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族文化对整饬型宗族聚落形态的影响

2018-01-16邱爱晨杨定海高英杰

广东园林 2017年6期
关键词:宗祠

邱爱晨+杨定海+高英杰

摘要:整饬型宗族聚落是单姓宗族聚落中的一种类型,受宗族文化影响颇深。选取海南石村为例,探析宗族文化在微观建筑、中观房派、宏观聚落三层面上对海南整饬型聚落形态的影响,并将海南整饬型传统聚落与岭南地域层面的同类型聚落形态进行比较,得出海南整饬型传统聚落形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受宗族文化的影响,聚落布局具有明显的秩序性,但由于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宗族文化弱化,房派观念减弱,祠堂的中心组织性被削弱,祠堂规模、型制要求不严格,聚落布局也常以自然要素为核心。

关键词:梳式布局;宗族聚落;建筑特征;宗祠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6-0056-07

收稿日期:2017-11-15

修回日期:2017-12-04

Abstract: Tidied clan settlement that influenced by clan culture is a type of single surname with lineage village. Taking the selection of Shique village of Hai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lan culture on settlement from three levels: micro construction, meso “Fangpai” (branch of family) and macro village. Comparing the spatial morphology between Hainan and Lingnan area in tidied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of Hainan.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 of patriarchal clan, the layout of settlement has obvious order.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natural geography and the weakening of clan culture and the conception of Fangpai, the central organizing ability has been weakened. Thus, the requirements for scale and the types of ancestral hall are not strict, and the layout of settlement is also centered on natural elements.

Key words: Comb layout; Clan settlement; Architectural character; Ancestral hall

傳统中国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族社会。宗族文化作为中国悠久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交往、教育等方面进行规范,形成了族规、家法、风俗、习惯。英国著名的汉学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提出“边陲社会论”,认为中国宗族组织南盛北弱,东南地区最盛[1]。东南地区存在宗族与聚落重叠的现象。传统聚落作为承载宗族文化烙印最为明显的社会载体,与现代农村、城市相比,血缘、地缘关系明晰,宗族、宗法礼制仍然有所延续等。孤悬海外的海南岛原属于广东省的一部分,与广东相邻,由于地缘关系,人口、地域文化与广东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现状研究中大多把海南岛纳入岭南传统聚落研究的范围,而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广东传统聚落存在共性和个性。从宗族文化的视角研究海南传统聚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了解海南传统聚落形态特色及形成原因,而且对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1 宗族文化与聚落形态

1.1宗族结构与聚落形态

何为宗族,《尔雅·释亲》中有:“父之党为宗族。”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中最核心的亲缘结构,是基于父系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亲族群体。[2]在聚落形态研究中,大多学者将宗族结构划分为“宗族—房份—家庭”三个结构。一个宗族拥有共同的男性始祖;房份是区别兄弟之间的单位;家庭则成为宗族中的基本组成单位。宗族结构是封建宗法等级在人际关系的“礼制”体现,这种结构相对应的物化于传统聚落中,从聚落布局、房派秩序、建筑构成三个层面影响聚落整体的形态。

中国宗族始于西周,具有丰富的内涵,随着时代的不同,演变出不同类型。现代我们所见到的“传统宗族”是自宋代以来重组的“近世型宗族”形态,在周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宗祠、族谱、族田等物质性要素为主要表征,其中宗祠是宗族文化的表征,在乡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1.2宗族文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宗族文化对传统聚落影响十分广泛。宗族文化讲求伦理道德、尊卑位序,政治方面表现为君臣等级关系,家族中表现为男女地位差异、长幼尊卑等,物化于聚落中表现为聚落位序观,从宗族观念层面和聚落空间形态两方面体现。

首先,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法制度是基层社会中人们生活的准则,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政治层面、社会交往,到家庭相处。人们崇尚宗族文化,强调孝悌礼制。宗族秩序甚至成为人们的一种潜意识,它通过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意识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传统聚落形态。endprint

其次,宗族文化以“周礼”为基础,尊崇三纲五伦,这种伦理关系便形成了主次分明的聚落空间形态,不同功能的建筑,强调不同的等级。宗族结构“宗族—房份—家庭”三个层次映射于传统聚落中,对应着聚落结构中的微观建筑—中观房派—宏观聚落三个层面[3]。

