者,截至2017年9月,公司产值与上一年持平,有望在年底达到2200万元。

一根绣花针改变了一群人

说起公司取得的荣誉,罗珺一直说这是公司所有员工和绣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罗珺自己看来,她是比较幸运的。因为热爱彝绣,她把爱好做成了事业,又在一群人的努力下做成了产业。她常感叹道:“一根绣花针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如果没有这根绣花针,当年的她也不会走上彝绣之路,成为非遗传承人。如果没有这根绣花针,绣娘们绣出的美丽图案永远只能穿在自己身上。但是现在通过咪依噜所有人的努力,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公司的品牌建立起来了,产品远销各地。这群山村里的绣娘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让刺绣成为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加入合作社后,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在咪依噜刺绣,这个家庭的生活就可以脱离贫困线。

早些年,罗珺就开始关注山村里的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情况,每年由公司出资捐资捐物,送温暖下乡。后来,罗珺想到一个家庭缺少了母亲是不行的,“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完整的家”这个念头在她心中回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绣娘回家”的彝绣传习培养计划就这样诞生了。绣娘们不用再外出打工,凭着这根绣花针养家糊口,可以就近就业照顾老小,一家人其乐融融。在培训中,罗珺还发现单是培训技艺是不够的,这些绣娘们也应该多关注自己。所以,在培训之余,罗珺还有意识地从生活的方向,精神面貌,人生的追求等方面引导绣娘们,树立她们的自信。现在的合作社里充满了绣娘们的欢歌笑语,她们来合作社参加培训时“走路都带着风”。改变不仅来自于她们的刺绣技艺,还有她们内心那份自信和愉悦。罗珺说她很满足,看到自己的一点努力,让那么多姐妹发生改变,这种感觉很好!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黄薇)

后 记

彝绣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表述。在罗珺看来,如果彝绣不变为商品,就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做彝绣的意义不仅是能赚钱,能改变生活,能带动一群人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个媒介发出自己民族的声音,传递彝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同时,也能让彝族同胞们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2017年,公司正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彝绣文化主题园区——大姚彝绣文化园。园区将打造成为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彝族刺绣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彝族文化旅游基地和彝族刺绣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基地、培训基地。相信文化园建成后将会更好地向外界展示楚雄、展示彝绣文化和彝族文化。

猜你喜欢

绣娘彝族刺绣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绣娘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