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市场:“最好的时代”亦需冷思考
2018-01-16王十七
文|王十七
2017年是我国农机需求加速调整的一年,市场结构调整成为主旋律。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玉米价格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传统农机热点市场下降明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众市场的快速升温,其中,烘干机在市场上的上佳表现着实令人惊喜。据市场调查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累计销售各种烘干机1.48万台,同比上涨39.19%。
尽管近十几年来我国农机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但是当大家看到烘干机增长的数字之后,还是不禁要为之惊叹,尤其是在近两年农机行业整体处于低迷的时候。所以,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烘干机市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玉米烘干机
什么原因让烘干机逆势而升?
“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是促进烘干机装备产业发展的第一推手。”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张华光表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一号文件均把粮食烘干以及收储加工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农业部出台的《农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工信部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级产业发展规划把粮食烘干及科学收储加工列为一项产业升级战略予以高度重视。
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粮食烘干这个环节?首要因素是保障粮食安全。据统计,每年因气候原因导致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约占我国每年粮食总产量的5%左右,而其中,单纯因霉变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21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80亿—240亿元,足以养活好几个百万人口的中小国家。触目惊心的数字要求我国必须重视粮食烘干。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实用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就我国粮食烘干行业而言,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在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粮食烘干设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从最初的能用,发展到现在的好用,并逐步向自动化的方向迈进。目前,粮食烘干工艺得到市场的认可,烘干的理念也被大面积推广,粮食烘干系统的选型也逐渐成熟,粮食烘干机连续作业的可靠程度也大大提高,粮食烘干系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控制。
粮食烘干机设备在国内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农民朋友对其更是青睐有加。粮食烘干机可以帮助农民朋友节省粮食烘干成本,有关资料表明一个劳动力日晒粮食400公斤需工资35元,如果用粮食烘干机烘干400公斤粮食仅需32元,对比降低3元。而且用粮食烘干机烘干出来的粮食比人工晒干的粮食品质好、口感好。粮食通过低温循环烘干后,品质可提高一个等级,售价也相应有所提高。另外,购买粮食烘干机比铺设晒场效益好。1台中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日收获水稻13.5—22.5吨,如果晒2天需3000平方米的水泥晒场,投资30万元左右,且自然晾晒不均匀,损失率极高,特别对种子的出芽率有较大影响。而购买1台每天处理量为100吨的中型粮食烘干机,只需投资27万元左右,用此烘干机处理一台中型联合收割机日收稻量,只需230小时,不仅大大提高了粮食烘干效率,且不占场地,不受天气影响,粮食干燥均匀、品质高,损失率低于百分之一。
烘干机市场快速增长离不开补贴的拉动。张华光说:“目前,多数粮食主产省、市、区在年度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中均把粮食烘干机产品列为补贴重点,并对此实行优先补贴、敞开补贴。”随着烘干机市场的日渐成熟,各省对烘干机的补贴品牌品类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安徽省2017年比2016年补贴烘干机品牌品类增加了10种,这无疑也是为烘干机市场快速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企业良莠不齐与产能过剩或成市场隐患
“我国烘干机市场总体形势是产能过剩,数据统计,目前烘干机产能与市场要求比率约为5:1。当前我国烘干机生产企业存在这么几种情况,多数企业开工不足,品牌眼花缭乱,品质良莠不齐,营销手段五花八门,市场缺乏约束机制。”张华光对当前烘干机市场表达了几点担忧。
据统计,目前我国烘干机销量在800台以上的企业占比不足4%,年产量不足300台的企业占比高达80%。虽然目前烘干机市场进入“红海”,生产企业也摆脱了混乱的格局,但是过于分散的烘干机企业使得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毛怀志介绍,保守估计,目前我国烘干机生产企业至少在300—400家,生产企业数量依然太多。
“老百姓对烘干机的理解就是烘干速度快,其实不然。烘干机生产对技术要求很高,比如粮食烘干得是否均匀、爆腰率等,都需要精确的控制。”毛怀志说,“因此,很多小企业生产的烘干机在质量上很成问题。”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的竞争,“像中联重科、辰宇能脱颖而出,得益于其专业的研发团队。然而,在这些良莠不齐的烘干机生产企业中,一年生产300—400台烘干机的企业根本不可能具备自己的研发制造中心。”张华光断言。小企业无法在质量上与大企业竞争,只好打价格战,价格战最终的受害者仍旧是作为消费者的农民。“另外,对于资质较差的企业来说,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库存增加,进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一连串的反应最终导致企业崩盘。”张华光表示,不注重质量只知道赶上烘干机这个“时髦”,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自杀行为。
张华光预测,未来烘干机市场将保持高位运行,但增幅趋缓。近年,我国烘干机用户主要集中于粮食运营商、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的农村群体组织的崛起,其占比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张华光认为,目前我国烘干机市场总体存在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多数企业开工不足,品牌眼花缭乱,品质良莠不齐,市场缺乏约束机制。企业集中度低,销量800台以上的占总企业比不足4%,不足300台的厂家占近80%,因此,他预测2018年烘干机市场或将下滑10%以上,销量在2万台左右。
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关乎企业命运
尽管烘干机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粮食烘干水平还很低。2016年,我国三大粮食平均烘干率只有19.67%。玉米、小麦、水稻三大粮食作物烘干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欧美等发达国家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均已达到95%以上。我国烘干机保有量与实际需求量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由此可见,我国烘干机市场还大有潜力。企业在当前火爆的烘干机市场中保持冷静,才能经受住未来市场的大浪淘沙。
烘干机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首先要理性认识当前市场形势,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据了解,当前我国烘干机市场主流机型集中在10—20吨,占比高达56%。大型烘干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30吨烘干设备同比增幅高达97.1%,占比较之去年同期提高4.18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烘干机用户主要集中于粮食运营商、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其中,粮食运营商是主流客户,占比高达57%,烘干机市场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来说要求比较大。从消费者关注度分析,消费者质量意识逐渐觉醒,且呈现逐年提高之势,与之相反,价格敏感度在降低。企业也可由此分析得知,未来发展的重点客户应该是合作社、种粮大户等规模化经营主体,而质量则应该是企业放在首位关心的事情。
企业除了找准市场中的消费群体,当然也不能忽视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比如中联重科、辰宇等我国生产烘干机的知名企业都纷纷将技术转向智能化,其中中联重科生产的谷王DC系列产品作为明星产品以其优秀的性能收获了众多用户的称赞。自今年7月开始正式投产的22吨谷王烘干机目前已销售500余台,其新产品智能化操作服务管理系统尤其引人瞩目。据了解,该系统通过互联网智能管理系统,使厂家了解烘干机的分布地点、烘干机状态、温度控制等内容,还能收集机械的作业量和机型统计、作业时间等数据,有利于掌握客户的作业进度,也能合理地分配服务资源。
辰宇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粮食干燥12年的技术企业,推出的混流式烘干机采用了国内首创专利“混流式干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网板式、横流式烘干技术。混流式烘干机干燥时间快,同时能锁住粮食中的营养,保证粮食品质。预计辰宇今年的销量将达到2000多台,较去年相比增加约30%。辰宇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今年外贸金额达到了2000万元,得到了东南亚、非洲等地用户的认可。未来,辰宇将与众多高校科研院所携手向智能化方向创新研发出更多的烘干设备,计划在经济作物烘干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未来的烘干设备要往智能环保型发展,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有专家表示,未来所有的农机合作社都在往智能化、环保化、大型化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的加入对整个市场的走势、用户需求和生产者服务的统计都会大大减少企业的研发成本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