1.2.1微观建筑层面

宗祠、祖屋构成了聚落的宗法祭祀体系。其中宗祠是宗族文化的象征,相较于民居建筑,通常规模更大,更加注重选址,用材更为考究,装饰更为精美。祠堂建筑型制一般按照《朱文公家礼》中祭祀礼仪布置,常用三进两院式布局,从前到后,第一进是大门门屋,第二进是中堂,第三进是寝室,讲究主次有别,中轴对称[4]。祖屋是传统村落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部分无人居住,但作为人们香火延续的象征仍被保留下来,功能发生转变,转化为祠宅合一的模式,作为安放祖先神位、举行祭祀、婚嫁等礼仪活动的重要场地。

1.2.2中观房派层面

单姓宗族聚落的发展是房派分衍的过程,通常一个聚落中存在多个房派。同一房派建筑通常形成居住组团,各组团朝向受支祠朝向制约。房派建筑排列顺序受等级秩序的制约,院落纵向排列成行。因为宅基地通常按照长幼顺序分配,并世系沿袭,传男不传女,院落排列秩序受老幼辈分的约束。

1.2.3宏观聚落层面

在宗族秩序的指导下,传统聚落中民居建筑通常与祠堂朝向一致,不同房派建筑以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组合成整齐排列的梳式或多层次的团块状聚落格局。同时祠堂作为聚落的精神核心,常配套设置戏台、大榕树、古井等要素,形成重要的公共活动组团,是聚落内最具活力的场所。

1.3海南聚落整饬型宗族聚落特征

1.3.1海南宗族聚落类型

宗族聚落是宗族文化在聚落格局中的映射,以血缘联系为纽带,并与地缘关系相结合的聚居形态,聚落中存在一个或多个父系集团。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芮马丁(Emily Martin Ahern)根据血缘共同体数量将中国的宗族聚落分为单姓村和多姓村[5]。单姓村,全村都为一个姓氏,拥有共同的祖先;多姓村通常存在几个姓氏。其中单姓村形态多种多样,根据建筑排列秩序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集合防卫型、自由生长型和整饬规划型。集合防卫型聚落在海南较少出现,海南汉族的单姓宗族聚落一般属于自由生长型或整饬型。

1.3.2整饬型宗族聚落形态特征

集合防卫型宗族聚落多表现为典型的堡寨聚落,如福建土楼,同宗同族居于一幢大型、多层、内向的建筑内,集居住功能和防御功能于一体。这类聚落具有明确的边界,边界通常是村墙或建筑外墙。自由生长型宗族聚落由同一宗族分支繁衍,同一房派形成以支祠中心布置的居住组团,各居住组团又以祖祠作为中心分布在其周围,聚落整体空间呈现为多组团的团块式布局(图1)。这一类型的聚落在空间布局上因地制宜,既受到自上而下的宗族文化的影响,又在形态上表现出自组织特征。

整饬型宗族聚落相比于自由生长型,更加遵循秩序排列,脉络清晰。整个聚落空间布局中宗祠占据核心地位,相同房份建筑朝向一致,并与聚落宗祠朝向相同,各院落成行排列,呈现出梳式布局的形态(图2)。梳式布局是海南汉族聚落最常见的空间布局形式。如海南历史文化名村文昌十八行村,整体空间形态表现为梳式布局,院落顺坡纵向排列成行,朝向林氏祠堂[6]。聚落风水简化为一个富字,林氏祠堂坐落于聚落后的小山丘上,作為风水中宝盖上的一点,在聚落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2海南整饬型聚落形态分析——以石村为例

2.1石村概况

石村位于海南省澄迈老城镇北部,是典型的火山岩民居。石村历史悠远,始建于唐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古村村落格局现保存较为完好,呈梳式布局。石村全村姓“冯”,是冯宝与冼夫人的后代,村内共1780人,468户,是典型的整饬型海南宗族聚落。

据《海南冯氏族谱》记载,石村是海南冯氏发祥地,也是冼夫人渡琼驻扎大本营之地和仙逝之处,所以是冼夫人文化的重要源头。从建村以来,石村一直延续着纪念冼夫人的文化传统,早在唐代,石村就建有纪念冯冼夫妇的将军第(冯氏大宗祠),明清时期建有文林冯公祠、次世中房祠、广文第三座祠堂,体现了石村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石村是海南宗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村,聚落形态深受宗族文化的影响。

2.2聚落宗族观念

石村经过一千多年来的传承与发展,血缘传统没有发生改变,对先祖文化的认同感,使村民具有强烈的宗族意识,至今依然沿袭。经笔者实地访问和文献调查,石村的宗族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辈分的观念。石村内注重辈分等级区分,夏阳庙门口石碑“冯氏正派序碑”(图3)上规定,石村内1981年后出生的男子都必须按照“景于尚宗天,有从献怀思,夙裕尔所学,推行乃在斯,成章观华国,应运用匡时,永缵先人绪,宏开来世基”正派世序取名,以“别尊卑,区昭穆”。

