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18-01-16杨京燕潘丽芹
杨京燕 潘丽芹
摘要:园林设计能力培养是高职园林人才培养中的一个主要方向。在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下,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实施方式,尝试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是完善园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园林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园林专业教学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着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力求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应用型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升迁能力,成为面向绿地设计、工程施工、工程养护管理三大就业方向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仅仅依靠理论授课肯定是不够的,它需要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来支撑,包括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园林专业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园林教学领域中适当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将其系统化、具体化、模块化,将有利于实现园林教学目标。
1“翻转课堂”研究背景
翻转课堂,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则采用师生互动为主的一种教学形态。最初的翻转课堂模式产生于2007年,当时美国柯罗拉多州的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 2位老师为了让缺课的学生能够方便自主地补课,运用软件录制了课堂powerpoint以及其它教学内容。这个新模式在北美各地学校广受欢迎。之后,可汗学院的创办人SalmanKhan在TED上演讲《用视频再造教育》,则再次引发了大众对翻转课堂的关注。
国内张跃国、金陵、张金磊、桑新民等学者对翻转课堂的介绍及述评为翻转课堂的盛行提供了基础,但目前对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大多集中在基础教学中,对于高等教育教学的理論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比较少。
2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园林规划设计》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依然沿袭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无自主预习作业,以课堂中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课后学生独自设计。此教学模式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不尽符合,易出现教学脱节、学生自主性较弱及个性不易彰显等一些问题。
3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呈现方式,从实施步骤入手,指引着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课程改革的命脉。以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为例,其“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构建思路如图1:
3.1课前模块
3.1.1有的放矢观看教学视频。理论知识的传授在翻转课堂中不再如传统教学一样放在课堂上,而是通过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教学视频可以由课程主讲教师录制,也可以选择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
3.1.2完成资讯问题。教师合理设计课前咨询问题,控制其数量和难易程度,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学生按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资讯问题,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疑难之处。此阶段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支持,让学生通过QQ群、留言板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及老师进行互动沟通。
3.1.3实地调查。确定与教学情境对应的典型绿地进行现场调查,要求学生根据理论讲解时的此绿地类型知识点及教师的提问对其进行参观、记录(包括测绘、文字记录和摄影记录),以调查报告以及PPT的形式上交分析作业。在学生分组进行PPT汇报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绿地的分析认识情况进行课堂总结。受限于课时,此阶段可分组进行。
3.2课堂活动设计模块
区别于传统教学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时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为将授课从课堂挪移到课前,所以课堂学习时间已经不再局限于45分钟,课堂活动更不再限于理论授课。课堂活动主要用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追求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这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巩固。
3.2.1解决疑问。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难点、重点和要点,结合学生咨询问题回答时提出的疑问,总结出具有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和统一分析等教学形式对此进行解答,使学生对相应的理论知识点不再存疑。
3.2.2独立设计。从个体的发展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独立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根本属性,独立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着重于实践设计,教师注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从开始时的选择性指导逐渐转化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方面,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践项目中小型的绿地设计项目,在理论知识点被掌握之后,学生需要进行独立的草图设计练习。此阶段可要求学生在4课时内独立完成方案草图,包括设计主题、设计思路、设计总平面草图(可以是铅笔稿)、植物种类。学生在独立设计中往往会进一步发现自身不足,会搜集大量设计资料来参考学习;教师则提供图文资料,使学生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有效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
4协作设计
对于大型的设计项目,独立设计在时间上无法实现,可采取分组协作设计,协作设计往往通过个体之间的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充分论证所研究问题,以达到学习与设计的目标。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组视项目的大小4~8人不等。组员在各自完成设计草案后,通过民主表决推选出一个最佳设计草案,大家分工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将这个草案不断细化,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方案来。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全套图纸、预算。
协作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个体的沟通能力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包容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形成以及个体间相互尊重的关系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应密切关注,认真引导:一是引导学生的竞争趋向良性,关注学生心理,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二是指导各分组的设计,使设计方案与真实文本接轨。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设计作业一一审阅,并与学生一对一地交流,指出学生设计上的优缺点,鼓励、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5成果交流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汇报,分析方案的现状条件、设计主题、功能使用、植物选配等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评定,全班讨论并投票评选出最佳方案。
此过程一般模拟方案招投标的形式进行,学生进行组间竞争,贴近实际工作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及小组之间的互相提问、讨论,进行设计成果的交流。课后将学生的设计成果上传至网络平台,并设置评价系统,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学习。
6反馈评价
《园林规划设计》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由教师、第三方企业、学生自身以及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注重过程分数,真正完成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知识技能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评价的内容涉及实地调查、独立设计能力、协作设计能力、设计时间安排、设计成果表达和汇报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地调查、时间安排、沟通配合等方面的表现,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设计表现及理论考试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7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及创新。《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重实践的专业设计课程,其教学模式上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更适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园林规划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其他课程一样,着重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以便能引导学生与教师进一步地学习与探索。
(收稿: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