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有痕,文化有泪

2018-01-16耿嘉冕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王道士苦旅余秋雨

耿嘉冕

幼年时,我曾去过敦煌,看黄沙漫漫,听悠悠驼铃。骆驼踏出的脚印,烙在沙漠深处,一阵风吹来,那脚印,便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当时的我年纪尚小,只知道敦煌莫高窟世界闻名。那时的我对于莫高窟,并没有太多的敬仰,觉得只不过就是个石窟罢了。我不止一次见到那些脸上透露着兴奋和遗憾的学者,但我不明白他们那样的神情因何流露。

“还是鸣沙山比较有意思。”我想。

多年后,当我捧起一本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時,我才发觉,我已错过一段文化的历史。这部书是余秋雨耗费十几年探索,阅遍文化,行尽千里,最终以一个虔诚的文人的身份写就的,它写出了隐藏在角落里的中国历史文化,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以及文化的内涵。

书中的莫高窟,它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

那个被人痛恨的王道士,出卖了莫高窟,为的只是那为数不多的金钱。

可是,这些能全怪王道士吗?当时兵荒马乱,国人的生存尚无保障,谁会管这个古老的地方呢?西方的学者和商人看准了这个时机,用了一些小手段,便将一批批无价之宝运到了他们的国家。

那些绣有华丽图案的丝绢,那些绘有人们无限遐想的画卷,那些透着鲜活生命力的雕塑,那些字里行间中透着大彻大悟的经文,就这样离开了它们的家乡。我想,如果文物会开口的话,言语之间可能早已是满满的冤屈与思念了,因为归属感是无可替代的。

我终于明白,那石窟里藏着的,是丝绢不曾消逝的华丽,是画卷不曾抹去的色彩,是雕塑不曾褪去的鲜活,是经文不曾隐没的智慧。

所有的石窟,都透出艺术气息,看似平常,实则是隐去了华丽的光环,以平常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以宽容大度感动人心。

我很喜欢《文化苦旅》中的一句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历史有痕,文化有泪。幸好,痕迹已无,泪水已抹,莫高窟,永远不会失去生命力。

(山东植台县实验中学)

对比评析

读与悟

读罢两篇文章,带给我们的一些现实的思考。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由壁虎说开去》,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哲理之作。它以完善人性作为出发点,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叙述自己的见闻。小壁虎捕食拯救已被封闭于瓷砖之下,毫无生还希望的同类,且坚持两三个月从不间断。这一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小”事,使作者陷入沉思。我们人类总是不屑于向动物学习,但事实上是“动物界种种美好的现象,往往比人性的美好表现得更淋漓尽致”。可是“我们的文化对此点却早已麻木不仁”,我们人类对“弱小的漠视甚至蔑视”,我们人性的美好在“大大退步”,文中极有说服力地论证要重建和完善“人性善良”的重要性。

《历史有痕,文化有泪》一文以心怀敬仰之情游历敦煌,并以虔诚的文化心态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了解这本书表现出的中国文化的历史以及内涵,突出了这本书带给自己的震撼,并适时地引出了王道士与莫高窟的故事,做出了深刻的反思。从文化的归属感来看,小作者为它们鸣不平:离开了本土的文化瑰宝,着实是委屈的。这样的感悟,深刻而别致,让读者看后不禁沉思。

读与写

这两篇文章共同的特征是:理性看待问题,见解独特。

《由壁虎说开去》采用了抛砖引玉的手法,由小壁虎救同类,引出人类应该自省,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人性的美好在缺失,我们的文化早已对此麻木不仁,在动物面前,我们应该害羞一下,有一定的高度。

《历史有痕,文化有泪》语言凝练,叙述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开篇便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情感抑扬,因为年幼读不懂莫高窟以及学者脸上的神情;而后笔锋一转,将笔墨放在《文化苦旅》介绍上,语言和文笔都十分利落,一气呵成。且小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对王道士跟莫高窟的故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道士苦旅余秋雨
余秋雨投其所好
百年前,文化名人的回乡“苦旅”
余秋雨投其所好
王道士的笑
何以归罪王道士?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国之不幸,庶民何辜
着一“恨”字,境界全出
《文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