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8-01-16凡姗
凡 姗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江苏省镇江市 212001
低血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接受药物治疗的 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 L即为低血糖[1]。低血糖不仅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还会引起心理变化,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研究发现,住院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普遍较高[3],且临床上有大量的糖尿病患者在非内分泌科病房接受非内分泌科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及护理, 在重点治疗其他合并症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往往不被非内分泌科医生和护士重视,发生低血糖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全院非内分泌科病房113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 并简明总结相应护理对策,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3月非内分泌科病房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113例,其中男63例,女50例,平均年龄(56.41±9.20)岁,糖尿病病程平均(5.50±4.82)年。
1.2 方法
1.2.1 血糖监测
住院期间,由主管医生下达医嘱确定监测频率,护士统一使用拜安康牌血糖仪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
1.2.2 资料收集
设计低血糖统计表,由省级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全院糖尿病信息员培训低血糖相关知识,考核合格后由糖尿病信息员负责收集本科室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入住科室、姓名、年龄、病程、患者治疗情况、血糖检测频率、低血糖处置情况、低血糖未规范处置原因,患者治疗情况包括用药种类、进食、运动、饮酒,信息员统计信息并上传至院内糖尿病小组QQ群,由糖尿病小组核心成员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
调查发现除内分泌科室全院共有113例患者发生过117次低血糖事件,有4名患者连续两天发生低血糖。113例低血糖患者中来自内科科室者60例,占53.10%,外科53例,占46.90%,结果表明内科科室低血糖发生的比例更多,这可能因为内科科室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心血管、脑血管方面等几种基础疾病,一方面因服用阿司匹林、磺胺类、H2受体拈抗剂等可增强降糖药药效的药物[4],另一方面因肝、肾功能不全导致降糖药物蓄积[5]。另外,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也常关注本专科疾病而忽略糖尿病人血糖的管理。
2.1 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
如表1所示。
表1
2.2.1 胰岛素强化治疗
113例低血糖患者中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者69例,占61.06%,胰岛素用量过大或血糖控制稳定时未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都易引起低血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者9例,占7.96%,均因基础量过大未及时调整而引起低血糖。
2.2.2 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
113例低血糖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者35例,占30.97%,主要是双胍类和磺脲类,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半衰期长,服用后易发生低血糖,有研究认为使用磺脲类药物降糖的糖尿病病人中有1/5的病人至少有1次症状性低血糖的发生[6]。
2.2.3 未及时请内分泌科协助会诊
调查发现低血糖患者中在住院期间接受过内分泌科医生会诊调节血糖者仅有19例,占16.81%,非内分泌科医生在血糖调节和用药选择方面的知识比内分泌科专科医护人员有所欠缺,在临床上血糖情况常常因为其他科严重的疾病而被忽略,尤其是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常因胰岛素剂量未及时调整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2.4 血糖监测频率过少
针对低血糖患者血糖监测频率的调查发现,1~3次/天者75例,占66.37%,4~6次/天者29例,占25.66%,7次及以上/天者9例,占7.96%。内分泌科护士对住院糖尿病患者一般进行七次血糖测量,在非内分泌科室,由于缺少糖尿病专科护士及医生的监督,血糖监测的频率不定,因此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2.3 低血糖处置
通过调查发现当低血糖发生时护士能及时汇报医生并予以规范的低血糖处理者基本达到100%。清醒病人进食15g葡萄糖方糖,意识昏迷病人遵医嘱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注射,同时监测血糖水平,观察低血糖症状是否消失。9例因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而致的低血糖,立即关闭皮下胰岛素泵再按以上处置,症状均得到缓解。
3 讨论
研究发现,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天数每增加1天,院内病死率增加2%,出院后1年病死率增加14%[7]。在临床上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怎样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当低血糖事件发生时,应与患者回顾并讨论低血糖的症状、原因及处理方法,帮助患者识别低血糖反应、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特征。针对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在入院时均应进行低血糖风险的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8]。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强糖尿病教育力度和综合管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9],加强医护患沟通,让医生、 护士、患者三位一体紧密配合,同时配合内分泌科医生的协助,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其相关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10]。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临床医学,2013.
[2]胡艳飞,胡桂芬,张亚当等.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27(4B):569-571.
[3]沈莉莉,张宁.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病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 ,2012,19(3A):50-51.
[4]江平,周捷,贺德辉.几类对血糖调节有影响的药物[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2(01)51-53.
[5]毕美仙,刘红.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09,7(3B):697-698.
[6]冯凭.糖尿病,低血糖[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
[7]Turchin A,Scanlon J V,Matheny M E.Hypoglycemia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hit Diabetes Hospitalized in the General Ward[J].Diabetes Care.2009,32(07):1153-1157.
[8]张丽芹.老年糖尿病病人防治低血糖症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 ,2011,9(07):1906-1907.
[9]程丽红,章玉玲.强化教育对糖尿病病人低血糖防治知识水平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7(01).
[10]杨莉琴,陈静,何洪波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降低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发生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5(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