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18-01-16曾桦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高职院校建设

曾桦

摘 要:集团化办学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一次大改革,通过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这样的培养模式和传统的模式不一样,高职院校更注重技艺和技能上的教学,高职院校开展集团化办学也是一种对院校本身文化、内涵的建设方式之一。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培养现代集团化人才方面还做的不够完善,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以及企业的扶持。在高职院校当中实施集团化办学一方面能够加强高职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很多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高职院校基于集团化办学的示范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分析,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模式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基于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转型和升级,从而不断的为企业和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必须要朝着模式化和统一化的方向发展,要考虑到专业之间的区别,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考虑到教师等诸多

因素。

一、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我国高职院校要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也因此从原本的中专改革成为了对口院校。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向来都是重视理论,而往往忽略了实践,学生也因此不能在院校当中真正领悟到专业的未来导向,等踏入了社会以后,就更没有办法了解岗位的实际需求。也这是这个原因,使得现代社会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由于有着比较不同的人才要求,也很难招揽到理想的岗位人才。而集团化办学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将院校和企业连接在一起,在院校内部不断的培养新晋人才,也逐渐在高职院校当中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某政策当中就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表示院校和企业两方面都应当参与到招生的活动当中,以此来形成一种联合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而政府和国家也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促进校企合一的育人模式实现。高职院校之所以会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就是由于其能够把院校内的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整个全程里面,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在院校的时候就对企业文化有所了解。其次,集团化办学还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地方产业服务,这样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集团化办学在院校内对学生进行对口的专业实践,让学生准确的了解到企业和社会的真实需求,从而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除此以外,集团化办学增加了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的需求就是社会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比如目前我国一些技术院校就已经实施了集团化办学,院校和对口的企业结合在一起,为学生铺设未来的道路,等到学生一毕业就将其送往对口企业,成功解决了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的问题,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在我国进行了倡导。

二、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切入点

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到底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这是教育改革必须要明确的问题,从表面上来看的话,应当要制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方案,但是实际上,切入点是专业调研。不一样的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对于调研报告既有数量的要求,又要求质量要好,调研报告其实就是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但是,很多调研报告当中只包含了对方案的填补,并没有其他的作用,首先,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出发,虽然能够预算出未来几年各类专业的学生数量和市场上的需求,但是院校对学生的教导并不能满足后几年市场的需求。其次,从学校的招生计划而言,院校管理部门只是控制住了学生的专业,并没有对学生的数量进行控制,通常,院校都是根据教师的教学条件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学生数量的。随着现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就出现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情况,虽然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很渴望,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没有一个适合的教学计划,就使得学生不具备人才的素养,学生也因此越来越难找到工作。针对这些情况,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更应该加强建设和转型以及升级,逐渐朝着统一化和模式化发展。另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结构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而要想彻底消除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相关教育部门的协调。除此以外,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各类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道路也没有一个准确的预测,院校必须要以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层次去选择调查的对象,而不是盲目的选择,时代的快速发展或者朝代的更新换代都是造成现代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少有学生毕业以后找到对口的工作,所以,人才规格的设计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作用的。

三、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施策略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可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实施集团化办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快教学团队的改革速度,这样有助于教学体系的形成,院校不能太重视理论教学。假如教师只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没有让学生亲自去实践,那么学生就不能判断出理论知识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如果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再去亲身实践,这样一来在加深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们也能够理解知识点。高职院校也可以请一些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和院校内的专职教师对其进行研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来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制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体系。通过这种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制定出了适合的教学体系,提升高职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

2.加强校园企业的合作、实现双元育人。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集团化办学模式,但是基本上都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对于很多事物还了解的不够透彻,并且还缺少了当地政府的支持,现社会不少企业对于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参与并不积极,这使得高职院校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更难了。各类专业和对口的企业应该将院校的教师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合成一个团体形成了双元育人。双元育人对于高职院校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人才培养有着很好的作用,不仅促进了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而且还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3.建立完整的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起一支较为完整的集团化办学教学团队,其中包括了师资团队的建设,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为院校的建设转型升级打下稳定的基础。另外,院校对于集团化办学专业教师的数量必须要准备充足,但是要保证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是合理的,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一般情况下,可以从兼职专业教师的数量来判断出整个集团化办学专业教师的数量是否是足够的。对于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其涉及到了整个院校的用人机制和培养机制,所以,还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完成其建设。

四、结束语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人才培养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很多方面都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政府和政策上的支持,以此来推动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我国高职院校应用集团化办学的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院校和企业共同联手来完成,让毕业生没有那么大的就业压力,也让企业招揽到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用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社会、院校、企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一红,潘薇.基于职教集团化办学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路径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32(03):45-49.

[2]梁俊.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研析[J].职教论坛,2017(20):82-86.

[3]蔺祖梅.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4]刁洪斌,于进亮.基于职教集团化办学视角的中高职有效衔接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6(05):82-85.

[5]闫艳.多元利益主体的冲突与协调——基于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思考[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4(01):51-55.

[6]丁珏.基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高职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供銷系统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5,37(01):100-104.

[7]蒋亚琴.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商贸职教集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33-34.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高职院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