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变革中的实践性研究

2018-01-16章志红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章志红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科学理论,更是一场伟大的实践。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起,马克思主义就以强大的感召力深刻改变和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带动下,全世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潮流;塑造了当代世界政治生活的样貌;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引领人民不懈地探寻着真实的人类幸福和真正的自由;缘于准确解析了一百多年后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矛盾和选择,形成了21世纪最强大的社会思潮,不断指引着人类去创造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新社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改变世界

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起,马克思主义已经光照人间170年了。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者秉持着一贯的实践品格,有力批判并且改造着旧世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新世界。

一、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潮流

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抽丝剥茧般的解析,揭开了剩余价值的秘密,进而挖掘出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得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结论,指明了人类社会最终将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必然规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增添了巨大的信心和勇气。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科学理论,它以实践作为基础与核心,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开辟出了改造世界的科学路径。马克思主义一经提出,立即成为了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在马克思逝世仅仅34年之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就让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开创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十月革命的胜利带动了全世界14个国家、9亿多人口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民民主的力量空前壮大,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即使历经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剧变的低谷,在进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仍然存在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127个,党员人数过万的共产党30个,执政和参政的共产党约25个。除了中国共产党外,全世界尚有700多万共产党员②。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的感召力,依然是指导全世界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和中国共产党一起,正在高扬起马克思主义大旗,成为当代世界政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塑造了当代世界政治生活的样貌

“马克思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③”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长期共存与对峙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开始吸收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政治主张和现实做法,客观上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取得了长期稳定和有效的发展,表现在:一是在经济方面,为了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使国家干预机制与市场机制同时并存,政府开始承担起了经济发展的职能;二是为了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进政治生活改革。各国纷纷取消了早期的对选举人在财产、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等方面的资格限制,全面实行普选制,建立自由的政治竞争机制来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广大无产阶级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一定程度保护,极大地激发了西方社会政治的活力;三是不断调整阶级关系,改善民生。为了稳定社会秩序、缩小贫富差距,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推进遗产税、累进税等措施,进行社会财富二次分配;实行劳动法、最低工资法,推进一系列提高公民个人生活水平的改革,建立福利保障制度。他们推行的种种福利政策,都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旨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种种主张紧密相关。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断言:在生产社会化面前,“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充分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确性。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推动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他们通过主动吸收借鉴社会主义的经验和主张来修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弊病,在使资本主义具备了灵活和高效的应变能力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大大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

三、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引领人民探寻人类真实的幸福和真正的自由

1846年,出版家G·W·M·雷诺在《伦敦的奥秘》一书的序言中,在谈到倫敦的“无限壮丽”的同时,又谈到了它的“可怕对照”:造成“‘无穷无尽的财富却与‘骇人听闻的贫困相匹配,而‘极尽奢华却须由‘饱受赤贫来加以衬托。⑤”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造成社会分裂的同时,也在损毁劳动者的精神世界。人,作为劳动力,被认为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大机器生产时代,劳动者陷入了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之中,其地位被等同于流水线上的一个机器零件,工人的劳动已经失去了尊严和成就感。劳动,开始与劳动者自由自觉的本性严重脱离,劳动者只能滞留在毫无意义的生存状态之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关注着劳动者生命的境况及其精神世界的发展,指出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是绝大多数人劳动异化和不发展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自此,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以人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不懈探寻真实的人类幸福和真正的自由,努力要建设一个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倡导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美好社会。

作为《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不断向《共产党宣言》汲取智慧和精神能量。执政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方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了解放自身进而解放全人类的根本政治力量。

四、马克思主义形成了21世纪最强大的社会思潮

1883年3月,卡尔·马克思辞世,他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在马克思墓前致辞:“他并没有死。他活在無产阶级的心里,他活在无产阶级的思想里”,并且预言:“他的英名将永垂不朽,他的学说将发扬光大。⑥”历史印证了他的预言。2007年的美国的“次贷危机”,证明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正确性;2011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人群中醒目的“我们是那99%”的标语,表达着占人口99%的普通百姓,对于因资本贪婪逐利造成的社会贫富分化现实强烈不满,说明21世纪的工人阶级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21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的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再度关注。在1867年,当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的时候,资产阶级曾经企图以沉默来窒息它。然而,在一个多世纪以后,马克思却成为了21世纪最著名的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已经形成了一股最强大的社会思潮。《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在西方社会热销,成为世界各个文明国家出版发行的经典著作,它们不仅出现在各所著名大学的课堂上,还时常成为各个严肃讨论会的主题。21世纪的人们深刻感悟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剖析是符合现实的,并且从中得到了来自马克思的启示: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消除剥削,摆脱危机唯一的选择是实行社会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就是群众所拥有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世界的东方,更是生长出了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它虽然经历了曲折的探索,但将使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独特的现代化建设方案显示着中国的自信和中国的智慧。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生机活力,正在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绚丽华章,成为了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鲜活例证。

170年来,马克思始终站在历史高点深刻洞察时代发展的趋势,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始终秉持实践的品格,决定它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带着勇于修正和批判的特质,将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和提炼人类社会创造的崭新思想文化成果,不断充实和发展自身。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火焰依然旺盛,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在勃然兴起,人民用马克思主义解读着这个时代,并且努力开辟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因与时俱进而永葆青春,正在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坚韧执着的共产主义者将会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制度继续奋勇前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②柴尚金:《国外共产党现状及前景》,载《当代世界》(京),2005.2.25—27。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⑤﹝英﹞阿萨·勃里格斯:《马克思在伦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第11页。

⑥刘德福:《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34页。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