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灏
2018-01-16
【编者按】 黄大灏,男,1937年生,广东汕头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分配到河南农学院工作,后调往河南省郑州市城市建设局园林科任技术员、工程师、副局长,园林管理处处长。1984年调往广东省珠海市园林处任主任园林绿化高级工程师。此外,还曾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广东园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珠海市园林学会理事长、珠海市科协委员。黄大灏贯彻政府有关城市园林管理方针政策,在河南省郑州市工作期间组织开展“绿满郑州”项目,受到建设部的多次表扬,并将郑州城市绿化规划制成立体模型参加广交会展出,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在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大好形势下,组织打造珠海“花园式海滨城市”,为珠海的园林绿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珠海被建设部评为全国第一批“园林城市”。代表论文有:《郑州市的城市绿化建设》《对新建公园的规划设计和艺术风格问题的探讨》《郑州地区主要园林植物物候期的初步观测》《重视生态环境 建设花园城市》等。
1.您在河南郑州工作了二十多年,期间参与了“绿满郑州”项目,到1985年郑州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位居当时国务院公布的317个城市的前列,请您谈谈当时开展了哪些工作?
黄大灏:1957年我考上北京林学院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这个专业名称是国家照搬苏联的,学习模式也是学习苏联。那个时候考大学父母不管的,都是响应祖国号召,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当时毛主席提出要“大地园林化”,我看高考专业大纲里的介绍,非常吻合,而且确实感觉这个专业不错,这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城市绿化总设计师,我就报考了。1961年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河南农学院,筹建城市绿化专业,后因国家院系调整,绿化专业停办,调到郑州市城市建设局。到了郑州以后,感受到郑州的气候实在是差,风沙很大,绿化只有行道树,黄河边上都是黄土滩,北风吹过来,整个城市沙土弥漫,什么都看不见,在马路上骑自行车都不敢睁眼睛。这样的环境让人觉得绿化是很重要的,但只有行道树也挡不了。后来开展系列治理,黄土滩改为水稻田,种水稻之后风沙就自然减少了,我们也搞了一些绿化防护堤,所以就没那么大风沙了,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刚毕业不久去到城市建设局,血气方刚,热情肯干,单位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多平台,有机会去掌握很多的基础工程、材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看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想法。我调到郑州就一直在城市建设局,从技术员开始一直往上做,逐渐成长,重担都是由我们这些年轻人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当时做的工作吧。
在郑州工作期间我开展了郑州市园林植物物候期方面的研究调研工作。1963年到郑州之后,那时候刚毕业,植物也不大认识,应该赶快加强对植物的认知,所以自己一个人想要搞植物物候期的观测,结果从63年到78年,用了15年的时间,对郑州地区200多种观赏植物的萌芽期、展叶期、落叶期以及开花、落花及结果等物候期进行观察、记载、整理、分析,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及科研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后面搞设计就有基础了,什么季节要种什么花,我都有物候期可以参考。这个工作写成《郑州地区主要园林植物物候期的初步观测》论文,1981年发表在《河南城市园林》上,挺受欢迎的,很多人都表示有参考价值。我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到三个公园转一圈,拿个本子记录下来,自己整理材料综合分析,这些东西要买也买不来,没有这样持之以恒的心是做不出来的。
另外开展了郑州市人民公园的改造工作。人民公园是郑州市比较大、最老的公园,当时公园里头景点比较少,我们现场观察了解后,在公园一个角落设计建造了“迎春园”,在迎春园里可以进行观鱼观花等活动,建设成果大家都很满意,现在都还保留着。整个项目也写成了《郑州市人民公园迎春园规划设计》的文章发表在1980年《河南城市园林》第二期。我还曾经去人民公园上过班,以方便完成人民公园东门假山的规划设计施工。我们事先做了一个模型,并请河南省很有名的国画家谢瑞杰来指导优化山的造型。老先生来了之后放了个凳子坐在那里做假山的模型,塑造假山的峰形与走势。模型做好后请了一个南方的施工队堆出了假山。假山到现在还在,也没有倒,很坚实,还挺受欢迎的,假山还建有小桥流水,是可游的假山,能从山洞走过去。
1974年我把我们郑州市城市绿化工作总结成报告,送到北京部里面审核、修改后,以郑州市城市建设局的名义在《建筑学报》第6期发表了《郑州市的城市绿化建设》文章。1976年我参加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我主要负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同时完成了西流湖公园总体规划模型制作和市中心绿化模型制作,市中心绿化模型被推选在1976年广交会城市建设展览展出,那时候项目名称就改为“绿满郑州”。 1983年根据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撰写了《关于公园规划设计若干问题探讨》论文,获得了河南省优秀论文奖,并被编选入中国建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论文选集“建筑·人·環境”内。另外我们郑州市园林处的几个大学生完成了郑州市人民公园总体规划、紫荆山公园总体规划、碧沙公园总体规划、西流湖公园总体规划、邙山风景区规划及市动物公园的总体规划工作,还有很多其他的项目,不一一介绍了。82年我被评为“郑州市科协积极分子”,83年被郑州市园林技校聘请讲授“园林规划设计”课,当时也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讲义。
