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内生动力,以“扶志+扶智”助推精准脱贫
——以南宁市隆安县为例

2018-01-16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扶志扶智贫困地区

吴 丹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南宁 530007)

党的十九大以新的历史高度,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他们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让一个群众掉队,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一、聚焦问题——思想贫困是造成贫困的深层次原因

近年来,部分地区扶贫效果显著,但仍有一部分地区出现贫困反弹。贫困地区之所以难以脱贫,究其原因是精神比物质更贫困。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只是“授人以鱼”,而并非“授人以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强调“扶贫发力要精准,教育必先行,要高度重视和认识教育在扶贫发中的先决性、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把教育纳进扶贫开发,统筹规划扶贫举措,实现扶贫标本兼治。”教育扶贫即是“扶志+扶智”的其中一种方式。

“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扶贫模式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扶贫工作总体朝着“关注区域与贫困人口生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导向”[1]的战略转变。要实现“开发式扶贫”与“贫困人口生计可持续发展”,加快提升贫困人口“造血”能力,“扶志+扶智”是最关键的手段。因此,“推广普及智力扶贫,提升和激活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纳入了“十三五”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教育培训也成为“十三五”推进精准扶贫开发的十大工程。

广西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石漠化地区,占全区总人口的50.76%。虽经过不断探索,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差、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人地矛盾突出,难以根本解决问题。靠易地搬迁不是长久之策,采取转移就业和短期培训也只能解决输出的劳务增加收入的问题。从图1中可看出,因学、缺技术、缺劳力和自身发展不足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分别占了 31.64%、19.8%、16.94%和 6.80%,占了大半比例。而因学、缺技术、缺劳力和自身发展不足正是思想贫困的直接表现。因此,新时期通过“扶志+扶智”扶贫模式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是脱贫的根本出路,特别对缓解和最终解决石漠化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长远、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1 贫困户致贫原因比例图[2]

二、分析问题——隆安县“扶志”与“扶智”基本情况

南宁市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居右江中下游两岸,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县,也是广西28个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隆安县石漠化的地理条件限制了发展,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也较弱。贫困户、贫困人口整体素质偏低,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主动参与发展生产积极性不高,自我脱贫能力动力不足。从全县建档立卡的18627户贫困户来看,属于低保户的就有5015户16068人占26.9%,其中无劳动力的低保户1292户3041人;在帮扶需求方面,帮扶需求为低保政策的有2375户6680人,为医疗救助的有1533户 5492人,两项合计 3908户 12172人,占20.98%。因此,要解决隆安县发展问题,固有的自然条件难以改变,只有从思想改变开始,思路决定出路,“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精准脱贫。

(一)做法与成效

为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隆安县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从县域教育、就业创业两大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开展“扶志”与“扶智”工作。

1.积极推进教育扶贫。一是精准实施幼儿园帮扶计划,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破解“入园难”问题。实施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筹措资金3700万元,扩建县城幼儿园1所,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在移民新区规划建设幼儿园3所。二是精准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帮扶计划,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让贫困学子得到更公平、优质的教育。2016年投入4375万元实施“改薄”项目28个,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三是精准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帮扶计划。在全面改善原有2所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统筹资金,利用县职业技术学校闲置资源并征地30亩改扩建隆安中学宝塔校区,实施普高与中职融通办学。四是抓好精准资助,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农村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外,优先享受各学段资助政策,确保贫困户子女不因贫失学。2016年上半年,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生8600人,资助金额403.75万元,对被高校录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新生给予每人4000元的补助。五是抓好精准帮扶。县级统筹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一对一”、“一对N”帮扶联系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机制,落实联系责任人并真正帮扶到位。六是精准实施教师队伍帮扶计划。2016年公开招聘教师28名、义教特岗教师70名,并通过建立完善教职工激励机制、教师管理机制、教师交流机制、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机制等制度,培养造就“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教师,努力扭转教师结构性失衡的局面。

2.抓好就业创业服务,力助贫困户实现增收。积极推进劳务扶贫,主动下移培训课堂,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在岗培训,实施扶贫“雨露计划”工程,不断提升贫困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同时,与广东等劳动力输入大省建立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结对帮扶,促进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抓好辖区内两个工业园区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城融合,不断提高工业园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2016年,已经在贫困村开展职业培训8期,发放农民工创业贷款11笔,开展11场春风行动,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80人次。

(二)存在问题

隆安县结合当地实际找出贫困的症结所在,给贫困户开处方、找良药,以此扭转贫困局面,全力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后劲。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1.教育帮扶方面。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用地未落实;县城学校建设跟不上城镇化建设步伐;村级学校日益薄弱;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重而道远;个别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因种种原因未能办理入户,无法办理银行卡(存折),无法享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资助政策;个别单位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精准结对帮扶责任流于形式;教师缺额极其严重。

2.就业创业方面。转移就业培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贫困劳动力参训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两后生”参加职业培训意识淡薄现象最为突出,主动性不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少,部分贫困户尤其是残疾人就业技能不强。贫困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种养风险大,收益难保障,县域可供农户参股的企业少。

