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研

2018-01-16刘小晴

成才之路 2018年3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

刘小晴

摘 要: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注重在听、说口语交际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感悟中进行语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能力;语文思维模式;语文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5-0041-01

一提起思维能力,很多人都认为其是数学等理科学习的范畴,学习语文只需记记背背,无须动脑思考,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其实,无论学习语文还是数学,都离不开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在言语习得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语感,形成独特的语文思维模式,提升语文综合素养。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在听、说口语交际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关于听的思维训练

听是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一些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谈话,以至于让他们转述或概括谈话内容时,常常表现为“语无伦次”“言之无物”。新课标要求,在言语交际实践中,学生要具备听懂一段话、一件事并能按照要求进行转述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听话过程是一种内化言语材料的过程,其间包含着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概括力等诸多能力的配合。因此,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抓住讲话要点,概括讲话内容,是听话思维训练的重点。如教师可在课堂上围绕某热点话题播放一段讲话录音,让学生转述概括录音要点,以训练学生听的思维。为拓宽学生听的途径,教师还应指引学生走向社会,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参与交流对话,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长时间训练,学生听的思维品质就会逐步提高,并形成语感。

2.关于说的思维训练

說话训练可以训练学生言语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口语交际对说话训练的要求很多,如能依据一段情境材料按要求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在一定的场合下即兴说话;愿意与别人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思等。为此,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的严密性和条理性。如在“我家的一张照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家庭的照片,并讲述照片背景及照片中的故事。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照片,让学生介绍照片内容。当学生出现言之无序的状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以下内容组织语言: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照的,照片中人物的动作、神情分别怎样,照片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们就能生动有趣地介绍关于照片的故事,体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二、在阅读感悟中进行语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活动最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言语应用能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1.在阅读初读阶段训练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思维的全面性,就是能从整体上对阅读材料有一个概括性了解。初读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高言语概括能力,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和技巧,感受作品结构的和谐流畅。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后,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讨论交流中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感悟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读第一自然段我知道了 ;第二自然段是“面”的描写,主要描写 ;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 ;第四自然段是“点”的描写,主要描写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全面概括能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2.在深度阅读感悟阶段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感悟,让学生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捕捉文字所寄予的情感内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想象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对语言材料产生独特的感悟。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后第3、4题是教学难点,如果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时代背景解决这一问题,本课的教学目标就会如期实现。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彭德怀非常喜欢大黑骡子的句子并认真品味。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他既然那么喜欢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杀掉它呢?杀大黑骡子时,彭德怀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词语体现出他悲痛的心情?在深度思考中,学生的思维深入发展,与作品进行着深层次的对话,感受到彭德怀内心的矛盾和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

3.在阅读鉴赏阶段训练学生思维的关联性

在阅读鉴赏阶段可以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关联性,让学生通过联想训练,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如阅读欣赏《早》这一课文时,学生在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时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在朗读、讨论、交流过程中感悟以花喻人的关联性,进而升华文本的主题。

总之,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感悟中让学生进行语文思维训练,把静态的文字读“活”,是语文教学独特的思维模式,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岑金莲.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2]李海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语文学刊,2014(04).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语文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