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教育中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2018-01-16黄敏
黄敏
【摘要】本文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和教育教学实践,从课外阅读、文本学习、家庭生活、节日文化、科普活动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开展体验教育,从而促进小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培养情感,使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验教育 知识 情感 态度 技能 德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53-02
体验教育是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突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态度和培养情感,或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情景再现中体验真知、掌握技能、形成态度和培养情感。体验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知识、情感、态度和技能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那么,如何在体验教育中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呢?
一、在课外阅读中体验语言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能让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幸福和快乐,如《稻草人》《米小图上学记》《爱的教育》等读物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特别适合小学低、中年级段学生阅读。我们要求学生在通读的过程中,遇到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的作品段落,就读两三遍,做到能讲述故事、背诵精彩段落。教师则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引导学生一边在脑海里想象故事的画面,一边讲述故事,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对于高年段学生,体验式阅读中外文学经典著作也是提高其文學素养、培养其高尚情感的重要途径。例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致加西亚的信》《安徒生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等作品故事性强,语言难度适中,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时,可以先阅读目录和内容简介,借助作品的解析读本,结合观看影视作品,在体味作品文字表达的美妙的同时,在脑海里呈现作品描绘情景的画面,深切感受作品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之美和阅读者情感受到震撼之愉悦,进而提高学习语言文学的兴趣。在体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外读物阅读,学生不仅能学到语言文学知识,也丰富了思想感情,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二、在教材文本中体验真挚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凝聚着作者鲜明的爱憎,这就为体验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我们要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异彩纷呈的情感来诱发学生心中之情,让一篇篇课文描绘的情境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成为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的理想媒介。
例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笔者创设了学生走过老师窗前的情景,通过播放《每当我走到老师的窗前》这首歌曲,让学生在优美旋律和淳朴情感的歌声中感受这一情景。虚幻的情景、熟悉的故事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动。学生入迷的表情告诉笔者那身影是多么熟悉,这情景似曾相识。于是,笔者趁机发问:“夜深人静,只有紫丁香陪伴在老师的窗前。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株紫丁香,此时,你会对老师说些什么?为老师做些什么?”大家纷纷发表看法:“老师,很晚了,您睡觉吧!”“老师,您歇一歇,明天再改吧!”“老师,天气冷,您披件外套、喝杯热茶吧。”“老师,您累了,我来帮您捶捶背吧!”此刻,体验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三、在家庭生活中体验知行统一
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学生在校和在家判若两人的情况不在少数。为了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在校和在家都能做到知行统一,我校实施了“家庭成长作业评价”的体验教育。“家庭成长作业评价”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每周进行一次总结。
学生的“家庭成长作业”分为“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爱心小事”“与家人知心交流”“读书”“其他”六个项目。“家务劳动”指孩子在家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擦桌子、洗碗、扫地、洗衣服等。“自理能力”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整理书包、叠被子、洗袜子、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爱心小事”指孩子为长辈做的一些献爱心的事,如端茶、捶背、端洗脚水等。“与家人知心交流”要求孩子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有了高兴、烦恼、解决不了的事情等,要及时与家人沟通。如给家人讲个故事、给家人唱一首新学的歌曲、向家人诉说与同学的矛盾,或者谈谈对老师的看法等,目的在于加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尽量减少孩子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让孩子与家人间的“代沟”逐渐变小。“读书”一项是配合我校的“书香校园”文化特色和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进行的。学生可在相应的栏目下填写亲子共读书目、自读书目,背诵古诗文,为家人表演古诗文朗诵,制作读书手抄报,写读后感等。孩子在家务中真真切切地学到了生活本领,体验到了父母劳动的艰辛。
四、在节日中体验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为了让学生从平凡的生活当中体验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校结合节日特点组织多种多样的“我们的节日”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美德,提升自身内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春节、元宵节期间和家人一起办年货、贴春联、拜年、猜灯谜;清明节期间开展网上祭英烈、过绿色清明活动;端午节期间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赏月、吃团圆饭;三月三、重阳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
今年三月份,我校组织“学雷锋”实践小组到康宁护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在护老院里,少先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与老人谈心,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为老人们分发水果,并且送上了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同时,少先队员们还为老人献上了精心排练的节目。动听的旋律,优美的舞姿,博得了老人们阵阵的热烈掌声。节目结束后,少先队员们把老人们送回各自的房间并对护老院进行了参观。在敬老助老的志愿活动中,学生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每一位师生都从这次活动中受益,大家都深刻认识到,学习雷锋不只是在三月份,而要在生活的每一天都把雷锋精神永远铭记于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爱传承。
五、在科普中体验创新力量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科技创新的力量,感受科技创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好、更舒适、更方便的体验,进而树立科技创新的意识,每年的十一月份,我校都利用“科技活动周”宣传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开展“我动手,我快乐”等主题活动。
例如,我校开展了机器人科普教育活动,以及科普报告、科普大篷车、智能机器人、专利知识进校园等活动,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提升。其中,六年级学生参与的“高空抛鸡蛋活动”最有趣最激动人心,参赛队员从五楼高的教学楼往楼下的水泥地抛鸡蛋,鸡蛋外面只可以利用报纸和胶带进行创新设计缓冲,谁的鸡蛋丢下来没有破碎,且所用材料的重量最轻,谁就获胜。为了让鸡蛋安全到达地面并且不破碎,学生在短短几个星期的训练中可谓绞尽脑汁。比赛现场,有的学生给鸡蛋穿上了厚厚的“外衣”,有的学生让鸡蛋乘坐“降落伞”徐徐降落……花样百出,种类繁多。赛后,试验成功的选手纷纷表示,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些活动中,科技创新发明的作品及介绍材料全部由参赛选手自己动手设计,并用纸质环保材料制作。如科技调查报告、实践活动和科教方案采用画板支架作展架,节约了办赛成本,锻炼和展示了大赛选手的创新、动手能力,体现了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科学理念。
体验教育是一种动态的、活的教育,我校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为德育活动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既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又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可以说,这一体验教育的尝试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