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初探

2018-01-16田琳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责任感责任大学生

田琳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社会各界十分重视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其中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社会责任感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必须要重视大学生们责任感培养机制的创新措施,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增强。

关键词:社会责任;培养机制

大学生必须要逐渐的融入到社会中,才能够适应岗位的基本需求,从而担负自身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发展初期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自身的贡献。

一、阐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一)责任感的定义

责任感主要就是人对职责的感知,也是高尚品德的表现,其主要包含了人对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责任具有不同的涵义,比如从德育角度来讲,责任感就属于道德情感范围,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主要指标和标准。从人的本质角度来讲,也是对价值观念的体现,能够直接反映出人生的价值,主要包括了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自我责任感

自我责任感主要包括了生存和发展的自我感知,从自我的角度来讲,自我生存的责任感主要包括了珍惜生命和关爱健康等因素的认知,生存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具有生存责任感才能够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还是对内在因素的认知,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从而才能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的丰富内心世界。

2.对他人及社会群体的责任感

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对自我具有责任,还必须要对社会群体具有责任感,主要包括了家庭责任感、国家责任感以及世界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主要就是能够负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教育子女,团结家人等。集体责任感主要就是指人们对所在群体必须要负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能够保证大学生诚信待人,热心助人,从而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国家责任感主要就是指大学生能够负担祖国所承担的责任,要求每个大学生都能够热爱自己的祖国,心系国家的荣辱兴衰,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世界责任感主要就是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责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人是个体,必须要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才能够更好的承担相应的世界责任。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健全评价体系

1.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现代大学生们往往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往往会受到大环境的负面效应和高校责任教育的薄弱,进而导致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逐渐的缺失,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必须要做好各种实践设计活动,才能够及时的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2.重建大学生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明确大学生的责任、义务

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真正的了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有针对性的改善和创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全新思路。必须要定位和调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评价体系,逐渐的削弱大学生中的个人主义,不断的明确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够真正的将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朝着规范化以及目标化的方向发展。

(二)更新理念,创新形式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必须要积极的结合新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教育形式和传统理念,强化正面教育和引导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動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多种多样的灵活方式才能够真正的调动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营造氛围,启发内动力

1.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最早、最佳的学校,家长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家长的生活和工作细节会对学生们的思想带来十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必须要做好家庭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促使学生们养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积极的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公德意识。

2.发挥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学生十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进而无法正确的认识社会,并不知道自身在社会中所充当的角色,所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进而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本身的社会责任担当比较弱。必须要积极的鼓励大学生们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够更好的认识自身,认识社会,只有走出校园,才能够体验到真正的社会生活,并且在意识上真正的了解社会责任,最终承担其自身的社会责任,起到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

(四)完善教育职能体系

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体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职能作用。高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要重视思想教育工作的培养,真正的了解和关注学生们的实际心理条件,从而才能够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教育的主要措施,必须要不断的加强自我管理能力,逐渐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自觉行为,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科技手段,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们的各个方面,必须要积极的采用多样式的方式开展社会责任感培养措施,从而才能够促使学生们将社会责任加强到思想认识方面,能够自觉的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 、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的创新措施

(一)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要得到重视,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选择了应试教育,进而导致学生们往往只会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的实践经验,必须要积极的对其进行改革,不断的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必须要真正的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做好相应的改革措施,才能够从根本上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二)家庭教育方式亟待改变

家长作为学生们教育的基础环节,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够在日常的行为和习惯中将良好的责任感传递给学生们,带来良好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要真正的做到以身作则,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工作。如果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必须要积极的开展再教育工作,不断的读书,做好自己的提高工作,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孩子们在进行作业和学习的时候必须要避免出现其他娱乐项目。家长必须要重视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做好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工作,真正的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想法,不能过于溺爱,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必须要积极的培养孩子们的勤俭节约以及不怕吃苦等良好的精神,积极的带孩子们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另外,必须要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自立能力,在欧美国家,学生们在八九岁的时候就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孩子们的独立时间比较早,所以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坦然面对,具有较强的抗挫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为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和师表作用

在大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就要对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先做培养,使教师先明白社会责任感的真谛,并本着育人先育德的原则,保证在教学中对育德进行加强。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对育德进行深刻认知。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专业课的教师,还是基础课的教师,都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育德融入其中,不仅仅能够使学生收获知识,还可以收获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对学生进行行政管理时,教师自身要先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实际的育人的过程中,要保证各部门的协调性,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到最重要的位置。另外,教师要对自身的修养进行本质上的提高,不能自己是教师,就滥用教师的职权,这样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如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降低,很大程度上直射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树人要先正己,要真正的起到一个教师该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宣传正面的教育,不能够仅仅的只是教学反面的东西,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降低,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社会的不良风气进行客观的解答,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对社会有正确的认知,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想真正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在实践中进行培养,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重要的途径之一。社会责任感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形成的,因此,仅仅只是在课堂上要求學生有社会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才能够保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在实际的实践中,要逐渐的去形成社会责任感,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体现社会责任感。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保证社会体验真正的能够保住学生,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要具体到某件小事,从小事看大事,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借助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正确的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保证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深入人心的。

四、结语

社会责任感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道德品质之一,需要在大学期间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重要的力量,只有保证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够保证祖国能够长荣发展,经久不衰,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大学生教育中,不仅仅要教好理论知识,还要对社会责任感的实践进行高度的重视,从而保证大学生能够建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祖国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王净萍.论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1(19).

[2]徐晓琴.从理论、实践方面认识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忻州师范学院扶贫顶岗支教实践活动为例[J].经济师,2010(04).

[3]蒋国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03).

[4]周圣娟.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理论导报,2011(04).

[5]刘海涛,郑雪,聂衍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3).

猜你喜欢

责任感责任大学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期望嘱托责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