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趋势

2018-01-16崔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常态金融服务发展趋势

崔嵩

[提要]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大量农村人口,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应该注意金融服务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河南农村金融服务现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常态;金融服务;发展趋势

本文为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018-ZZJH-325)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1月13日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金融服务业

2014年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笔者认为,经济新常态具有以下特征:(1)增长速度由超高速向中高速转换;(2)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换;(3)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换;(4)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5)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6)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国际关系仍然错综复杂,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博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等等,这些外部风险和挑战同样不可小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基本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拉动农村的阶段,加快调整传统农业生产结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关头,进入大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经济新常态对农村金融服务工作下达了新任务: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林权改革的金融支持,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综合性、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健全涉农信贷资金投入机制,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推出好用实用的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县域骨干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服务好小城镇建设;扩大农业对外开放,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大力支持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农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合作。

二、河南省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分析

现阶段,河南农村金融服务满足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提供资金量远远小于农村资金需要量。造成这一局面,不仅有经济方面的因素,还有体制方面的因素。

(一)经济方面。河南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金融起到消极作用。

1、农村金融领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显而易见,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高于农村,这就造成了河南农村金融业相对闭塞,金融开放性比较差。城市和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出现二元机构,城市与农村金融交集有限。

2、农村金融发展受限。城市金融存在的不足农村金融都有而且更甚,例如产品创新少、业务种类少、服务形式少、结算手段陈旧,不能适应当今农村对金融服务业的要求。

3、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农村企业扩大再生产,设备更新需要大量贷款;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医保结算、买房落户等金融行为都对农村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广大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覆盖率低,硬件设备陈旧,往往忽视了农村人口这个巨大的市场。

(二)体制方面

1、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信息不对称。金融行业在向农村提供贷款时顾虑颇多,农业生产不确定性高,银行对农户生产难以实时监控,信贷资金风险大。农村企业往往家族式较多,不一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信息不好獲取,现金结算较多,银行不好监控。

2、市场参与程度低。一是没有引入竞争机制。大多数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提供金融服务;二是没有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农村信用评级机构、贷款担保机构。

3、金融贷款手续繁杂、呆板。一方面农户普遍不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文化水平也不高,严格、繁杂的手续增加了贷款难度;另一方面农户缺乏符合要求的抵押品。这个原因使得很多农户转向民间私人借贷筹措资金。

4、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原则。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点那就是利润最大化,所以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投入很小,并不是业务发展重点区域,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雄厚,在贷款成本高的情况很容易出现放贷不积极现象。

三、河南省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趋势

(一)给予支农贷款优惠利率。河南省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还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利润率远低于其他行业,但是农业生产关系国计民生,过高的贷款利息农户无力承担,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从2013年7月20日起,国家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置上限。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高直接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金融支撑作用的发挥,影响了扶贫工作。想要彻底解决涉农贷款的政策性和金融机构营利性矛盾,就是政府要给更多的涉农贷款贴息。当前在河南省农村无息贷款额度低,扶贫贴息贷款数量少。此类贷款申请手续繁琐,贷款成本高,易于出现呆坏账,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低。中央和地方财政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对种植业的集约化经营、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给予更多的政策性贴息,陆续增加贴息贷款的覆盖面。endprint

(二)大力支持生产性贷款。扶贫是国家的重点工作,除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支持,还要加大对小型农副产品企业的贷款支持。经营农副产品的小企业是农业产业链扩展的初级形式,也是最缺乏资金的阶段。另外,还应加大对种植、养殖大户的贷款支持。通过对他们的资金支持,可以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

(三)深入推行“两权抵押”。农村金融缺乏贷款担保,在中央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指导意见中有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产权等内容。今后应尽快激活并能够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住房产权,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目前,“两权”抵押还处于试点阶段,存在着实际操作上和法律上的障碍,如与担保法、物权法、土地承包法存在抵触;“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既没有成熟应用先例,也没有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当前亟待解决的是:行政机构修改各项法律法规;尽快设立评估、抵押登记专业机构;出台“两权”资产的流通变现平台和市场。

(四)深入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

1、互联网金融中的股权众筹。农户在缺乏抵押品的情况下,很难通过正常借贷去贷款,建议农户进行股权融资,互联网金融能为股权众筹融资提供平台。股权众筹还是新生事物,还在摸索阶段。股权众筹融资的优势是可以在开放的、依托互联网的平台上让优质项目、创新型企业进行网络融资,虽然与传统股权融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样具备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性质,但面向人群更广,集资更便捷。需要注意的是众筹项目再上线前,相关政府部门评级机构一定要严格审核其可行性,检查每一个环节,否则一旦出问题,由于网络开放的特点,面向人群众多,影响会非常广泛,不利于今后众筹的开展。

2、建立多方位资本市场,提倡小微企业股权融资。现有资本市场中只有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四板股权交易系统,对股权融资申请审批严格,许多大中型企业股权融资都非常不容易,更何况小微农村企业。河南省要着力培育区域性的、地方性的四板、五板、六板市场,引导农村企业在这里进行股权融资。在各个板之间形成一套完善转板规则。与互联网金融中的股权融资线上、线下遥相呼应。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咨询公益平台解决农村居民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意识淡薄等问题,建议由政府牵头,高校、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共同筹建农村金融服务咨询公益平台。该平台的功能为:向农村居民宣传、普及金融市场信息和国家涉农的经济政策;对农村居民进行金融基本知识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向农村居民提供理财服务,宣传金融产品。通过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的普及,金融机构产品得到宣传推广,不是双赢而是三方受益。

3、创建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制定金融服务法律法规。农村信用体系没有建立,使本来风险就高的农村金融的风险更高,直接导致了农村居民相较于城鎮居民更难取得贷款和信用消费。首先,农村政府设置专业信用评级机构,以家庭为单位,挨家挨户登门实地核实,并进行信用评级。将个人信用信息录入个人信息档案之中;其次,农村各个金融机构建立农户信用档案,通过农户长期的金融信息,进行评级;最后,运用大数据技术,借助对政府机构中农户信用信息和金融机构农户信用信息的整合,确立一个规范的、共享的农民信用信息平台。在信用评级体系确立时,监管部门要完善金融的政策法规。约束农村居民和金融机构双方的行为,避免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付念文.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2015.11.

[2]孙立平.普惠金融不应打“折扣”和“白条”[J].中国经济报告,2014.12.

[3]蒋海燕.关于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研究[J].农业经济,2014.5.

[4]高飞.完善法律制度推动“两权”抵押[J].中国农村金融,2015.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常态金融服务发展趋势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