关于“绿满郑州”这个概念,是大家一起提出来的,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提出来的,当时在搞国家义务植树,部里头推荐几个城市来参加座谈会,参与探讨活动的具体开展。我们参加座谈会回来以后,贯彻中央精神,借全国义务植树之风,号召大力推动绿化建设,要搞“绿满郑州”,这样就达到绿化的目的了。郑州有些单位占地范围很大,像军区、铁路局、大工厂等,所以我们动员这些单位建苗圃,搞林带、污染隔离带等,都要绿化起来。我们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当时全市的公园、机构都落实了绿化工作。“绿满郑州”是一个大的战略规划,郑州要做到“黄土不露天”,绿满郑州,郑州有几种树种非常好,有法国梧桐、泡桐、毛白杨、国槐等,大树参天,底下铺草皮,绿化景观效果就很好。后来还种了雪松,郑州原本没有雪松的,我们从南京引进了十三棵3~4 m高的雪松试种,分别种在马路安全岛中央和三个公园里,只有一棵因为地下水位太高死了,其他都长得很好,就推广种植了。郑州的土质很好,都是黄河堆出来的,土层很深厚,也不积水。endprint
2.珠海创建“花园式海滨城市”,被建设部评为全国第一批“园林城市”,请您谈谈珠海建设“花园式海滨城市”的工作经验。
黄大灏:1985年我来到珠海,因为广东是我的老家,落叶归根。当时珠海绿化园林处还没有起步,需要专业技术领导,去内地招聘,我也去珠海勘探了,地形很好,我想奋斗十年,然后在这里养老。所以我前半生就在郑州搞“绿满郑州”,后半生就在珠海搞“现代化海滨花园城市”。
我1989年去新加坡考察。新加坡的面积比较小,住宅区以草皮绿化为主,后来他们发现草皮有问题,太晒了,所以在草皮地里加种乔木,这都很简单,主要是他们的管理很严格,有很严格的标准。他们的房子有个特点,地下一层不住人,墙打通,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如果某户人家要结婚,就在这里举行婚礼,所以是居民们交流活动的地方。我们回来后提出要学习新加坡这样的做法。
珠海的地形比较好,有山有水,一年四季常绿,郁郁葱葱,珠海的地形地貌环境和新加坡不一样,有平原丘陵,与香港澳门毗邻,珠海的气候是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2℃左右,适应各种亚热带植物生长,这么得天独厚的环境给珠海市建设园林绿化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所以我们结合珠海的特点,就向市里提出要建设花园型城市。珠海是79年建市的,十几年来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具有了城市发展的建设基础,所以我们提出把珠海建设成为园林式的海滨花园城市。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把“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现代化园林式海滨城市的重要标准。珠海的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园林绿化法规,实行以法治绿。园林绿化如果没有法规没有制度,是保护不了的。所以各个街道办都有绿化专员,专管绿化,通知他们去开展查树一类的工作。86年市政府颁布了《珠海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1987年制定并在1992年补充修订《珠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八个统一”的规定》,还有《珠海市环境保护“八个不准”的规定》,因为形势不一样,珠海政府很重视,优先考虑园林绿化,把园林绿化列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颁布了马路宽度划定绿带红线范围的通知,多宽的马路,绿带必须达到多宽,都已经写上管理法规了。市政府对在城市建设投资中收取绿化建设保证金方面也作出规定,就是在办理施工报建时,按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0%乘以绿化工程每平方米造价收取绿化建设保证金,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做好绿化设计,如果验收合格了,就返还保证金,未按规定完成的保证金全部扣除,用于城市绿化。如果建设单位因建设用地不足,达不到规定的绿化面积,必须缴纳绿化补偿费,补偿费是按应绿化面积与实际绿化面积的差额收缴,用于城市绿化。91年的时候颁布了《珠海市城市园林风景区土地管理的规定》,凡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城市风景园林区的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规划,统一由规划局划定用地范围,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国土局统一征地,并一次性划给市园林处,由市园林处负责建设、保护和管理,并公布了珠海市第一批公园和风景点保护区共三十一个。所以我们当时的任务就是保障规定执行和绿化建设管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绿地和风景区。总的来说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在园林处主要是负责组织落实具体工作。
