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2018-01-16樊世杰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樊世杰

摘 要: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义务,也是每一个公民最起码的品德。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拓展相关内容,引导好学生,就可以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感觉到,教材中相应的爱国主义内容体现较少。其实,现成的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是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就看教师如何从教材中去挖掘,把所教知识与爱国主义内容有机融合了。笔者在此结合新目标英语教材,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师高度重视

(一)从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来看,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各方面经济建设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国际上觊觎中国领土的国家和各种敌对的反华势力,从来就不想中国真正强大,他们总是千方百计,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散布对我们国家种种不利的言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诋毁中国的形象,遏制中国的崛起。身为教师,我们是有义务、有责任引导我们的学生去深深了解并明白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要在世界上崛起,只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爱我中华、情系中华,人人都来护国、爱国、建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从英语学科的教育特点来看,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既然是跨文化交际,教师是有必要融进本国文化的对比,介绍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的,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既不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也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

二、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一)准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对祖国的山河、同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语言和优良传统,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无比关心。

(二)对学生加强学英语的目的性教育,将上英语课的目的强化为“学好英语,是为了雪耻图强,打败列强,更好地报效祖国。在第一堂英语课上,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但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却是英语而不是汉语,为什么?英语是一种强势语言,其强势表现为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中英语使用尤为明显。宇宙空间、核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尖端研究成果都是用英语发表的。

英语语言的强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18~19世纪中,工业革命使得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开始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英语随着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士兵和商人开始流行到世界各地。目前英语的国际性地位主要源于二战以后讲英语的美国的大国地位。那么英語会不会出现颓势呢?答案是肯定的。《英语的未来》的作者大卫·格雷多尔认为科学技术是一大标志,他认为英语出现颓势的标志可能是当重大技术发现不断出现在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时候。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国力的增强,也出现了汉语热。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学,然后才能打倒他们!超过他们!所以我们非把英文学好不可,要咬牙切齿学英文!梁启超先生曾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几句话,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铭记。

(三)关注时事问题,从各种信息媒体上获取资料,每日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时间,引导学生用英语谈论当前国际的热点问题,各国对中国的关注及中国的国情变化,引导学生主动谈论中国,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四)课堂教学中备课巧妙设计,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隐含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渗透教育。首先,结合词汇和句子学习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词汇的教授都可以渗透进爱国主义的教育。如:学“2008 Olympic Games”,“volunteer”,“athlete”,“player”时,提及中国的志愿者的微笑与服务,运动员们顽强的拼搏精神所带给观众的鼓舞,每一个行为里都有很多强烈的爱国意识在背后支撑着他们。其次,结合中国的风景名胜、旅游地的表达和介绍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学生对我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第三,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英语表达,用英语介绍其起源,节日的风俗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