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终结者”马克·贝尼奥夫
2018-01-16刘小宁
刘小宁
当国内SaaS市场大爆发,钉钉、微信、云之家鏖战办公室入口的时候,谁能忽略巨无霸Salesforce呢?
这家世界第一的SaaS公司,2016财年营收84亿美元,最新市值高达596亿美元。而它的创始人马克·贝尼奥夫,更是一个硅谷传奇。
他高喊着“No Software”,宣称“我们要快乐地消灭软件工业”,和微软、IBM,甚至他的老东家甲骨文公然开撕;也会为了感谢乔布斯对自己的激励,在苹果推出在线软件商店之际,将“App store”的域名和商标免费送出。
他喜欢冒险,Salesforce如日中天之时,他可以和20多个人一起从斐济一座大桥上跳下,跳到近20米以下的湍流之中,只为体验那种刺激;也会致力于从成百上千家科技公司募集慈善资金,其影响力甚至直达谷歌。
他聪明、野心勃勃、特立独行,却又浪漫天真,正如我们熟知的那些硅谷天才一样,将创新、颠覆、改变世界的雄心融入血液。
14个客户和两条规则
Salesforce是最早将软件带入SaaS时代的公司。
当2014年5月16日,马克·贝尼奥夫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校长介绍这位30年前的毕业生,不断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用于追求梦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技术创新者之一。
的确,在上世纪末,大多数人还根本不知道“云”是什么东西的时候,贝尼奥夫就认为在线托管软件的SaaS模式才是未来发展之道。
1999年,Salesforce在一間租来的单人房中诞生。它不提供封装软件,而是通过互联网方式提供网页端软件服务。这种模式对于当时的软件行业完全是个颠覆。
但是,它的瓶颈在当时也显而易见。Salesforce提供的是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服务。而对客户来说,虽然在线使用软件又方便又便宜,但是一旦接受,就意味着公司数据必须储存在Salesforce的服务器上。
——商业竞争的核心机密不正是关键的运营数据吗?怎能拱手让人?
烧钱之后,贝尼奥夫第一次盘点投入产出比,震惊地发现:Salesforce只获得了14个客户!还是潜在客户!此时,就连风投们都表示,只有放弃SaaS,他们才愿意继续投资Salesforce。
怎么办?放弃大公司,从小公司入手,成为贝尼奥夫的生存之战。
相比不差钱的大公司,小公司对价格的敏感度更高,对数据安全的顾虑更低。于是,当贝尼奥夫敲开一家小公司的门,其他小公司客户群开始关注到Salesforce。
为了形成口碑效应,贝尼奥夫又开创了一种对SaaS行业影响深远的方法,那就是把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放在一起交流。
交流方式很多,包括鸡尾酒会,包括城市巡回活动。总之,贝尼奥夫的策略就是,选择最高大上的场所,给客户高档次的体验,让他们分享成功经验,相互推荐。
然而好景不长,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入不敷出,Salesforce的业务也大幅下滑。
危机当前,贝尼奥夫再一次力挽狂澜,将“按月付费”改为“按年付费”。
一来刺激客户,相比“月费”,“年费”折扣极大,二来刺激自家销售人员,提前付费的年度合同可以让他们立即收到佣金。
积极性一上来,现金回笼就快,当时“大约一半客户立即就同意这么做,认为每年支付一次比月月支付要简单”。
这个决定不仅成为Salesforce收入增长的重要分水岭,还成为SaaS 领域另一条重要规则——保证现金流,活到黎明前。
2004年,Salesforce覆盖13 900家企业用户,注册用户达到227 000名,年收入1.75亿美元。多年来,其营收都保持着25%以上的增长率。而从2012年开始,Salesforce就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并且连续四年稳居首位。
即便如此,这家公司直到2016年才终于实现盈利。但在这之前,靠着收“年费”,Salesforce近两年账面上都有超过 20 亿美金的现金。
所谓熬也要熬出一个明天。
从心腹到对手
2015年6月份,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之一,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公开表示,甲骨文一定会领先于Salesforce,在云业务领域率先实现收入破百亿美元。
一年以后,2016年的8月22日,Salesforce披露第二财季收入,宣称年收入将突破百亿美元。贝尼奥夫随后发布了一条Twitter:
“Salesforce赢了,甲骨文输了。现在的目标是争取年收入达到200亿美元。”
颇具“挑衅”意味的举动,只是两家公司长年恩怨的绵延。
要知道,在创办Salesforce之前,贝尼奥夫曾在甲骨文供职,27岁就成为甲骨文最年轻的副总裁。据说,当年的贝尼奥夫是埃里森的心腹,两人一起坐游艇环游地中海,在樱花季共游日本……
不过,它很符合贝尼奥夫为Salesforce打造的“人设”:一家初创公司想要打倒行业领袖,颠覆现有体系。
这在早期,足以吸引媒体眼球,放大Salesforce的影响力。
在他的前老板眼中,贝尼奥夫是个非常出色的 “梦想家”,有着卓越的观察力和执行力,“他知道如何吸引每个人的目光。”他自己则说,“我一直雄心勃勃,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1964年,贝尼奥夫出生于旧金山的一个商人家庭;15岁时,他就和朋友合伙创办了第一家公司,开发冒险游戏;到1984年,20岁的贝尼奥夫一整个夏天都呆在苹果公司实习。endprint
公司冰箱里有果味冰沙,门厅里停着摩托车,还可以享受指压按摩,天花板上甚至挂着一面海盗旗,史蒂夫·乔布斯在公司里走来走去……对那段日子他记忆犹新。以致2003年,Salesforce还在摸索期,颇有些迷惘的贝尼奥夫带领团队拜访了乔布斯。
乔布斯鼓励他专注于实现自己的创意。后来,贝尼奥夫曾说,“如果没有乔布斯,也就不会有Salesforce。”
大学毕业后,贝尼奥夫加入甲骨文公司,仅用了三年就成为老板埃里森的左右手。
然而干到第十年,当互联网热潮席卷硅谷,贝尼奥夫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十年过去了,我突然感到有点奇怪,我感觉少了动力和激情,我的心情很糟,脾气越来越暴躁……”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当时贝尼奥夫一头撞上了“中年危机”。
