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供给侧改革 打造中国好粮油—专访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好粮油战略组组长亢霞

2018-01-16张莹莹

农经 2018年1期
关键词:粮油行动计划供给

文|张莹莹

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在粮食领域,如何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改革,是“三农”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这需要用发展的理念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农民增收势头不逆,农村稳定不出问题,需要配套更精准的政策和做出更细致的工作。

中国好粮油战略组长亢霞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在粮食增产的同时,出现了库存量、进口量大幅增加的现象。粮食领域 “三量齐增”的现象隐含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总量与质量、品种与结构、成本与效益、需求与资源等四个方面。

第一,农产品的总量与质量问题。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按照现有人口、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要求,农产品总量必须保持较高水平。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万元,提前五年达到预期目标,这意味着农村居民农产品消费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品质要好,对作物生长的土水环境、施用的化肥农药以及残留量都有更高的要求。简而言之,农产品总量不能少,质量也要优。

第二,品种与结构的问题。近年的粮食大幅度增产并未解决品种结构矛盾和区域矛盾。这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相似,当时粮食总产跃上10000亿斤台阶,但早籼稻、南方冬麦和东北春麦由于品质原因市场销路不畅,约占总产的20%,粮食压在库里,只好做陈化粮处理,而优质小麦大米供给不足。当下的粮食库存高企,南方水稻爆棚,东北玉米积压,又加剧了“卖粮难”。究其原因,近年粮食提价幅度较大,政策性收储影响了市场在粮价中的作用,造成了玉米的供大于求。此外,前两年肉价连续下跌,也反映出畜牧养殖的阶段性过剩。在粮猪供大于求的同时,部分农产品却产不足需,需要大量进口。一是牛奶,这是我国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少数农产品之一。国内奶源严重不足,加上食品安全因素,进口乳制品激增,除正常海关进口,出国旅游携带量也相当可观,以致一些国家采取限购措施。今年我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双边贸易协定已开始生效,乳制品进口关税逐步取消,目前进口常温奶价格已低于国内同类产品,进口奶市场还有较大空间。二是使用植物油,进口大豆一直居于高位,棕榈油等其他食用油脂缺口也在扩大。食糖也产不足需,需要进口。出现“三量齐增”现象,除了国内外价差因素外,国内生产中的品种、结构矛盾,部分产品产销不对路,不能形成市场有效供给,是其重要原因。

第三,成本与效益问题。从2004年以后,国家逐步提高大宗农产品价格。特别是2007年以后,国家对粮食价格采取了小步快跑的提价方针。10年间,大豆价格提高了30%,油菜籽价格提高了14%,棉花价格提高了60%,籼稻价格提高了92%,粳稻价格提高了106%,玉米和小麦价格提高了60%—70%。但是同期生产成本增长更快,水稻和小麦生产成本增加了140%,玉米生产成本增加了160%,棉花和油菜籽生产成本增加近200%;生猪生产成本增加了180%,效益增长了150%,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价格增幅。尽管国家提高农产品价格对保证农民收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业比较效益依然偏低,种一季粮不如打工7天的收入。同时也形成了粮棉的“政策市”,造成了国内外价格倒挂,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口。不解决农民务农收益低的问题,农业生产就不稳定。

第四,需求与资源的问题。近年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拉动了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然而中国自然资源禀赋不足,光热水土资源配置不佳。南方地区城镇人口聚集,耕地资源少,特别是西南地区的降雨虽然充沛,但是多山地、喀斯特地貌、土层薄、土壤贫瘠;北方地区土地相对充裕,但是水资源匮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水利工程以及田间渠系;西北等降水量300毫米以下的地区,发展旱作农业也较困难。资源配置的先天不足造成了我国南水北调、北粮南运的格局。特别是我国的玉米带和畜牧带重叠度不高,形成了北粮南猪的格局,即东三省及内蒙古玉米产量大,肉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不高;南方省区畜禽养殖量大,而饲料粮相对不足,特别是云、贵、川、渝四省、市肉类产量占17%,玉米产量仅占全国的9.4%。多年来,为满足农产品供给发展现代农业,我国对资源的开发从深入开发到掠夺性经营,草原湿地被占用,地下水超采,土壤有机质下降,黑土地黑土层流失;化肥农药投放及畜禽养殖密度超出了土地和环境承载能力,面源污染严重,农业资源亮起了红灯。

因此,调整优化区域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十分迫切,必须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

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旨在有效提升粮油产品、满足膳食消费新需求,促进优质优价模式建立和产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亢霞表示,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旨在有效提升粮油产品、满足膳食消费新需求,促进优质优价模式建立和产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亢霞指出,国产小麦品质明显低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加工高档面粉必须部分或者全部使用进口麦;大米品质能与日本、泰国大米比肩的比例很少;部分地区玉米毒素含量高,迫切需要低毒素玉米作为饲料原料,这也推动了大量玉米替代品进口。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就是要发展优质绿色粮油产品供给比例,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

此外,居民消费需求从短缺、温饱进入充裕、富足阶段,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能够积极引导科学消费,强化“谷物为主,食物多样”的健康消费模式,鼓励优质、营养健康粮油产品开发,保持谷物在膳食消费中的合理比例,积极引导和推广谷物适度加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树立平衡膳食理念。

与此同时,政策性收储制度由于收购标准要求低,造成了粮食生产“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局面,粮食品质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粮食产品优质优价没有体现,价格形成机制出现扭曲。

“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就是在收储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标准引导,逐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质粮食生产,促进优质优价。”亢霞介绍说。

据介绍,多年来,国内粮食种、收、储、加、销产业链处于分离割裂状态,种的只管种,收的只管收,也导致国内粮油产品质量整体不高,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经济亟待升级转型。

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就是通过倡导优质种植、保鲜收储、适度加工、保质运输、安全消费,实现全产业链、全流程衔接。而以政府背书的方式,通过标准引领、营养健康倡导,层层严格检测把关,在消费群体中为中国好粮油产品树立信心。

亢霞表示,优于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中国好粮油标准及地方好粮油标准,是促进粮油产品提质升级的科技支撑。

“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一方面提升了粮油产品的品质特性、安全特性和营养特性要求,另一方面对生产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包括原料品种、产地、产地环境,以及有机肥料占比、烘干储存作业记录、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等都提出了相应要求。”亢霞介绍说。

10月16日,国家粮食局第一批好粮油产品审核,共有17个省份64家企业98个产品(58个大米、37个小麦粉和3个小米)获得通过。

销售服务体系方面,目前国家粮食局已建立中国好粮油网作为国家级中国好粮油线上展销平台。中国好粮油产品生产企业可在该平台设立专营店,开展中国好粮油产品展销和品牌推广活动。

同时,中国好粮油网将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地方骨干粮油企业电商平台、大型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开展紧密合作,在这些平台上开设中国好粮油专栏链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产品销量。

下一步国家粮食局将统一制定中国好粮油产品标识及使用管理规定,采用一品一报、一年一报的动态管理方式大力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在改革过程中,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还需要更精准的政策和更细致的工作。

猜你喜欢

粮油行动计划供给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