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2018-01-16陈云勇

成才之路 2018年35期
关键词:实效读写结合文体

陈云勇

摘 要:语文教学应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读写结合是目前一线教师最容易操作也最具实效的一种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有效的读写结合应基于文体,因“文”而异,选准“落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由写人、写景、说明、说理及诗歌等不同文体组成,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文体特征,隐含不同的语言规律,只有基于文体,明确不同的言语训练指向,选择不同的言语训练形式,读写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体;实效;读写结合;因文而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5-0098-02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应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读写结合作为目前一线教师最容易操作也最具实效的一种方法,应基于文体,因“文”而异,选准“落点”,这里的“文”即文本特点、文体特点。现行语文教材由不同文体组成,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文体特征,隐含不同的语言规律,只有基于文体,明确不同的言语训练指向,选择不同的言语训练形式,读写结合才能更具实效。

一、写人类文章

在语文教材中,写人的文章比较多,且都侧重于刻画人物形象,文章的表达形式灵活多样,或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或运用对比反衬、环境烘托、借物喻人等写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这类文章时应立足于训练重点,深入挖掘、准确把握文本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最具特色的言语形式。为避免重复练笔,还应着眼于小学阶段关于写人文章读写结合点的总体训练规划,精心设置最具写作价值的“迁移点”,在引领学生充分读懂作者怎么写后,趁热打铁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以内化刻画人物形象的各种写法。

例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李时珍住寺庙啃干粮以及借着月光连夜尝药草做记录的事迹后,聚焦作者是怎么写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老师发现作者在写人的过程中用了很多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和李时珍有什么关系呢?显然,教师抓住了本文最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进行揣摩,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通过“破败的古寺”“皎洁的月光”“风啸鹰叫”“圆盘似的月亮”等景物描写,来衬托李时珍的伟大形象,借此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紧接着,教师设计了阶梯式的随文练笔,先让学生根据情境“今天,老师宣布我获得了全国‘冰心杯青少年写作比赛一等奖,一放学,我就往家跑,道路两旁……”加上恰当的景物描写。这样的读写结合方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实践运用中从“悟得”到“习得”,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写景类文章

写景类文章文质兼美,语言丰富,描写形象生动,作者常常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因此,写景类文章的随文练笔,应在引导学生品味、积累语言的基础上,以揣摩、实践作者的写作方法为重点。

例如,《九寨沟》一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紧紧围绕“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一中心句对景物进行描写的。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手法展现自然风光的秀美的,是如何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异兽的个性特点的。然后,教师抓住了文中只写异兽没写珍禽这一留白,出示各种珍禽图片,引导学生迁移写话:“你能选择其中一种珍禽,模仿文中描写异兽的写法,写出它的特点吗?”学生有文本作范例,很快就能迁移运用。在学习描写的过程中,学生对九寨沟的“诗情画意”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样的读写结合方式,取得了服务文本学习、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三、说明类文章

说明文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其在表达上具有结构完整、用词准确、语言严谨、逻辑严密等特点。说明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把语言表达得简洁、规范、严密,这是对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训练。基于说明文文体的读写结合,要从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深入到对说明文创作特点的感悟,要从关注说明方法鲜明的表达效果深入到读写结合的实践运用。

例如,教学《埃及的金字塔》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可通过删减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描写数字的词语,体会作者重在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写出了金字塔的高大以及古埃及人民的智慧,感受数字对于事物描写的重要性。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完成写作练习。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是陈诺的一家,爷爷68岁,奶奶66岁,爸爸39岁,妈妈35岁,陈诺11岁;住房:3间4层小别墅,客厅35平方米,比爸爸小时候住的两间房还大;电器:5间房间都是40寸液晶彩电,客厅是60寸液晶彩电,有3台台式电脑和2台平板电脑;交通工具:2辆自行车,3辆电动车,1辆摩托车,1辆小轿车。请选择其中的数字写写陈诺一家的幸福生活。提供素材让学生练笔,不仅降低了写作难度,在实践中内化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学生还懂得了数字运用要有选择,要为表达主题服务,避免了读写结合的简单和低效。

四、说理类文章

说理文即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作者的观点。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只有5篇说理文,且多是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却是语文学习走向实践、走向应用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因此,说理文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了解说理文的结构形式、文章观点及作者选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进行论证的以外,要更多聚焦于揣摩所选事例的典型性,侧重于感悟语言概括、紧扣观点的风格,进而通过随文练笔,尝试运用。

例如,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位名人的正面例子来证明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取得伟大成就的观点。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中李时珍的例子与四年级上册学过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进行比较,体会文体特点。并引导学生感悟说理文举例说明的语言特点——紧扣观点、表达简洁凝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本单元刚学过的《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等三篇课文为写话素材,选择其中一篇,借鉴文中写法写一个名人“滴水穿石”的例子。通过练笔,学生不仅完成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还将对言语形式的顿悟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了言语能力。

五、诗歌类文章

诗歌以丰富的想象、浓郁的情感、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强烈的韵律感而有别于其他文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有古诗和现代诗两类。教学这类文体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诗歌的语言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并借助随文练笔的实践运用,或古诗今作,或仿写创作,提升语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第四节诗“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展示少年的胸襟!”时,一位教师就独具慧眼,引导学生感悟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工整的对仗句式诗意地表达出大自然课本能给我们带来无限启发,并通过指导朗读、积累内化后,进而启发学生们展开想象、迁移练笔:“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还有谁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模仿诗中的句式试着创作一句。”很快,学生们的笔下,便流淌出了一句句精彩的诗句,有的写道:“小鸟说,飞翔吧,飞向无边的天空,释放少年的活力!”有的则写道:“小溪说,奔跑吧,追逐远大的梦想,展现少年的壮志!”这样,学生们收获的就不仅有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情怀,还会有诗歌表达的内在规律。

歌德曾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语文课应该理直气壮地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同时,只有站在文体的立场上,通过读写结合,再次探寻字里行间潜在的言语奥妙,才能引导学生们习得言语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寿宗.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曹利娟.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摘录策略的意义及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

[3]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

[4]高源.小學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4(17).

[5]贾晓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猜你喜欢

实效读写结合文体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