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种行道树耐干旱性研究

2018-01-16周锡成

现代园艺 2017年8期
关键词:行道树根系

周锡成

摘要:干旱是行道树种植中的常见问题。为了选择耐干旱树种,本试验从树种本身的抗失水性和根系发育状况2方面进行了测定分析。从抗失水性来看,树种问的差距较为明显。树木的根系深度与地下水位有着密切关系,种植在市区道路的树种扎根明显比地下水位偏高的植物园深。试验根据扎根深度将21种树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不少树种虽然扎根较深,但叶片抗失水性较差,这两方面表现出一定互补性。对树木的耐干旱性而言,横向根系与深层根系也存在一定互补性。事实上,考核树木的耐干旱性要从抗失水性、扎根深度和横向根系3方面进行。通过种问比较综合评估,将21种树划分为4个耐干旱等级,其中常绿种类和悬铃木、臭椿、银杏为耐干旱树种。

关键词:行道树;耐干旱;抗失水;根系

缺水、干旱是行道树种植中面临的常见问题。许多树种不能入选行道树,耐干旱性不强是重要方面。城市道路由于自然降水几乎全部排人下水道,流失严重,树木常常得不到充足的水分,水分平稳经常处于负值。本试验进行了根系分析,土层取样表明,上海植物园的土壤中含水量较丰富,而在市区测定的5条道路中土层样品含水量很少,多呈半干性土质,行道树除需适当灌溉补充水分外,在树种中尚需注意选择耐干旱树种。

树木的耐干旱性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树种本身抗失水能力的强弱,二是根系发育情况。有些树种能忍受一个时期的缺水条件,有些树种则根系较为发达,吸收水分能力较强。为了查明行道树的耐干旱性,试验从上述2面进行测试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選取上海植物园生长健壮成年植株进行耐干旱性测试,共计21种,分别为悬铃木、臭椿、青桐、无患子、喜树、银杏、意杨、白花泡桐、白玉兰、国槐、香樟、广玉兰、枫香、红果榆、厚壳树、株木、黄山栾树、杂交马褂木、杜英、猴樟、乐昌含笑。

1.2方法

1.2.1抗失水性测定。测定时间为10月16~22日。在培养箱内模拟夏季高温和干旱条件,调节并衡定温度34%,相对湿度42%,每隔30min测定1次,连续测定叶片重量变化,算出失重百分数,制定重量变化进行种间比较。称重的叶片摘自树冠外侧,南向健康枝叶,上午9时前采摘并保湿送至实验室。

1.2.2扎根深度调查。根据w·伯姆介绍的土钻法取样技术,用2种方法进行:①筒取样:用内径5cm的水管自制取样圆筒,分长50cm和100cm 2种,顶部焊2个耳环用于穿绳用,各2根长60cm和120cm,直径14mm的圆钢做通土棍。取样时,先将50cm圆筒在近根茎20~30cm处竖直打入土中,每打入10cm拔出圆筒,用通土棍通出土样装入塑料袋备查,打深达到40cm后再换上120cm的圆筒继续向下打,直至样品中无根系为止。测量样品中根系长度,算出总长度。以了解扎根深度和每一层次根系分布情况。②钻取样:鉴于圆筒取样十分吃力,在测定扎根深度时亦采用麻花型土钻检测,钻孔流径3cm,钻长1m,每垂直钻进10cm拔出土钻检查带出的土样中有无根系,直至无根为止。重复2~3次。

2结果与分析

2.1抗失水性试验

图1为臭椿、枫香2种代表树种的失水率变化曲线。失水时间在0.00~0.66h失水率枫香比臭椿快;失水时间在0.66~3.00h臭椿骤然失水,失水率迅速加快,臭椿失水率比枫香快得多;失水时间3.00h臭椿失水率趋于平稳。失水时间在0.66~6.00h枫香失水率加快,失水时间6.00h,香失水率趋于平稳。显然臭椿失水率比枫香快,抗失水性能力比枫香弱。

21种树离体叶片抗失水测定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树种间的差异相当明显。抗失水能力最强树种广玉兰,半致死失水时间为13.2h,最大失水时间为30h;最差的意杨,半致死失水时间仅0.5h,大失水时间为2h。常绿树种抗失水能力比落叶树种强,在上海表现为半常绿的乐昌含笑则介于两者之间。

根据表1结果,按照强弱,可以将21种树划分成4个等级如下(按大小次序排列):①最佳树种:广玉兰、香樟、杜英、猴樟、悬铃木、乐昌含笑、杂交马褂木、银杏、白玉兰。②一般树种:喜树、青桐、国槐、厚壳树、枫香、无患子。③较差树种:株木、臭椿、红果榆、白花泡桐、黄山栾树。④最差树种:意杨。

2.2扎根深度

扎根深度是评选行道树的重要条件。扎根深,抗风能力强,同时增加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

树木扎根深度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密切关系(见表2),所有树种在市区道路扎根比植物园明显加深,而种植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引种区的树木则根系最浅,因此,可以推断种植在引种区的猴樟根深的实测数据偏低(见表3),与株木和厚壳树等相比,根深可提高20~25cm。

21种树的扎根情况(见表3)。上海植物园引种区的地下水位为0.5~0.6m,其他种植地区为0.8m左右,从表中可以看出,多数种类能接近或超过地下水位深度,只有意杨和白花泡桐为典型的浅根性树种。