(三)形成原因

1.思想意识还没有根本转变。从政府角度来讲,还不够重视“扶志”与“扶智”的重要作用。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完成目标任务,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而忽视教育、文化指标。因为这类指标在考核体系中占比较少,完成周期长,成效不明显,不如经济发展能够摸得着、看得见、来得快,再加上换届频繁。因此,教育、文化建设基本上来说都是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从群众角度来看,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其一,贫困地区的人一般处于追求满足基本温饱的物质需求阶段,对精神需求、文化需求都还处于较为淡薄的阶段。加之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守旧的观念思想根深蒂固,“等、靠、要”已成固定思维,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尤其在移民搬迁中,封建迷信的思想占主导,使搬迁难以进行。其二,贫困地区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输出手段,贫困人们对花时间参加培训教育需求不大、不多,不愿接受新事物。其三,扶贫产业预期经济效益与农民增收脱贫意愿之间存在不确定性。由于产业发展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大,存在发展产业增产不增收,实施增收项目不能脱贫的问题,使得给把发展生产作为脱贫主要选项的贫困户能否如期脱贫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大大影响了贫困户的积极性,害怕承担风险。人们更愿意进行传统的农业种植或外出打工,不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升生产力。

2.考评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教育、文化、科技领域的绩效考评机制。教育、文化、科技领域的绩效指标占总考评指标体系的比重较小,造成当地政府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经济发展指标上,忽视教育文化领域的发展。尤其是文化指标多属于定性指标,难以进行科学的量化考评。考评方式渠道单一,仅对结果进行考评而缺乏过程管理与监督。对于考评结果,也没有及时地沟通与反馈,最终造成考评流于形式,考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整个考评重主要指标而轻次要指标、重定量指标而轻定性指标、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表面形式而轻实际内涵。

3.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不足。隆安县引进人才力度较弱,引进培育机制不健全。教育领域的人才待遇水平不高,培养渠道单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资源匮乏。文化领域的人才多以传统型人才为主,缺乏既有专业素养又懂得当地实情的创作型、研究型复合人才。同时缺乏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文化工作效率和质量。科技领域的人才更是难以吸引,没有扎实的产业基础与发挥能力的空间,第一产业基本靠传统手段发展,属劳动密集型,对科技型人才需求量不大。贫困地区人们宁愿用传统的老方法进行种植、养殖,而不愿意付出高成本来接受新技术。人才的匮乏更造成了贫困地区越来越贫困的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

三、解决问题——“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扶志+扶智”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贫困地区的人们观念陈旧落后,科技文化整体素质水平低,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制约了一个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而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劳动生产率,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促进石漠化地区群众摆脱愚昧落后、贫困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思想意识

各地方政府及宣传部门要加强智力扶贫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微信、报纸、宣传折页、宣传大篷车等新旧媒体开展宣传。特别是针对石漠化地区交通不发达的特殊情况,要鼓励干部、“第一书记”或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走下去”,走进各村各户,深度交流与宣传,广泛宣传智力扶贫的有关政策、措施,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做法和事迹,以及十九大关于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特别是“扶志”与“扶智”在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努力营造从政府到贫困户以及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对各级政府而言,一是要把观念从人口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转变,并能有效地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宏观管理和战略规划,把“扶志”与“扶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投资重点。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观念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指标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正确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对贫困户而言,要通过“扶智”、“扶志”来“扶德”。要通过宣传引导,鼓励贫困人口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信念和意志,让他们看到学习、干事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根本性地摆脱思想观念上“贫”,逐步改变“等、靠、要”思想,达到“扶志”的效果。尤其要重视文化的宣传,引导其崇尚科学、破除陋习、抵制迷信、改掉赌博恶习,促使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达到“扶德”的效果。

(二)健全机制体制,加强制度保障

1.建立健全教育、文化和科技领域的考评、问责及监督机制。加大教育、文化、科技领域的绩效指标权重,将其作为当地政府和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科学设置指标体系,将定性指标改为定量指标,突出量化考评。增加考评的方式及渠道,增强过程考评。注重对考评结果的运用,将考评结果运用到干部的晋升、薪酬等方面。避免考评流于形式,达到激励、监督的效果。

2.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机制。要通过良好的资金政策改善环境,加大力度、按需求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一是引进政策要宽。积极落实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奖励补助和优惠政策,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教师队伍增员增编,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师资待遇,让更多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同时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贫困地区支教。要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引进范围要有针对性。针对石漠化地区资源特色,如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引进农业、旅游、生态、科技等专业技术人才,组建扶贫专家组、扶贫开发团队或科技服务队,进一步挖掘贫困地区的潜在价值,寻找致富之路。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分层、分类别地培养贫困地区专业人才,办好职业教育,使其成为扶贫攻坚力量。[3]不仅要将人才“引进来”,也要“送出去”。打破行政分割,建立教育扶贫合作的跨省跨部门协作机制,构建多元合作体系。加强与广东、浙江、福建等劳务用工密集省市的合作,引导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通过人才的互相流通,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各方面能力素质,将外地的先进经验和生产技术“带进来”。

