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政治认同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研究

2018-01-16段鹏岳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实效性创新时代

段鹏岳

摘 要: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培养公民基本政治素养的综合性、基础性课程,将政治认同教育作为其价值目标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强大学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建设,关乎着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政党的认同、信念,关乎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关乎着学生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基于政治认同的这一特点,将政治认同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之中,以此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刻,人们的思想活动、价值观念产生多元碰撞的新形势下,以及大部分高校学生价值判断尚未完全成熟、意志相对薄弱的群体特征下的必然趋势。对此,笔者以基于政治认同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研究作为选题,分析了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的有效融合,并对增强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路径予以探索。

关键词: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创新;时代

一、政治认同教育的涵义

认同是个体对认同对象的模仿、学习和内化的过程,在心理学中属于情感归属的范畴。根据心理发展规律,人们对一事物的真正认同需要经历知、信、行等环节。政治认同则是社 会成员关于现存政治系统、政治运行的同向性(或一致性、肯定性)的情感、态度和相应的政 治行为。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处在对外界新生事物表示强烈好奇和接受信息较快阶段,他们的政治认同是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再加之新时期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思想政治课程自身综合性等特点,种种因素共同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

首先是全球化时代带来的种种诱因,一方面大大增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另一方面,它背后交杂的一系列复杂因素也加大了文化同质化的危险,对本国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以及以民主为口号的西方政治,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趋势之下,以传播自由、正义等普世价值观为缘由,持续不断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以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传播带来巨大影响。大部分大学生通过与不同国家人群的直接接触,观看西方影片,或进行短期的对外交流活动等途径,已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有意识的将本国与他国进行比较,其中突出的就是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的民主宪政之间进行比较。在这种对西方的政治制度仅留有浅层认识,对我国的真实国情、政治发展所处的阶段暂不熟知的情况下,简单片面地将西方的“民主”奉为真实的民主,而忽略甚至否定我国的政治体制,认为在大学时期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只是一门生硬的意识形态灌输的洗脑课程。诸如此类观点的持续蔓延,对于大学生群体的长远发展而言,会是一个巨大的恶性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课这门基础性课程之中,大大加大政治认同教育的投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自觉维护我国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以及认识到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公民政治素养、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

其次,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光明、 挑战严峻。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使得价值诉求日趋多元。一方面,由于公开报道出的在社会再分配环节中出现的少数不公平、暗箱操作现象,加之大学生缺乏途径和机会接触到真实的政治活动,使得当出现此类负面问题后,他们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政治活动产生了不信任感。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之间生活地域、家庭条件、接受的教育质量以及宗教信仰等差异,在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造成了高校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其中,存在符合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也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部分。因此,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将政治认同教育多手段、全方面地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之中,有助于高校学生加深对我国政治运行的信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表现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行为。

最后,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政治认同程度。政治认同是把社会成员组织在一起的重要凝 聚力量,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的持续稳定,离不开每个人对其的认同。即使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变化等等不利客观情况,假设每位公民都能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不是虚假或危机性认同,甚至是不认同,那么我国面临的复杂情况或许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然而由于政治认同的主体性、隐蔽性和从众性,政治认同就其本身来说就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例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公民表现出的整体政治素质就有逐步下降的倾向,人们对政治体制产生怀疑,对政党、政府表示不信任,对我国的发展前途欠缺自信等等,这些归根究底都是公民的政治认同程度不深的表现。因此,在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之中,加强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是从根本上提升公民的政治认同,增强对我国的制度、政党、道路、理论的信念感的有力途径。

三、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将政治认同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之中,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提升思想政治课实效 性的有力途径。从长远来看,思想政治课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注入新血液,其发展 实质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多年下来的宝贵经验需要我们继承,现存的实际问题同样也需要我 们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才能始终有效的发挥育人价值,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输送优秀人才。

(一)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剖析相结合,引领学生进行辨析式学习

随着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物质条件、思想基础带来的影响因素层出不穷,它们对思想政治课教學的双重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为教学创造了丰厚的物质 基础,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 面也由于一些不利于政党、制度的言论、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侵蚀了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其产生了迷惑,认为学习政治理论仅仅是搞政治的人的事,弱化了他们主动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政治认同教育的信服程度。但究其根本,这些外部环境造成的干扰并不是主要方面,每个人都作为具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意识的能动性主体,如何认识外部环境、如何调节自身活动,关键还是在自身。高校教师需要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剖析相结合,引领学生进行辨析式学习。

此外,由于高校大学生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缺乏、学生看待问题易出现片面和偏激,某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导致学生对部分政治观点怀有疑义。针对此类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正视疑惑并澄清相关理论。教师既要说明政治观点本身的合理性和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又要从学生现有的政治认知程度出发,事理结合,教会学生辩证、全面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 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优化教学内容

高校教师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把握学生的真实状况,对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取与编排,将政治认同教育合理融入到学生所感兴趣的信息和生活领域中,由此起到多种不同效果。这是其一。思想政治课要紧跟国内外形势,深入把握时代脉搏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积极引导 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国内外热点问题加以评析,这是其二。选取具 有深刻价值内涵的人、事、物,与学生的真实感悟相结合,以“情”动人。

(三)提升教师素质

由于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将教学落到实处,必须适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一个政治教师应具备的首要素质。思想政治教师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 作者,还肩负着将人民的意志传递给年轻一代,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任。如若 教师本身都缺乏政治素质,对我国的政治表示不认同,那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提高思想 政治课的实效性更是无从说起。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一种自觉意识,自觉地在生活中培养和 形成稳固的政治认同,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通过自身的言行传递给学生,充分发挥施教者 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现实中的典型。

2.业务素质

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正确的政治认同教育,教师和管理

者要制定共同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学校要把政治认同教育纳入师范教育计划,保证未来教师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教育部门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筛选,定期组织进行學习教育以及按照教师绩效建立一套奖惩制度,长期下来,以此达到真正提高教师全面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在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变化的背景下,要做到真真切切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政治 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这个主阵地作用之外,还需要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久久为功。逐步将政治认同教育贯穿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形成稳固的政治认同,鼓励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建设的伟大进程之中。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2]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6,(1).

[3]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4]杜海坤.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析[A].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

[5]万光侠.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几个理论问题[J].济南大学学报,2007,(6).

[6]张帅.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18(1)

猜你喜欢

实效性创新时代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