二是做好规划,落实土地和资金。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如何保护原有绿化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已成为建设中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建市初期,市政府领导就认为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必须搞好环境建设,搞好绿化美化,造福子孙后代。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把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不可分隔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和规划局配合得很紧密,我们园林处没有势力没有钱,只靠领导和群众支持,梁广大市长就指出“建设和保护风景园林资源,是吸引外商投资的硬环境和硬指标”,外商来珠海看一个电压器厂,看到这个地方绿化很好,空气很好,不用看其他了就决定在这里建厂了,这些就是硬指标,如果人家一看你这里环境污染,整天乌烟瘴气,都不敢来了。所以我们不仅对风景区,对工厂都有规定。梁市长就和我说:“你们园林处只有管好公园,无权使用公园,不能去搞房地产等其他的,你們只能把绿化搞好”。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后面我们发现违章的都严格处理,规范行为。规划设计中,我们以植物造景为主,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做到黄土不露天,公共绿化要求做到四季常春,高大建筑物上要建屋顶花园,利用挡土墙、山坡进行立体绿化等。
三是开展创建“园林式单位”活动。84年起每年全市范围内评比一次先进单位和先进家庭,学校、机关都在争这个“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市里委托园林处评选、发牌。
四是加强管理,设专人负责居住区、小街小巷的绿化,对侵占绿地,损坏花草树木的行为给予制止,恢复绿化。
五是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园林发展方向,园林绿化要主抓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全面发展,不能光看钱,不准搞房地产,要给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都必须坚决贯彻这个原则。
六是实行管理承包责任制。各个园林基层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承包方案,就如香洲园林管理所实施承包责任制五年,工作效率提高一倍,节约管理费用40%,职工收入增加40%,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单位。这种管理手段的改革,大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使珠海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社会、环境、经济三个效益有明显提高。
3.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在保护绿化用地方面的丰富经验。
黄大灏:在保护绿化用地方面,我们主要是力争扩大绿化用地。
我在郑州市的时候,有个紫荆山公园,是商代旧城墙遗迹,解放后在这里种上苹果树,归公园管,以果园种植来保护城墙遗迹。保护紫荆山公园是个难题,因为当时河南省委已经定了要把这作为省离休干部用房的建筑用地,省委已经给郑州市委下达了通知。市委也没有办法,后来我们商量,这个事情我们以群众意见上报建设部,因为我知道当时北京建设部刚成立园林局,于是我们找紫荆山公园商量,以群众意见写一封信,派人送到北京,请求园林局给予指导性意见。当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亲自给河南省委通电,根据群众意见处理,就再也没有人提了,这样紫荆山公园保留至今。还有就是郑州市的苗圃在省政府区城的一个边缘地方,后来城市发展,省体委想用这块地来做自行车赛场。我们感觉不妥,就赶快向领导汇报,把这块地改为动物园,动物园的话就不能随便搬了,领导同意了。我们立即成立了一个调研组,由我和市建设局总工程师程壬到西安动物园参观,回来之后我们赶快搞规划,报出建园方案,三个月内新动物园规划批准,开土筹建。在我离开郑州调往珠海之前,郑州市动物园已经破土动工。郑州当时没有动物园,建成的动物园深受男女老少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建动物园就把这块绿地保护住了,直到现在依然保留作为亲子活动、科普教育的好地方。endprint
在珠海,海滨公园那块地很大,陶铸看了以后,觉得海滨公园这块地就像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一样,风景很好,任何单位不得占用,改成苗圃育苗种树。但是这块地不是我们园林处在用,市旅游局来管。我1985年来珠海之后,觉得这块地应该由我们园林处管,后来我就利用省里开会之机,邀请几位老专家来珠海参观,把此问题提出来,请他们建议这块地归园林处管理,老专家们也很高兴,就和市长提议这块地要建克里米亚半岛风格的风景区,现在园林处成立了,应该归园林处,不要归旅游局。市领导接受专家意见,将海滨公园归园林处管理。我们马上就以景山路为界,靠海为海滨公园,靠山为景山公园。我们园林处成立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办公室,一直在景山公园的一个小破房里,和梁市长汇报之后,他说建办公室可以,但不能在景山,景山公园面积小,地方要给公众游览娱乐用,你们另选地点。后来我观察到海滨公园的海滩有块地用来堆放涨潮退潮带来的垃圾,我们就利用这块堆放垃圾的地来建办公室。由于接近海滨的地方同景山路落差大,我们便只建两层以下的园林式的办公建筑,这样在马路上就看不到我们的办公室,也就不会破坏海滨公园的景致。我们自己规划设计,有亭台楼阁,做得很漂亮,来过办公室的人都称赞。还有就是珠海虽然小,但是有许多历史名人,苏兆征、林伟民、杨匏安,所以我就把这些名人“请”出来守护绿地。我们成立了“城市雕塑工作室”,政府也很支持,给予经费去运作,我们请广东美院的潘鹤教授作顾问。当时沿河路那里桥头有块绿地划出去了,给市工会作俱乐部,还有一个酒店想要扩建,还没有动工,那酒店面前是个大广场,我们把几位伟人的雕塑分别放在这些地方,既可以纪念这几位伟人,又可以阻止绿地被侵占,让他们永远保护绿地。现在这么多年了这些绿地也一直保留着。
4.珠海今年受台风正面侵袭,灾情严重,大量树木被吹到,多数景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请问您对今后珠海园林绿化防灾方面的建设管理有什么建议吗?
