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化”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活用

2018-01-16王先红陆劭桓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阅读教学

王先红 陆劭桓

【摘要】本文論述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理论,可以从灵活运用词语、反复推敲句子、文本的补白练笔、标点的比较四个方面感受“陌生化”理论的效果。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 阅读教学 “陌生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51-0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容量最大的内容,但由于很多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缺乏明确的目标,且过多地沉溺于烦琐多余的内容分析与机械练习之中,导致文质兼美之文变得索然无味。针对此现状,笔者尝试在阅读教学中植入“陌生化”理论,从而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活力,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艺术创作在内容与形式上,如果能回避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就会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获得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这段话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新奇的东西往往能唤起人们的兴趣,而“陌生化”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将该理论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在文本常规的理解、揣摩、品味、感悟上有新的阅读思考,对课文语言的学习独辟蹊径,对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的感悟有新的发现和达到新的层次,从而读出新的情味。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活用“陌生化”理论,才能更好地点拨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感受语言的精妙和神奇,享受深层次阅读的快乐呢?

一、词语的灵活运用带来“陌生化”效果

中国词汇丰富,词语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一个词有多种多样的用法,有时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只能体会到它的妙处,这就是词语的灵活运用带来的“陌生化”效果。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尤里·梯尼亚诺夫说:“词没有一个确定的意义。它是变色龙,其中每一次所产生的不仅是不同的意味,而且有时是不同的色泽。”

以苏教版第十册《月光启蒙》一文为例,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两个“长”字同义不同,将它提炼出来理解、玩味,会带来“陌生化”的效果。显然,第一个“长”是指“生长”的意思,这很好理解,黄河故道很多是盐碱滩,因此不生长五谷,用的是“长”的本意。第二个长歌谣就是比拟了,用“长”字很简单,却意味深长:(1)歌谣是生长出来的吗?(指的是“孕育”“流传”或是“创造”的意思)(2)“长歌谣”让你看到了什么?(一个“长”字,让我们看到了黄河文化的根,看到了家乡歌谣的蓬勃发展与生机活力,看到了家乡人民对歌谣的情有独钟,吟唱歌谣成为那里的人们生活的一部分)(3)“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让你想到了什么?(尽管环境恶劣,日子清苦,但毫不影响家乡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黄河文化孕育了这些明快、含蓄、风趣的歌谣,也孕育了人们积极乐观、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一个“长”字的灵活运用,让这个句子带着一种诗性的美,令人回味无穷。

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个句子:“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芳香”在本义上是嗅觉上的感受,课文灵活地运用于“音韵”描述上,这个通感的表达就带来了“陌生化”效果。此时,由听觉向嗅觉转移,“缕缕芳香”和“三月和煦的风声”“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令人舒心;而母亲唱歌谣的声音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那么甜美,那么柔和,像花朵芳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这里“芳香”的灵活运用,出神入化,使优美的意象层层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清新浓郁,也突出了这种音韵在优雅宁静的夜晚给孩子带来的美好享受。

二、句子的反复推敲带来“陌生化”效果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基于此,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中一些语言比较平实浅显、似无深意的句子,需要把原句作“陌生化”处理,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比较、去推敲,细细品味,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以苏教版第九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为例,课文有一个描写法布尔被父母责骂后的表现的句子:“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一般的教学也许是朗读,读出父母的责骂,读出法布尔的难过;也许是表演,演出父母的责骂,演出法布尔的难过。其实此处的教学是可以另辟蹊径的,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抓住父亲话里的“扔”和法布尔的“放”来作一番比较、思考,相信学生一定会对下文中“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有更深的理解。“扔”是把用不着、不喜欢或者讨厌的东西舍弃掉,而对昆虫迷恋的法布尔会舍得扔掉吗?会情愿扔掉吗?当然不会。而“放”呢,却有放置、安放、存放之意,是暂时的搁置,还能随时取回来。可以设想,待父母骂过之后,或是在父母不经意间,法布尔还可以去垃圾堆悄悄地把昆虫捡回来,甚至可以想象法布尔小心翼翼地捧回小昆虫的情景。这样,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有了与文本对话的时机,并在句子的反复推敲中锻炼了敏锐的语感。“扔”和“放”两个平淡无奇的动作也变得不寻常了,“陌生化”给学生带来了阅读的新鲜感。有了新鲜感,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自然随之提起来了,从而能更立体地感悟人物形象。

三、文本的补白练笔带来“陌生化”效果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斯霞老师说过:“以语言教学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使儿童迅速学好祖国语言。”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补白练笔“陌生化”,让学生能“说”会“写”。

以苏教版第五册《金子》一文为例,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课文内容简明,语言浅显,如文中第6自然段:“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这段文字相信每位学生“一读就懂”,但也正因为这样熟视无睹的描写,学生觉得没有深入细致研读的必要。其实,这个看似普通的句子,对领会“金子”的含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补白练笔使之”陌生化”,通过结合插图,引发学生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经过彼得的辛勤努力,田地里会出现怎样美丽的景象:

师:看图,你能用学过的词来形容一下彼得脚下的鲜花吗?

(生答略)

师:彼得为此经历了多少艰辛,流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劳动,你们能想象得到吗?(买苗、施肥、浇水、松土、除草、捉虫、销售……)你能在想象之后把这样的情景描述出来吗?

(出示句式,学生补白练笔)

(1)他先平整土地,然后_______,再_______,不管_______,还是_______,彼得都精心照顾每一株花苗。

(2)花苗发芽了,叶子上出现了虫子,彼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花苗渴得无精打采,彼得______________ ;狂风暴雨袭来,彼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了卖得好价钱,天刚蒙蒙亮,彼得摘下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议中安排这样的补白练笔,是对课文内容的创造性延伸,对课文情境的合理性推测,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同时,这样“陌生化”处理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文本中心的感受也达到了新的境界。

四、标点的比较使用带来“陌生化”效果

标点虽小,但意义重大。阅读文本只要善于捕捉,一个不起眼的标点也会是一处“陌生化”的语言现象,我们指导学生对其进行深究、比较,说不定还能给原本平淡无奇的文本阅读带来新奇感和更深的体悟。

以苏教版第八册《黄河的主人》一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羊皮筏子、艄公、乘客的描写,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被誉为“黄河的主人”。文中第3自然段有这么一个句子:“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学生通过朗读,对“原来羊皮筏子上还有乘客”“羊皮筏子虽小却坐得上那么多人”这些浅层次内容容易把握,但要与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需要教师作“陌生化”的引导设计,如提示学生注意“啊”字后的“,”,启发学生改为“?”,即“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让学生读一读看有什么感受。此时,学生一定能感受到羊皮筏子这么小居然有这么多位乘客的不可思议,感受到羊皮筏子漂流在湍急的河流中的惊险。接着,再让学生把标点符号改为“!”,即“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让学生讀一读,有什么感受。此时,学生不仅感受到筏小人多,羊皮筏子在黄河中快速行驶,更从侧面间接地感受到艄公驾驶皮筏子的技术之高超。一个标点的转换、比较,在常见中读出了新意,“陌生化”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更为深刻,对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有了更鲜活的感受。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陌生化”的运用能够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新鲜感,促使学生不断地产生阅读的兴趣。但“陌生化”不是为陌生而陌生,也不是为猎奇而设计,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己任。要想让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真正灵动起来,教师们不妨将“陌生化”理论植入教学中。

猜你喜欢

陌生化理论阅读教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