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灶台上的年

2018-01-17熊秀兰

火花 2018年1期
关键词:卤菜灶王爷灶膛

熊秀兰

灶台,是乡村人家最基本的生活区域,它们就像乡村河岸边的水埠头一样,是乡村主妇一年四季待得最多的地方。乡村的灶台虽然原始、简陋,却是每个家庭最温暖的地方,一日三餐,一样可以做出美味佳肴,滋润着人们的味蕾。尽管我早已远离乡村生活,但我却时时想起家乡温暖而熟悉的灶台,想起奶奶和母亲终年围着灶台忙碌的身影,内心里便对灶台多了一份感情。从小到大,一直到定居都市,在我的印象里,每年春节期间最浓的年味儿,一直是流淌在灶台之上的。

小时候过年,从踏入腊月的门槛起,那年味儿就开始如春潮涌动,愈来愈浓,最后凝聚在厨房里,在灶台上弥漫成缕缕飘香的气息。奶奶特别喜欢做副食,即乡村特殊的年节食品,主要有麻叶子、糍粑、炒米、板糖、玉兰片、麻花、兰花根、金果、发饼、猪耳朵、苕果子等,或油炸,或沙炒,或熬煎。糍粑用糯米在蒸笼里蒸熟,趁热在石臼里用木棒杵成米泥团,然后在簸箕里压成扁圆,再切成一块块泡在水缸里,就成了白嫩的糍粑,不论在锅里煎炸,还是在炉膛里烤熟,吃起来都香糯可口。其它的副食做好后,待冷却下来,用坛子装起来,要吃的时候随时取用,既作为春节期间待客之用,又是乡村孩子们的主要零食。这些,都是灶台带给我的童年最温馨的记忆。

那时候的乡村灶台都是砖砌的土灶,长方形,一般都是紧靠厨房一侧的山墙。所谓“缸不离灶”,灶台附近有一口大水缸,一般还会有一副切菜的案板和放碗筷、剩菜的木橱,面对灶门还会有一个存放烧柴的储物间。因为灶台尾部竖立着高高的烟囱,借烟囱拉力将火从前炉膛拉向后炉膛,达到前后炉膛上的锅都能有均匀的火势,故又称“拉火灶”,起到了如今的抽油烟机的作用。烧灶的燃料是地里的棉梗、麻梗或用稻草卷成的草把子,枯树枝和砍伐树木后挖出来的树兜子也是烧灶的上好燃料。父亲在灶台正面靠墙一侧特意开了一个碗口大的洞,里面放着火柴和蜡烛,为了保持火焰持续,火钳和竹筒制作的吹火筒也是灶前的必备之物。灶有前后两个灶膛,大火眼离灶膛口最近,上面放的是炒菜、上蒸笼和炒年货的大铁锅。随后的灶膛稍小一些,上面扣一口小铁锅,主要用于烧开水和洗澡水。有的土灶还在小灶膛侧边开一个小火眼,放一口烧热水的小坩埚或炖汤的瓦罐,火顺着灶膛一溜儿往里窜,锅沿一圈儿要看不到明火。

烧灶可是个技术活,有经验的人烧灶,可以自如地控制火势。我就不行了,多年以来,烧灶都是令我头疼的事情。比方说蒸菜需要旺火的时候越烧越弱,需要文火煎鱼的时候却常常烧出旺火,弄得汤干鱼被煎糊。我最怕的是烧草把子,一只草把子很快就烧完了,而且草灰多,如果草把子潮了更不好烧,容易烧熄,烟雾大。木柴是烧灶最好的燃料,架两三根,就可以管好一阵子,每次一边就着木柴烧灶,一边用火钳在灶口烤糍粑,糍粑一会儿就鼓起了胖胖的身子,两边泛起金黄色光泽,别提有多好吃了。

父亲是个泥瓦匠,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帮人建房,尤其是一手砌灶的手艺,方圆数十里是出了名的。老家乡下,人们习惯将砌灶说成“打灶”,是极慎重的一件事儿,不但讲究风水朝向,还要燃香焚纸摆供品供祭灶神,完工后还要做荤素十碗菜的宴席招待打灶的师傅。打灶是个技术活,打得好的灶可以使用数十年,前膛与后膛相通,不留一点犄角,那前膛的火烧得旺的同时,一溜烟往后膛窜,前后锅均匀地共享火势,最后从高高的烟囱里飘成袅袅的炊烟。如果灶打得不好,火拉不动,就不好烧灶了,一般烧不了几次就得拆了重砌,称之为“返工灶”。究其原因,有人将之视为得罪了灶神,于是重新上供;也有人觉得是因为招待不周而得罪了打灶的师傅,赶紧给师傅安排好烟好酒,一点也马虎不得。

乡下建房喜欢将厨房和正屋分开,而且对厨房的需求显得更高一些,一般都是先在后面建起厨房,然后在厨房前面建起正屋,最后将正屋和厨房的两侧山墙用砖墙相连,中间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天井。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帮村民们砌了很多灶台。家境一般的人家,就用黄土和泥,砌好灶台后,用剩余的泥巴糊好灶台内外砖缝就行了。家境殷实的人家则讲究得多,用的是石灰与土和的泥灰,砖则使用的是窑厂特制的那种耐火砖,砌好后,还要用水泥和黄沙粉刷,最后再贴上漂亮的瓷砖,有的灶身上还有瓷砖拼出的彩色图案,煞是好看。有一年冬天,父亲给别人砌好灶台,主人家还多一些瓷砖没用完,就送给了父亲。父亲拿回家后,将瓷砖砌在灶台台面上,既漂亮,又干净,每次饭后收拾厨房,做灶台清洁方便多了。