黄大灏:以往我们园林处每年在台风季节的前一个月,要提前通知各单位做好防台风措施,并通知各区、街道办绿化点检查大树的安全隐患,要将大树、病树的枝条修剪掉,不抗风要立支架,还有园林建筑、假山等要维修加固,所以一定要在台风季节前作好各项防灾准备,这样损失小一些。
另外从长期管理方面来讲,在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种植搭配上都有讲究,可减少损失。选择抗风性强的树种,比如棕榈科植物,你看这次棕榈科植物损失得较少,还有就是本地深根性树种比较耐风,有些外来的树种就比较差,再有就是要按自然规律,为植物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种下的小树长成大树,根深蒂固,抗风能力自然强,而移植的大树根系发育有限,有的主根甚至被切断,抗风性能弱,台风一来就都倒掉了。
5.您在园林行业从业50多年,请谈谈您对行业的寄语,特别是在城市绿化管理方面的想法和建议?
黄大灏:从事园林行业是高尚、积德、为民造福的行业,我这辈子只干园林工作,越干越有劲,非常热爱这个行业。园林是多学科工作,是一种高尚文化工作,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还有艺术性。退休后,看着树木从小变大、变美,给自己带来欢愉,常常可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在这里要提个意见,现在很多城市自己都不建苗圃了,花钱去其他地方买苗,买苗就很被动,而且要花很多钱。我来珠海之后建了几个苗圃,有了苗圃,一年育多少苗,什么树种,都可以有计划开展。现在很多只讲短时间的效果,很多绿带里面种得密密麻麻的,一种就种大树,前几年我去澳门大学考察,校园绿化种的是10 cm 左右的乔木,经过几年后,树都长得很好,欣欣向荣。我们的种植株距过密,越多越好,还有现在行道树也有买名贵树种的,花钱很厉害。现在提出要建经济园林、节约型园林,应该研究,怎么把园林建设得既美观又经济,澳门这么有钱,也是种小树,然后让其逐渐长到大树,尊重自然规律,效果好又经济,而且自然生长的大树也承载着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珠海红树林是经过很多年自然生长而来的,现在说要重新规划,要搞经济,增加很多的娱乐设施,那刮台风的时候不是很危险吗?把国外资料一抄,画个很漂亮的图,这是不合理的。要保护自然环境,增加一定的基础设施就足够了,很多东西并不适合每个地方,计划要符合道理,要尊重自然,不然任何地方都可以建任何东西了。
6.您对获得广东园林学会首批终身成就奖(2012年)的感想?
黄大灏:我感觉很光荣很高兴,感谢广东园林学会对我们老同志的关怀,希望广东园林学会能坚持做下去,隔几年就评选一次,对园林人有很大的鼓励,因为我们在这个行业干了一辈子了,辛辛苦苦,这也是给我们的肯定,得到了很高兴,没得到也是一种鼓舞,说明组织对我们这些老人还是很关心的。还有一点就是关心年轻人,培养年轻人,提高学术技术水平,因为现在改行的年轻人不少,有吃不了苦的,也是现在年轻人的压力比较大,可以为年轻人创造一些条件使他们能安心做好园林工作,不然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就浪费掉了。干园林也是有好处的,大部分寿命长,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又能见太阳,又亲近自然,接触的环境比较好。总之感谢广东园林学会,感谢《广东园林》杂志。
致謝:感谢黄大灏夫人潘绍华、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和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胡志杰老师对本次采访提供的帮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