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2018-01-16吴景泽

消费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影响

吴景泽

摘要: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迈进,我国税收工作也应顺应经济的发展,对其开展根本性改革。如“营改增”政策,其作为税收改革的组成核心,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起到决定性影响。本文首先对“营改增”进行分析,其次着重探讨“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最后浅议此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 管理 影响

“营改增”试点工作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在服务业和建筑业、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等多行業领域得以施行,直至2015年,各行业已陆续完成试点工作,标志着营业税退出税收舞台。于企业而言,“营改增”政策试行,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如税负压力、发票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等。对此,如何做好“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是财务人员首要面临的难点。

一、对“营改增”的解析

(一)内涵

顾名思义,“营改增”即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传统企业经营业务的开展,需缴纳营业税,不仅会衍生企业持续缴税问题,还会呈现反复征税的局面,增加企业税收负担,从而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但是,伴随“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全面施行,可有效避免企业重复征税、不断征税的局面,既是对企业成本的把控,又可为其发展目标的落实奠定基础。由此可知,“营改增”是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即为挑战,只有转变自身财务管理与管理模式,方可落实企业战略性发展指导思想,以此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区别

“营业税”、“增值税”均隶属于流转税,同时还是平行税,以各司其职、各管其位的特点,避免重复增税,引发不必要冲突。对此,若要更好解析“营改增”,则应以二者的区别入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第,征税范围:“营业税”主要用于不动产销售、无形资产转让和应税劳务的征税工作;“增值税”则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货物和进口货物。第二,征税对象:“营业税”和“增值税”分别对企业营业额、增值额予以征税。第三,计税依据:“营业税”采用价内税(营业额和税率乘积)计税方式,而“增值税”则为价外税(征税时不应涉及含税收入)。第四,征收税率:营业税税率3%-20%,“增值税”则分为3%(小规模企业)、13%和17%(大中型企业)。第五,征税部门:“营业税”为地方征税单位征收,“增值税”则为国家税务局。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税负压力

针对小规模纳税人,“营改增”可有效减缓其税负压力。例如:服务业,若按营业税征税,其税率为5%。假设A企业年收入为150万元,应缴营业税7.5万元;而在“营改增”的背景下,按税率3%征收增值税,即150万元年收入,需缴纳增值税4.37万元,减少3.13万元税负。然而,“营改增”对般纳税人的征税工作则为喜忧各半。再如:建筑安装业,原营业税税率为3.3%,而增值税下则为12.1%。此外,由于当前“营改增”处于试点范围,尚未全面推行,而部分企业仍未属于试点行业的范畴,从而降低其增值税抵扣。

(二)发票管理

“营改增”未推行前,试点企业仅需通过普通发票的开具,即可完成税务缴纳工作。但推行后,因增值税涉及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内容,导致企业发票开具和管理环节尤为复杂。结合增值税相关税制规定,试点企业中,小规模纳税人只需且仅需开具普通发票,而

般纳税人则应重点区分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问的差异,若因使用不当,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其原因在于:税务发票是鉴别企业计税的衡量标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应更为严格,如发票发放和验证、管理、转让与注销等环节均应加大重视度。除此之外,因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企业税务缴纳起到决定性影响,则税务部门应严格把控发票管理与稽查环节,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对发票虚开和伪造、非法出售以及违规使用等行为予以严惩。由此可知,关于普通发票的长期使用企业与财务人员,“营改增”意味着“挑战”,更表明税务监管的严格性与严厉性。

(三)会计核算

企业基于营业税征收的背景下,会计核算工作仅为计提、缴纳,核算流程即为简便。但是,“营改增”的推行,严重增加企业会计核算的繁琐度。例如:企业在针对“应交税费”会计核算中,需下设“应交增值税”科目,逐次增设“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明细,使之会计核算金额更为明晰化。此外,关于“营改增”影响企业会计核算还应从收入、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收入:营业税税制条件下,企业经营收入可用过发票金额的数值显示作为入账依据,其成本核算也以此为基准。然而,“营改增”的推行,企业入账原则、方式发生显著改变,如服务业。按照增值税税制规定,企业收入应在销项税额扣除后方可确认,而成本也应以进项税额抵扣为前提,即应纳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

成本:“营改增”未试行前,企业成本主要为价税合计,而在会计核算环节则应通过价税分离的方式,方可对企业成本、进项税额予以根本区分。但是,“营改增”试行后,企业于会计核算环节,应以销项税、进项税发票抵扣为依据,方可开展会计分类核算工作,而其核算方法也发生质的改变。

(四)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是企业核心资产,若发生价值变动则会对企业资产整体结构造成影响。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增值税涉及进项税抵扣工作,企业只有利用投资强化的手段,方可避免固定资产原值、应交税费和累计折旧等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动。伴随“营改增”改革试行,虽然税额抵扣引起企业固定资产入账、累计折旧金额的减少,致使报表分析中加大投资者压力,但因具有短期性特点,可在固定资产变动中,推进企业流动负债、流动资产的提升。换而言之,“营改增”可有效拓展企业规模,增加其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利润表:“营改增”政策推行至今,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存在显著变化,即金额缩减,成本降低,而企业利润增加。若结合企业持续发展的角度,“营改增”不仅可对企业纳税成本予以控制,还可减缓其税负压力,是企业经营发展的良好前提。对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财务人员应在利润表核算中,通过经营成本的角度,分析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并着重加大“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分析工作。endprint

现金流量表:是对企业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真实反映。于“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现金流量表衍生各类变化。其为投资活动中增值税抵扣问题,企业为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需购入大量设备材料,而现金流量表仅针对现金流出项目予以显示,和未试行“营改增”前,造成现金流出降低。其二为经营活动成本费用,即成本和营业税额的缩减,现金流量处于持续提升的状态。其三为筹资活动中连锁效应,既是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强化,又可以长远发展的层面,增强企业税负承担能力、偿债能力。

三、“营改增”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

首先,完善纳税筹划机制。于“营改增”试行以来,因纳税性质、纳税主体问的差异变动,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挑战。为更好顺应“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应对纳税筹划机机制予以完善,即通过纳税主体的变动,实现流通环节税负转移工作,以此落实纳税降低的目标。特别在供应商确认后,企业应对供应商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度进行审核,衡量其是否具有增值稅专用发票的开具资格,促使企业可在“营改增”政策优惠的背景下,拓宽容源渠道。

其次,优化财务核算机制。“营改增”涉及企业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服务管理等多项内容,对现代企业而言即为巨大考验。再者企业税务的根本性改变,致使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营改增”条件,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负担。针对此,企业管理者、财务人员应以现行财务核算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持续优化和完善的方式,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序性化施行,以此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最后,记账程序、财务分析流程的优化。若要更好顺应“营改增”政策发展纲要,财务人员应以企业现状为依据,通过对账务流程的优化与改进,结合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构建企业明细账管理程序,并利用会计核算架构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以此能够更好应对“营改增”背景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四、结束语

总结上文,“营改增”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若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占据市场份额,企业应加大“营改增”政策的深入剖析,避免财务管理环节违法乱纪行为的衍生。同时,还可充分利用“营改增”政策优势,依据企业发展现状,不断强化其财务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在核心竞争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为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夯实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改增财务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