2)尊崇先祖的观念。石村对宗族先祖祭拜极为重视,具有强烈的血缘认同感,以作为冯冼夫妇的后代而感到自豪。通过祭祀先祖、修缮祠堂、编撰族谱等活动,不断强化宗族意识。

3)传宗接代的观念。村内保留着传男不传女的风俗,只有男性才有继承家族遗产的资格。当家庭内没有男性的时候,由堂兄弟继承。

4)乡土观念。落叶归根的情节浓厚,远在他乡的族人,老了之后都要归乡。

5)同宗同族的观念。村落中各房派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一起捐赠修缮祠堂,举办活动,各家庭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2.3微观建筑特点endprint

2.3.1宗祠

石古村内拥有一座宗族型的祖祠(又称为大宗),另外还有三座房系支祠(又称为小宗)。祖祠是始建于元年609年的冯氏大宗祠,主要祭祀始祖冯冼夫妇。支祠是建于明清时期的文林冯公祠、次世中房祠、广文第,分别祭祀着大房、二房、三房的先祖。其中冯氏大宗祠、文林冯公祠型制遵循传统礼制,是较为规范的祠堂,次世中房祠与广文第在规模上与民居建筑类似,布局也相对随意,由独立三开间建筑构成。

冯氏大宗祠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用围墙围合(图4),形成较为封闭的内聚空间,遵循传统宗祠“礼”的型制,由门房、中堂、寝堂组成(图5)。第一进是大门门屋,祠名“将军第”(图6),三开间,摆放有兵器和冯氏开族之祖的介绍。第二进是中堂,祠名“谯国殿”(图7),堂内供奉着冯冼夫妇。与门屋之间形成院落,院落右边摆设有聚宝塔。建筑面积是三栋建筑中尺度最大的,一般作为祭祀的主要场所。第三进是寝堂,祠名“始平堂”(图8),供奉着宗族先祖神位。

2.3.2祖屋

石村祖屋集中在村子的东北片区,如今居住功能弱化,多数都演变成祠宅合一的模式,在祖屋内安放祖先牌位。通过祖屋人们可以清晰地追朔到自己的祖先及家族繁衍的状况,是维系世代族人的纽带,石村祖屋代代相传,宗族、礼制等传统文化也被传承下来。

2.4中观房派秩序

石村分衍成三个房派,大房支祠、二房支祠与祖祠成片区布置,位于聚落的西北处,三房支祠靠近聚落入口处。石村民居建筑朝向与宗祠一致,朝向聚落西侧的饮马湖,但平面布局上支祠与房派建筑之间缺乏联系,相对独立。建筑沿轴线纵向排列成行,但聚落没有按房派形成明确的居住组团分区,各房派民居建筑相互交叉布置。

2.5宏观聚落布局

石村地处平原,地势平缓。村落选址在背山(岗坡)面水(饮马湖)的风水之地。村落有明显的边界,村庄的边界由饮马湖、风水林、农田和道路所界定,聚落整体空间呈现扇形(图9),以村前的饮马湖为中心,院落纵向拓展成列。聚落格局完整,结构清晰,村内有一条围绕饮马湖东岸和北岸的主干道和数条纵向垂直于饮马湖的巷道,串联聚落的建筑,呈梳式布局。大房支祠、二房支祠与祖祠呈片区布置,与居住组团相对独立,选址在主干道旁,交通便利,并配套设置戏台、大榕树、树池等设施,是聚落内交往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图10)。

3海南整饬型传统聚落形态的影响因素

将海南整饬型村落形态(图11)与广东同类型的村落形态(图12)分层面进行比较总结,明晰他们的异同点,对产生异同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理解海南整饬型宗族聚落形态的影响因素。

3.1受宗族文化的影响

族居的现象是我国传统聚落组织的重要形式,宗族组织具有内聚力,在抵抗战乱、天灾和组织迁徙、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远离中央政权,对宗族组织的需求越强烈,需要其管理与保障。就现有传承的格局而言,我国宗族分布南胜于北,东南地区最盛。随宗族文化的强弱,聚落形态秩序表现出与之统一的关系;宗族文化强,聚落形态规整秩序;宗族文化弱,聚落形态也表现出相对的松散和失秩。因此聚落形态在我国不同区域呈现出典型的地域特点,东南地区整饬型传统聚落形态也多表现出严格的整饬性。海南为迁徙型岛屿,人口主要来源于福建、广东等岭南地域。因此,族居现象同样也较为普遍。受宗族文化影响,海南整饬型村落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秩序性。