他来了一场所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是印度。他走遍了印度那些朝圣者心目中的伟大城市,拜访灵修大师,还学会了后来一直影响他的习惯:冥想。
远离工作,贝尼奥夫得以转换视角,不再以从业者,而是以客户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业。
1998年的秋天,他找到三位工程师,说服他们加入他的团队。他激情澎湃地描述自己的创意,“这个模式,将会颠覆传统的软件技术开发模式和盈利模式,将会终结我们熟知的软件产业……”
事实上,Salesforce创立之初,他们自己也不明白“在线软件服务商”和“云计算”为何物。直到2006年底,谷歌才正式提出“云”的说法。
有一个细节是,埃里森当时十分支持贝尼奥夫创业,他为Salesforce投资了200万美元,并出任董事。他还特意嘱咐贝尼奥夫,要是失败了,随时可以回到甲骨文。
估计埃里森当时没有意识到,他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
技术至上,产品为王
18年后再看Salesforce的发展脈络,如果说初期贝尼奥夫是颠覆性的创新,那么在其日后的发展中,他把握住了每一个关键的爆发节点。
一方面扩大受众面,丰富产品线,从创业公司到大公司都可以使用Salesforce的软件;另一方面,如果与自己想象的软件不一致,客户随时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新的功能或者去掉不必要的功能,真正实现按需使用,类似于定制服务。
不过,贝尼奥夫被称为“云计算之父”,绝不仅仅因为商业上的成功。
在Salesforce,平均每年科研投入可以占全年收入的15%。截至 2017 年 1月,Salesforce 总共完成的45笔大大小小的收购,几乎全部集中于科技领域。
2015年,贝尼奥夫在年度会议上,揭开了公司最新一款重磅产品“爱因斯坦”的面纱。
“爱因斯坦会是一款AI包装器,专门为CRM解决方案量身定做。你必须承认,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云端销售的一部分,也最终会成为所有公司移动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里面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贝尼奥夫坚信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下一个历史大事件”。他尤其看好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新市场。
Salesforce在2014年就已斥资3.8亿美元买下大数据智能管理系统Relate IQ,随后又购买了至少6家新兴的AI公司。
不仅如此,贝尼奥夫搜罗大批顶尖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还偷偷从领英等大公司挖走了一批资深数据分析师。
在他看来,未来的企业服务将颠覆如今的模式。企业将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决策,而非传统的重人力模式。与之相对,Salesforce更可能是一家人工智能CRM公司。
显然,贝尼奥夫的远见卓识,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次战略转型上。
比如,2012年,Salesforce就在社交应用上布局。过去的客户关系基于线下,时代变了,当Facebook和Twitter席卷全球,Salesforce以最快的速度与社交平台展开合作,产品随之比对手要领先一到二代。
2014年10月,Salesforce宣布成功开发其客户平台,将所有的服务,包括销售、服务、营销、分析,社区和移动应用相结合。
以数据服务作为底层基石,平台提供服务,进而提供营销、咨询、市场分析等多种应用,这,才是属于Salesforce的企业服务生态帝国。
从工具走向平台,再走向社交网络,如今又涉足AI,期望利用人工智能为客户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如果说这一切有底层逻辑的话,那就是贝尼奥夫对技术和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
正是这种追求,让Salesforce有能力应对,也有信心拥抱跨越时代的变迁。
“奇幻漂流记”
Salesforce的总部一直位于旧金山。贝尼奥夫曾以5.6亿美元拿下“枢纽塔”15年半的租约,同时获得其命名权。或许不久之后,这座61层的旧金山最高建筑就改名为“Salesforce塔”了。
不过,真正的传奇,往往是复杂而多面的。看似强势的商业巨头,也对世界充满着柔情。
还是回到南加州大学的那场演讲。贝尼奥夫并没有分享太多的企业经营之道,反而更多的是分享那次印度之行。
在印度旅行中,一位女性灵修者在听完他的困惑后,说了后来影响贝尼奥夫的一句箴言:别忘了其他人!在你努力改变世界的时候,别忘了那些机遇没有你好的人。
从创办Salesforce开始,贝尼奥夫就在践行他的誓言。如今他不仅是一位企业家,还是旧金山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
2010年,贝尼奥夫捐助了1亿美元,在加州大学芝加哥分校修建了一家儿童医院。贝尼奥夫成立的慈善机构Salesforce. com基金,每年预算约为2 000万美元。不仅如此,他还创造了“1-1-1”的慈善模式。简单来说,初创企业捐出资产的1%、产品的1%和员工时间的1%给慈善事业,随着这些初创型企业的壮大,慈善事业也将越做越大。
在硅谷,这种模式可以募集到更多的慈善资金。就连谷歌这样的大公司也采取了这种方法。
贝尼奥夫跟一般的硅谷传奇大不相同。对待公司的员工,他“超乎想象”的友好。用一家高管猎头公司全球业务负责人的话说,Salesforce好比 “黄金鸟笼”,“员工赶都赶不走。”
为了给员工创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指数,Salesforce常年为员工开设瑜伽和冥想课,员工甚至可以一边在跑步机上健身一边工作。
这位集企业家与理想主义者的特质于一体的硅谷天才,也许就像他演讲时所说的,生命真正的乐趣来自于付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