(三)“扶志”与“扶智”范围要从上到下

“扶志”与“扶智”不仅仅是针对贫困户,更要从政府部门开始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能力,才能让扶贫真正落到实处。政府要转变执政者思想观念,注重“扶志”与“扶智”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执政者解读和运用扶贫政策的能力、决策能力、执行力及创新力。经调研和行动学习的研讨发现,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直接原因来源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懂政策、不会运用政策,思维固化,常常处于“等上级指令”的状态。如财政部门提出,没有专业人士讲解政策,缺乏专业讲师团。培训内容不全面、不详细、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分级分类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人员没有全覆盖。因此,要加大政府部门的“扶志”与“扶智”力度,从顶层设计层面改变大脑的“贫”。

(四)“扶志”与“扶智”内容要有针对性、时效性

一是开展调查,尊重培训意愿。贫困户参训积极性不高,有一部分原因是培训内容针对性、时效性不强,没有针对不同群体、当地特色,故而很难满足其需求。因此,要重视调查贫困户参训意愿与需求,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调查,摸清底数。要全面启动县域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总体数量、基本结构以及劳动力个人信息、就业、参加社会保险、技能培训需求等情况,为开展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帮扶工作提供依据。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对象及不同行业的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开展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率。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形成一批熟悉现代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能够指导示范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二是根据培训主体设置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当地民俗特点,根据不同群体,开展不同培训。对于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特别是“两后生”群体的培训,要以农民急需的、实用性强的职业和工种为主,根据扶贫、异地搬迁、重大项目建设等用工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钢筋工、砌筑工、电焊、维修电工、家政服务等方面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将培训地点设在乡镇、村屯,使贫困户务农和技能培训“两不误”,实现技能和收入“两提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要加强基础教育、科学普及、课外知识、心理辅导、艺术培育、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培养。对于农村留守妇女,要加强计生知识、劳动技能、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辅导。对于老年人,要加强思想观念、文化方面的输送。对于残疾人士,要提高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出版的比例,注重就业创业辅导和特殊职业技能的培训,加强无障碍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五)注重文化扶贫、科技扶贫

“扶志”与“扶智”不仅包括教育扶贫,还有文化扶贫和科技扶贫。而在真正扶贫工作中,容易忽视后两者,尤其是文化扶贫。传统观念认为,在物质需求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不会在乎精神追求。实则不然,文化的培育更能刺激经济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1.注重文化扶贫。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部的文化生活有隔阂。而特殊的文化生态又催生出随遇而安、与世无争、惟命是从、靠天吃饭的“小农意识”与“贫困文化”。[5]隆安县没有明显的文化特色,发展潜力尚未挖掘。“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思路中,突出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因此,加强“文化扶贫”,有助于冲破贫困人口的思想束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政治、社会、生态与文化和谐发展。

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尊重隆安县本土文化地域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引导其深入挖掘自然资源、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着力发展文化旅游、工艺品、演艺娱乐等特色文化产业。既能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又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要增强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有些地区花费资金建立了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室,但受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水平影响,不受当地人民欢迎,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低。因此要加强宣传引导,鼓励村民参与进来。要完善文化公共设施功能,按需建设,吸引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要加强公共文化场所的日常管理,增加参与辐射范围,增强文化活动影响力和持续性,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文化修养,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2.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扶贫力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大多数贫困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低,智力水平差,接受能力慢,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几乎为零。贫困地区要想摆脱贫困,生产力的提高是关键,科学技术的普及是要点。要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高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树立“抓发展必抓科技,抓科技必抓科普”的理念,把科普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因此,石漠化地区要积极推进科学技术的普及,把其作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内容之一,逐步改变贫困人口的思维模式、生活生产方式以及交往方式等。

(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服务的硬件保障,为“扶志”与“扶智”的开展提供了扎实基础。要加快教育用地的落实,尽快实施“1268”震东扶贫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结合示范工程教育配套建设项目,即规划建设1所高中、2所初中、6所小学、8所幼儿园,着力破解入园难、入学难问题,满足扶贫搬迁7.6万人随迁子女入学需求。针对石漠化地区山路崎岖难走的特点,扶持建立寄宿制学校,缩短上学距离与难度,让更多的孩子都有条件上学。要提升教育基地功能,使其满足培训的各方面需要。针对“两后生”,建立实训基地,增强职业技能。加快创建农民工创业园,引进密集型就业企业,培育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农民工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对贫困户创业和就业的扶持作用,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加强基层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使之成为贫困地区学文化、学科技、提高脱贫能力的“加油站”。[6]

只有把“扶志”与“扶智”作为隆安县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其内生动力与“造血”功能才会助推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1]聂振邦,元利兴,詹琳.“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大问题研究[J].全球化,2016(6):5-17.

[2]《广西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组.广西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J].广西经济,2015(10):32-41.

[3]刘学民.扶贫攻坚要注重对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J].专家话脱贫攻坚,2016(7):19-21.

[4]傅佑全.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根本保障[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5):80-84.

[5]程若霜.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7):210-211.

[6]肖蒙.我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山东财经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扶志扶智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鱼渔并授,扶志更扶智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扶贫·扶志·扶智
涵养“三气”扶贫扶志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