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丰富、内容充实”四妙招
2018-01-16王学华
王学华
所谓“材料丰富”,就是作文信息量要大,内容具体、充实,不单薄,不无病呻吟。所谓“论据充实”,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而言,指考生能够为所确立的论点提供充分、典型而有力的论据,使作文在议论中言之有物、说理有据,不空泛说教、盲目议论。“论据充实”的要求,一方面体现了对作文容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强调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整合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考生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整合归类,就会发现很多可以利用的材料。经济领域的各显神通,艺术领域的各领风骚,娱乐世界的个性张扬,体育赛场的叱咤风云,等等,都可以被整合到作文中来。关注生活、社会,是获取、占有材料的前提,占有材料是选择材料的基础,材料只有经过选择才能变得精当;而占有大量颇具时代气息的新鲜的材料,又是选材能够新颖的关键。我们只有以十分的热情去关注生活、社会,认识时代,才能将作文写得丰富。
如高考佳作《当“虚拟”照进现实》就充分整合了生活素材,重点呈现虚拟世界里的各种现象。作文既从正面举了网络公益众筹、阿里巴巴等例子,阐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便利与作用,凸显“虚拟”的价值;又从反面举了网络假新闻、诈骗信息等例子,阐明了“虚拟”的种种弊端以及它的危害性,正反结合,思考辩证,体现出考生强烈的思辨意识。
二、借鉴课本、范文、名著
课本上学过的现代文和古诗文,其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名人等,都可以被整合到作文中。同时,考生可以联系平时阅读过的范文,寻找与当前话题相关的素材,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整合;还可以整合名著中的相关内容,让艺术长廊中的名人出现在作文中。当然,在运用这些素材时,考生要注意找到契合点,也就是说要找准这些素材和所要表达的主题的连接点。
如高考佳作《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儒宋濂少时即嗜学,当他趋百里外,跟随乡之先达潜心学习时,也曾不断地援疑质理。试想乡野小儿,立侍尊者之左右,又怎么会没有一丝失误?倘若先达对宋濂的失误毫无包容之心,宋濂又怎能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终成大儒?温暖的容误之心,让一个贫寒学子“卒获有所闻”,获得了继续向前的勇气……
管夷吾举于市时,若无鲍叔牙对其之前过错的容纳与规劝,他又怎能在东周列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就千秋英名;“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负荆请罪的廉颇获得了相如之宽容,方有赵国文武双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来,身清如玉、毫无瑕疵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误之心与规劝之言下抬头向前,于温暖和宽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满分学生”。
上述文段主要涉及的课文有《送东阳马生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考生在运用时,只取其“包容”“容纳”与“容误”等方面,便很好地证明了“以包容之心对待世间万物”的重要性。
三、用好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又叫事实材料,它包括已经发生了的、并被实践证明是真实、正确的人物、事件、统计数据等。“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摆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讲道理。作为事实论据,不能大而无当,也不能小而无聊,而要能够有效地证明论点。使用事实论据,首先要注意多样性,即在一篇议论文中,尽可能地多选用一些合适的事例,至少做到两正一反,形成正反事例组合,或者形成不同时空事例组合。其次,要注意概括性,议论文事例不同于记叙文事例,宜高度概括而不宜拖沓、冗长。然后,要注意针对性,只要能揭示问题的实质,把道理说清楚即可,不需要“浓墨重彩”“工笔细描”,更不必面面俱到。最后,要注意繁简搭配。一般来说,主要的事例用繁笔,辅助的事例用简笔;单个事例用繁笔,多个事例用简笔;新例、趣例用繁笔,旧例、熟例用简笔。一篇作文中多处用例,最好不要一味繁或一味简,错落有致才能把事例用活。
如高考佳作《素养,源于实践》选用了五个事实论据,一是亚里士多德与自由落体理论,二是徐霞客及其游記,三是毕淑敏和《藏在这世界的优美》,四是巴金及其作品,五是陈忠实与《白鹿原》。这些事实论据都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素养,源于实践”的观点。考生在素材处理上,充分运用点面结合法,对前两则素材进行详写,对后三则素材进行略写,只在“面”上作一般性的概述。这样,素材就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详有略,点例与面例结合,既丰富了作文的内容,又增强了作文的说服力。
四、用好理论论据
理论论据即理论材料,它包括已被实践证明是真实的各种理论、公理、公式、定律和名人名言等。理论论据不但可以使论据充实,而且能将作文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它简化了论证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论证手段。用好理论论据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善于对理论论据进行深层的挖掘。理论论据虽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权威性,但它毕竟是前人(或别人)的经验或体会,是一种理念形态,具有高度的独立性、集中性和凝练性。因此,考生在运用理论论据阐明自己的论点时,就必须对它进行深层的挖掘,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将蕴含在其内部的精辟思想揭示出来,从而避免“以引代证”的弊病,做到引用、说理相结合。二是要对引证的理论部分所蕴含的思想加以引申和发挥。
如高考佳作《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所引用的名言名句,不仅有狄金森、傅佩荣、梭罗、狄更斯的名句,还有中国古代的有关俗语。这些理论论据或用于开头,开启全篇,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或用于中间,以支撑作文的中心论点,不仅能增强作文的说服力,还能够增强作文的文学色彩;或用于结尾,总结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