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8-01-16颜琳

大学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

[摘 要]通识选修课程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在20多年的实践当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了一批通识选修课程,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现有的通识选修课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日益突出。该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构建目标明确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提出构建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的思路,并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践为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通识选修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程;课程体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中圖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2-0101-03

教育部1995年就在高校开始了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探索,目的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克服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各高校自此纷纷开展素质教育实践。[1]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识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开始在各高校“生根发芽”。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设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了一定作用,尤其是在一些较早实施通识教育的研究型大学,已取得较好的成效。应用型本科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期,社会更加需要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凸显。同时,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通识选修课程,应用型高校构建目标明确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显得日益迫切。虽然研究型大学在建设通识选修课程体系方面的经验有借鉴意义,但其在这方面的一些天然优势往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难以复制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目标明确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的迫切性

在20多年的实践当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了一批通识选修课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了作用,但是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推动下,一些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日渐清晰,现有的通识选修课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日益突出。

(一)课程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选课需要

近20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承担扩招任务的主力,学生人数增速快,但教师数量并未相应增加,因而通识选修课程供不应求,一些学校出现学生选课难现象:学生可选择的范围很小,要选上自己心仪的课更加不易。每到选课时段,学生因担心选不上课而进行选课,导致后期发现所选课程并非心仪课程又纷纷退选。

(二)课程总体质量不高,未能很好地体现通识选修课程目标

一些通识选修课程往往是由专业课程稍作调整就作为通识选修课程来开,它们用于满足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需求或许可以,但作为通识选修课程应具有整合性,能满足学生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乃至人格、心智等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而这些在课程中往往未能得到体现,这就导致课程质量不理想。

(三)各类课程在数量、内容和目标上未能形成有机的体系

各高校在建设通识选修课程的过程中,当课程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课程进行分类,但往往并未设立科学的课程目标。每个类别的课程对需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素质没有明确的描述,对教师开设课程的指引不够清晰。课程类别之间应如何协调配合才能达到通识选修课程目标,这点未能得到充分考虑,因而也就未能形成有机的体系。

(四)缺乏对课程开设目标的深入研究,课程的开设不太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的历史不短,但对通识选修课程怎样才能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契合却鲜有研究。

(五)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单一

通识选修课程往往以大班理论讲授为主,侧重于传授式、记忆式教学,课程学时少,学生参与度较低,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关人格、个性品质的培养无法内化到学生的行动和能力上。在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新课程研发、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发展严重滞后。[2]

上述种种问题使建设一个目标明确、数量充足、模块均衡的有机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日渐变得迫切。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的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设立课程模块,制定课程模块目标

以往的课程是在一种宽泛的通识教育目标下开设的,课程开设初期往往目标不够清晰,当课程开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各校开始把课程分成几类,先有课程再有类别,基本上能满足选课需求,但各类课程也没有清晰的目标,课程质量不高。为满足选课需求,高校鼓励积极开课,不同学科的师资力量不同导致开出来的各类选修课程的数量不均衡,在内容上也很难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在现有通识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建设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可参考国外大学课程模块化的模式建立课程模块,明确模块课程目标。

(二)搭建体系框架,明确建设方向

体系的搭建并非以数量充足的课程为前提,相反,正是因为课程数量的不足、课程模块的不均衡才更需要把体系搭建起来,这样才更有利于明确不足之处和建设方向。在框架内哪个模块的课程数量不足需增开课,哪个模块的课程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是否需要整合一目了然。

(三)丰富教学模式和手段,开设网络课程、体验式课程等,打造网络教学平台

基于多媒体网络学习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是网络时代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向。遴选具有自身特色且教学水平较高的通识选修课程,利用慕课、视频公开课等方式,开展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探索和教学资源建设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学习的能力。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尝试开设体验式课程,加强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以大班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3]endprint

(四)把好开课评审关,尝试开展课程评估

对于新开课,学校要审查其课程目标是否与模块目标相符,课程大纲、课程设计等是否有利于实现目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开展课程评估,检查课程质量。

三、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的实践

基于上述思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积极开展构建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的实践。下面以我校为例进行讨论。

(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地处广东省广州市,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人之一兼首任校长何香凝先生在办学之初就提出“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推动下,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明确。20世纪末我校就开设了通识选修课程,并且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而增加通识选修课程的数量。2006年前后,我校把当时已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进行整合,分成人文社科、外语语言、科学技术、文体艺术等4大类近200门,此后新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按上述分类供学生选修,并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修满15个通识学分。