从深层土壤(60cm以下土层)根系的占有率和能达到的最大扎根深度考虑(见表3),以将21种树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①深根性树种:枫香、黄山栾树、香樟、杜英、红果榆、株木。②扎根较深树种:悬铃木、臭椿、猴樟、国槐、银杏。③一般根深树种:青桐、喜树、白玉兰、广玉兰、乐昌含笑、杂交马褂木、无患子、厚壳树。④浅根性树种:白花泡桐、意杨。

在“一般根深树种”中,广玉兰和杂交马褂木扎根深度亦能达80cm以上,其中比较差的是乐昌含笑和青桐2种。

各种树在表层土壤中(20cm以内土层)集中的根系比例均相当高,这表明土壤的通气性对根系的发育相当重要。从不同树种在表层土壤中根系占有率的高低中,可以比较树种对土壤通气性的要求情况。表层根系在40%以下的有悬铃木、枫香、黄山栾树、杜英、梾木、厚壳树、喜树7种树,其中除喜树外多是扎根较深树种,因此相对的较耐板结。表层根系在40%以上的除了6种属深根性树种及2种浅根性树种外,多数要求土壤有较好的通气性,如青桐、无患子、白玉兰、广玉兰、杂交马褂木、乐昌含笑6种。一般表层根系多,横向根系也较发达,其中特别明显的是意杨和白花泡桐。

2.3耐干旱性

在2种调查测定中可以看出,有些树种2性状分级情况较一致,如香樟、杜英、悬铃木、银杏4种树种2种性状均比较好,但也有相当多的树种2种测定结果呈相反情况,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如臭椿、红果榆、黄山栾树,虽然叶片抗失水性较差,但根系却很深。树木的这种互补性是植物对于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这种互补性有助于增强抗干旱能力。臭椿、红果榆、黄山栾树正由于根深,吸收水分能力强,弥补了叶片易失水的缺陷。

另外,树木的横向根系发达情况对抗干旱能力也很重要,浅根性的意杨和白花泡桐主要靠发达的横向根系增强了抗干旱性。由于各种原因,本研究难以作全根系调查,但从表3可以看出,有些树在近根茎部位垂直取样时掘出的根多,有的则很少,样方中取出的根系少,而且表层根系较为丰富的,其横向根系一般较为发达。对树木的耐干旱性而言,横向根系与深层根系也存在一定互补性。

树木的耐干旱性是由树木的耐饥饿能力(抗失水性)和根系的发达程度决定的。相比之下,根系的作用更重要。在评估树木的耐干旱性时必须兼顾这两种情况,而根系又需考虑深层根系和横向根系。

为了科学地评估耐干旱性,根据上述3方面运用数学计分方式,结合树木实际生长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从表4可以看出,树种间耐干旱性评分差距不太悬殊,这是由于树木在适应干旱环境方面存在2种互补性的原因所致,同时也说明21种树均有一定耐干旱能力。其中耐干旱最好的是香樟、猴樟、广玉兰。最差的是青桐和喜树。按分数线高低可以将21种树划分成下列4个等级:①耐干旱树种(7种):香樟、猴樟、广玉兰、杜英、银杏、悬铃木、臭椿。②较耐干旱树种(7种):枫香、意杨、乐昌含笑、白花泡桐、杂交马褂木、红果榆、国槐。③一般耐干旱树种(4种):株木、白玉兰、无患子、黄山栾树。④耐干旱较差树种(3种):厚壳树、喜树、青桐。

从以上划分来看,常绿性种类普遍较耐干旱。

3结论

(1)21种行道树中耐干旱树种(7种)、较耐干旱樹种(7种)、一般耐干旱树种(4种)、耐干旱较差树种(3种)。(2)以往考虑树木的耐干旱性,主要着眼于耐饥饿能力(失水性),实际上树木的耐干旱性应从耐饥饿能力和根系的发达程度2方面综合考虑。从测定结果来看,树木的耐饥饿能力与根系的发达程度有一定互补性,而横向表层根系与深层根系也有某种互补性,这2种互补性是树木长期适应的结果,如臭椿作为有名的强耐干旱树种,实际上是极不耐失水的树种,正由于有发达的根系,确保水分供应,使其能安全度过干旱季节。(3)上海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空气湿润,年降水量丰富。唯在7~8月受热带高气压影响,常有旱伏出现,据资料分析,近百年来旱伏出现的机率为37%,干旱情况不太严重。由于考虑到市区道路雨水流失严重,较易受干旱影响,一般耐干旱树种(4种)和耐干旱较差树种(3种)应在市郊结合部、道路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4)青桐、无患子、白玉兰、广玉兰、杂交马褂木、乐昌含笑(6种)表层根系比例较高,要求一定的土壤通气性,上述树种在种植中应注意土壤改良和根系保护,最好实行种植带式种植。(5)由于试验难以进行全根系调查分析和多次重复,所以根系调查分析的结果是初步的,有条件可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收稿:2017-06-22)

猜你喜欢

行道树根系
不“亲近”的智慧
行道树
首次揭示不同植物的根系如何争夺地下生存空间
弯道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紫花苜蓿根系拉拔试验研究
弯道情结
行道树
弯道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