寒冷的冬日里,暖暖的灶前是我们最喜欢待的地方,可由于不会烧灶,不是火候不够,就是火势太靠前或靠后,弄得正在灶台上忙活的奶奶抱怨不已,于是常常被母亲一个个赶开。有时候,像牛皮糖一样挤进坐在灶前小凳上正在烧灶的母亲怀里,看着奶奶用几根剥去外皮的麻梗在锅里炒炒米,待黑铁沙炒热后,奶奶抓一把阴米丢进锅里,那些经过了浸泡、晒干等工序的瘦长的阴米在奶奶手中麻梗不停地搅拌中,一会儿就鼓胀起了身子,那米香味儿一阵阵直钻鼻孔。不等奶奶用筛子筛干净,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抓过来往嘴里塞,那种来自灶台的感觉真的好温馨。

小时候的记忆中,母亲在镇办企业上班,终日忙忙碌碌,奶奶可以说是灶台前当仁不让的主角。每天放学回来,远远地看见那三间青砖黑布瓦的老房子上有炊烟升起,就知道奶奶一定又在围着灶台张罗晚餐了,便可以在外面多玩耍一会儿,直到看到炊烟消散才回家吃饭。当我们兄妹一个个长大成人,奶奶老了,从针织厂离休的母亲便成了灶台的主人,逢年过节,做菜都是母亲掌勺,只有一道红烧肉,永远都是奶奶的手艺。这道菜肥而不腻,甜而不黏,入口即化,被我们称为“奶奶菜”。二十九年前的秋天,奶奶去世了,那年的团年饭少了奶奶的红烧肉,大家都觉得像缺少了什么似的。后来,母亲找邻居福婶学会了这道菜的做法,从此每年的团年饭桌上,都有这道菜出现。

从进入腊月起,灶台就是乡村人家最热闹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勤劳的家庭主妇们,开始围着灶台炸麻花、猪耳朵、玉兰片,炒炒米、红薯片、苕丝子,蒸糯米打糍粑,熬麦芽糖,卤菜,煮豆浆打豆腐,烧水杀年猪……人们围着灶台,为过年而忙碌起来。每到腊月,爷爷就会买回一两斤猪肝用盐腌制好,晒干后用麻绳吊在灶口上,他最喜欢吃这种灶火烟熏过的猪肝了。

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亦是传说中灶王爷上天庭述职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里总是将灶台及周边打扫得干干净净,入夜时分祭祀灶神,以祈求灶神保佑家里一年风调雨顺,生活富足。

每年大年三十的团年饭,是除夕的重头戏,也是过年期间最重要的一顿饭。往往从一大早开始,一家人就围着灶台这个主题忙活开了。杀鸡杀鸭,剖鱼、切肉,淘洗、择菜、做丸子,煮饭、炒菜、上蒸笼。当我和哥哥在父亲的带领下挑满水缸,做完卫生,贴好春联、年画,已是掌灯时分,厨房里的菜肴已经做好,我们开心地在厨房与堂屋之间穿梭不停,将一碗碗诱人的美味佳肴端上桌子。每到这时,不等灶膛里的火熄灭,爷爷就在灶台边贴上灶王爷的油印小像,点燃三根香插在放了米的碗里,和一碗热乎乎的糯米肉丸子一起搁在灶台上,一边念念有词地说着感谢灶王爷一年来关照的话,然后请灶王爷同家人一起过年,俨然将灶王爷视为家庭的一份子了。当鞭炮在院中噼里啪啦地炸响,一家人围在一起举杯畅饮,欢声笑语一片时,灶台开始进入短暂的宁静。

吃罢团年饭,灶台边又开始热闹起来,我们家年年除夕夜里卤菜的节目开始上演。卤菜又称“开卤锅”,母亲将八角、桂皮、酱油、香料包、食盐等倒进锅里,加水,用大火煮成卤汁,然后将洗净的藕、胡萝卜、豆腐、干子、千张、海带、鸡鸭、猪肉、猪肠、牛肉和煮熟后剥去外壳的鸡蛋等放进卤汁中,盖上锅盖熬煮,由于卤菜原料较多,每次都需要卤很多锅才能卤完。一家人围在灶台边,一边忙活,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吃卤菜,每到这时,家里的大黄狗也喜欢过来凑热闹,它蜷伏在热乎乎的灶前,啃着我们丢给它的卤骨头,吃得津津有味。就这样,一缕浓郁的年的气息伴着阵阵卤香,在灶台边温馨地弥漫开来,充满画面感,至今想起来,仍有一种恍如昨日的温暖。

如今在乡村过年,虽然用上了电饭煲和燃气灶具,但烧柴禾的灶台依然是过年最得力的助手。每年春节回老家过年,厨房里的那个用了三十余年的老灶台,蒸、煮、炸、馏,仍然是烧年饭的主角,就像那个跟灶台一样悠久的用马尾松做成的圆圆的木锅盖,母亲多年来都舍不得更换,它们与母亲朝夕相伴,时时牵动着我的乡愁。

灶台,一个普普通通的词汇,一个乡村人家最简单的生活角落,却总是让我魂牵梦绕,充满眷恋。它常常让我想起一句充满温情与诗意的句子:“有时候诗与远方,远远抵不过灶台上的一锅清汤。”岁月如流,每当我回到故乡,每当我守在灶台边,看着母亲系着青布围裙围着灶台忙碌的情景,脑海中总会不经意地浮现出奶奶的身影,便感到那跳跃在灶膛里的火焰仿佛充满了母性的温馨,将过年的主题,一次次温情演绎。

猜你喜欢

卤菜灶王爷灶膛
烧火
只需一小步
只需一小步
只需一小步
不是为我考虑
乡 情
离乡
灶王爷的“脸谱”
敬灶王爷的传说
灶王爷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