从微观建筑层面来看,宗祠作为宗族文化的象征,是聚落的精神核心,在聚落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与民居建筑朝向密切相关,在海南和广东整饬型聚落中建筑与宗祠都朝向一致。从宏观聚落总体格局形态看,受宗族礼制秩序的影响,建筑排列规整,空间格局呈梳式布局,显示出一定的整饬性。

但在中观房派层面,海南各房派建筑相互融合,未形成明显的房派居住组团。各房派民居建筑与支祠平面布局关系表现并不紧密,不要求其围绕支祠进行布置。但广东各房派建筑通常以首排房祠为核心,纵向排列形成房系组团。因为海南聚落规模相对广东更小,宗族内部讲求抱团,强调互帮互助,房派间的区分逐渐弱化,所以房派观念在海南聚落中表现相对较弱。

3.2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

海南岛闭塞的交通区位,又处在文化传播的末端,且迁居海南的人口多为逃难、战乱避灾、流放、经商、戍边人员等,表现为由经济、文化强势及家族繁盛地区溢流而进入海南岛,多为小家族、低收入、弱文化人口。于是造就了海南岛宗族规模的弱小,宗族文化的弱化。加之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条件的制约,追求居住的舒适度,解决聚落形态与自然要素的关系成为主要矛盾,在聚落形态中文化精神的表现相对较为薄弱,宗族文化对聚落布局的制約性较小。海南整饬型聚落在形态上,规模小、秩序相对较弱成为其总体特征。石村是海南整饬型村落的典型代表,也表现出以上明显的特征。

从微观建筑层面看,广东地区,不论家族大小,宗祠一般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在聚落中识别较高。与之不同的是,海南整饬型传统聚落对宗祠规模、型制方面不具有严格的要求,大多数祠堂与普通建筑类似,规模相近,型制相同,都为三开间建筑,少数遵循礼制的祠堂都为大家族所建。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及迁入海南的家族多为小家族或散户,使得海南主要关注居住的舒适性,而对居住的精神需求相对为缺乏。

从宏观聚落层面来看,宗祠选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海南宗祠选址要求并不那么严格,一般位于聚落的外围,村落入口处或交通便利的地方,与民居建筑群相对分离,形成祭祀组团。既方便村民到达,又能减少祭祀活动或戏剧表演等对村民生活的影响。而广东地区宗祠一般作为聚落的中心,多布置于每列建筑的首排,控制聚落形态。由于海南文化是中原文化与本土黎族自然崇拜的文化相互杂糅的结晶,传统宗族文化在海南的传承具有片段性,其对海南聚落影响更为薄弱,削弱了祠堂在聚落布局中的中心组织性,反而将自然要素作为聚落中心,如水塘、农田等。而“岭南之著姓有族,于广州为盛”,广东具有浓厚的宗族观念和文化传统,聚落营建受宗族观念影响更大,祠堂的控制性表现更为显著[6]。

结语

整饬型聚落中宗族文化对聚落形态起主导作用,随着宗族文化地域影响的强弱,聚落形态也随之发生秩序与失序的变化。海南作为岭南地区的一部分,相较于广东、福建等地而言,宗族文化传承相对较弱。因此,海南的整饬型聚落形态相对海南本土其他类型聚落而言,受礼制约束,具有明显的秩序性,但相较于广东等地区的同类型聚落而言,秩序性又相对较弱,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宗族文化与聚落形态的耦合性在中国整饬型传统村落中表现尤为突出,宗族文化与聚落形态互为依存构成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的特质,并成为中国传统的典型人居方式的组成部分被传承和研究。传统聚落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聚落形态充满了人类的智慧,从宗族文化角度研究聚落形态,有助于了解聚落形成的本质,从而更好的保护与更新传统聚落。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旋律,面对传统的整饬型村落,如何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有机地沿袭传统聚落形态,使之成为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灵魂载体,从文化层面对传统聚落形态进行合理更新,值得深入研究。

注:图1-10为作者自绘自摄,图11-12为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6]。

参考文献:

[1]钟翀. 北江盆地——宗族、聚落的形态与发生史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孙晓曦. 基于宗族结构的传统村落肌理演化及整合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3]夏圣雪. 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闽南单一姓氏聚落形态研究[D].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6.

[4]李秋香. 宗祠[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林志森. 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9.

[6]杨定海.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宗祠
红色是宗祠的母语
朝歌的诗
关于加强汉寿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尊礼与教化:明清江西宗祠建筑艺术特征研究
电视剧《白鹿原》中宗祠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明清吉安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
浅析高要宗祠文化价值与意义
新农村建设下宗祠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