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01-16黄洁婧
黄洁婧
摘 要:古诗文韵律优美,用词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优化方法、策略创新来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受到美的熏陶。注重创设情境,感受画面美;赏析名句,体会情感美;指导朗读,品味文字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美育;画面美;情感美;文字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5-0057-01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时间偏少,教学方法偏重于理性积累,以识字、背诵、默写、解释古诗文字内容为主,轻古诗内涵的感性体验,缺少美育渗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立足于审美情感教育角度,对美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究。
一、创设情境,感受画面美
古诗文是诗人对事物的另一种呈现和表达形式。为了提升古诗文教学成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文所描绘的情境进行创设、联想和想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中来。情境创设能引导学生对古诗文所蕴含的画面加以感受。例如,在《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中,作者对庐山瀑布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对画面进行描绘以及对古诗文所表达的情境进行创设。学生所创设出的情境以及描绘出来的画面往往是多样的,有的也许不够恰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又如,《咏柳》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一首诗,作者在诗中对春天的柳树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眼前的柳树泛着青绿,柳条轻盈柔软,在春风的吹拂下,这些轻盈的柳条就像丝带在随风飘动,嫩绿细小的叶子像是被谁裁剪过一样,仔细一想,原来是二月的春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还应当融入自己的情感,充分表现古诗文所蕴含的美。
二、赏析名句,体会情感美
古诗文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妙之处,种类也十分丰富,有言志的古诗文、咏物的古诗文、抒情的古诗文,包含着丰富的蕴意和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就古诗文中所蕴含的哲理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例如,《泊船瓜洲》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王安石将船停泊在瓜洲,在他看来,瓜洲和京口之间只隔一條长江,这里到家乡的钟山也就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温暖的春风又吹向大地,江南的田野被吹绿了,望着天上的明月,作者不禁有所感叹: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江南的故乡呢?抒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又如,《题西林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隽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三、指导朗读,品味文字美
古诗文中往往会有诸多很有美感和韵味的句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具有美感的句子加以突出和强调,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吟诵的方式将这些重点句子朗读出来。例如,在《山居秋暝》这首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其中具有美感的句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优美的句子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能够更好地体会诗句中存在的美和韵味,能够体会到山间树林经过一场雨水的洗礼之后,变得更加安静这一意境。这时候,秋风袭来,夜幕降临,竟然有一点点的凉意,月光透过树梢照耀在小河上,整个雨后惬意的晚景就呈现了出来。又如,《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所有的文字都是非常美的,教师在教授这首古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字进行品味,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朗读,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学生通过对重点句子以及词句的朗读,能够感受到一个小孩子在水边垂钓的画面,从而体会到孩子的童趣和天真。孩子比较担心鱼儿会受到过路人的惊扰,赶紧回绝路人的问题,那情形仿佛就在眼前。
总之,教师应当对古诗文教学的策略和手段进行分析和改革,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学成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品悟古诗文的意蕴,感悟古诗文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肃霜.小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意义和方法[J].甘肃教育,2011(17).
[2]黄金萍.拓展延伸,提升古诗文阅读品质[J].湖南教育,2018(03).
[3]杨正东.谈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8).
[4]彭菲.小学古诗文教学模式优化的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