通过前期研究,我校确定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由6个模块构成,分别为文史经典与文化传统、当代文化与世界视野、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生态保护与生命关怀、艺术审美体验、社会认知与公民精神,并确定各模块课程目标[4](详见下表)。

根据模块课程目标,学校把已有课程分到相应模块,研究各模块的课程和师资情况,提出各模块的建设方向。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统”模块,共11门课程;“当代文化与世界视野”模块,共22门课程。这两个模块课程数量不足,缺哲学、历史类课程。这与我校的学科特点有关,我校以农科类、工科类为主,文科类较少,史哲类课程师资匮乏。然而,这两个模块在通识选修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却是最为重要的,文史哲教育对克服理工农科专业教育的功利主义,帮助學生“回归人的本身”, [5]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师资的情况下,应考虑引进优质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同时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网络通识选修课程。

“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模块,共有34门课。其中,技术应用类课程较多,科技文化、科研方法类课程少,工具性课程偏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课程较多。这既反映了网络时代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求,也符合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但科技文化、科研方法类课程数量少。这一类课程,我校在师资上是有优势的,需鼓励在学科研究上有所成就的教师开设这一类课程。

“生态保护与生命关怀”模块,共48门课程。如果说开设历史类课程的目的是拓展学生时间的范围,使学生努力从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意义,那么在21世纪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则解决的是人存在的空间性问题,这是通识选修教育的重要课题[5],理应得到重视。这类课程我校师资足够,开设此类课程既可以充分利用师资,还可以体现校本特色,尤其是农学类课程可以多开设,充分利用农学类师资传播现代农业思想。

“艺术审美体验”模块,共27门课程。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模块课程数量偏少,我校设有艺术类专业,园林、园艺等艺术课程能够体现校本特色,应鼓励多开设。

“社会认知与公民精神”模块,共有38门课程,以社会科学类课程为主,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法学、服务学习等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探知现代社会问题,发展学生关怀社会、造福人类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精神。本模块课程数量足够,但需检查其与课程目标的吻合度,促使其更符合课程目标要求。

根据模块建设方向,学校要求各模块已开课程根据课程目标进行优化;新开课程根据其申报的模块,对照模块课程目标进行评审,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才准予开设。

2015年和2016年我校连续两年引进优质网络通识课程共20门,部分补充了模块所缺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通过立项鼓励、引导教师建设网络通识选修课程。推动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开设体验式课程,明确了体验式课程的目标、要求和考核。

通过上述改革实践,我校构建了一个由6大模块组成,兼有传统课程、网络课程和体验式课程且课程目标明确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在此体系架构中,模块课程不断得到补充,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日渐提高,教学模式和手段逐渐得到丰富。但在这个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未有专门机构负责包括通识选修课程在内的通识教育事务,不利于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规划、统筹协调由教务部门组织进行,难以凸显通识选修课程的重要性,容易被其他众多的教学事务所淹没。如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负责通识教育工作,对通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更有利于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各模块课程师资不均衡导致各模块课程数量的不均衡。在应用型高校中,除了极少数综合性院校的师资可以涵盖文、史、哲、农、工、理、医、法、经济、管理等学术领域外,大多数高校还是各有所偏。我校的学科覆盖了农、工、理、经、管、文,农工理师资较为充足,但文史哲师资严重不足,相应地,“文史经典与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与世界视野”两个模块的课程明显不足。如前所述,除使用优秀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和鼓励优秀教师建设校本网络课程外,每个模块可相应引进1-2名优秀教师进行补充。另外,还可以借鉴近年来一些高校采用讲座式课程,即“集中学校的部分人力和物力,以群体教学之方式,扣紧某一特定主题,开授具有高度知识承载度的讲座课程”。[6]当然,讲座式课程要有良好的配套措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教师和管理者有更多的投入。

3.网络通识选修课程、体验式课程的建设仍在尝试阶段,教师积极性有待提高。建设和使用校本网络通识选修课程不仅是趋势,而且在实践中有利于缓解有关课程开出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与教师驾轻就熟的传统课程相比,建设网络通识选修课程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而体验式课程作为新生事物,教师和学生了解接触得还不多,要加大宣传力度。

[ 参 考 文 献 ]

[1] 周远清,阎志坚编.论文化素质教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3][4] 王健敏,颜琳,洪维嘉.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建构——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5(1).

[5][6]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庞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型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多元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应用
1+x证书下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探析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化融入飞行器制造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马斯洛动机理论的高职软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