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
2018-01-16吕永红
吕永红
(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 随州 432700)
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脑梗死期间缺血区域血流再灌注引起梗死区继发性出血现象。[1]其致病机理主要为在脑动脉出现栓塞的状态下出现动脉再开通,病变血管出现渗漏,血液进行脑组织,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进而造成再灌注损伤。患者出血程度、病灶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后情况,需要尽早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本次实验研究对CT及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共选取出血性脑梗死患者242例,全部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系统疾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未采取溶栓治疗,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其中120例患者通过初步诊断与排除并纳入本次调查研究,本组患者男女比例为66/54,平均年龄55.3±7.2岁,平均体重55.39±4.76岁,平均病程17.5±2.3日,MRI与CT平均检查间距时间5.46±2.4日,入院时6例患者清醒、26例昏迷、31例嗜睡、5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3例患者既往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0例患者既往患有冠心病,37例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38例患者合并患有糖尿病,12例患者合并患有颈动脉粥样斑块。
1.2 方法
1.2.1 CT检测 CT检测仪器为西门子64排螺旋CT,调整患者体位至仰卧位。扫描参数:管电流250mA,管电压120kV,层距10mm,层厚10mm,以0M为基线,其中67例患者静脉注射50ml的300mgI/ml碘海醇进行增强投其扫描。[2]
1.2.2 MRI检查 MRI检查仪器为GE Disecoery MR 7501.5T磁共振成像设备。T2WI参数:TE 109ms,RT 4720ms;T1WI参数:层厚5mm,FOV230mm,ET95ms,TR20ms;T2FLAIR参数:TI 2500ms,TE 95ms,RT 7050ms,采用冠、矢、轴位扫描。行增强扫描共计80例,为患者静脉注射13~13ml Gd-DTPA。
1.3 观察指标与分型标准
对两种成像下出血性脑梗死检测病灶距发病时间、出血部位及病灶大小、不同出血分期三个方面的指标差异进行对比。出血性脑梗死依照ECASS标准进行分型处理,其中HI-1型表示沿梗死区边缘小点状出血,其中HI-2型表示梗死区内片状无占位效应出血。
1.4 统计学分析
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频数和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对组间资料进行对比的过程中,组间通过χ2值来进行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通过t值来进行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RI与CT检测出血性脑梗死部位与分型
120例患者中,CT检测幕下HI-1型0例,HI-2型2例,占比1.67%,幕上HI-1型13例,占比10.83%,HI-2型13例,占比10.83%,诊断结果呈阳性28例,占比23.3%;
120例患者中,MRI检测幕下HI-1型11例,占比9.17%,HI-2型9例,占比6.67%,幕上HI-1型52例,占比46.67%,HI-2型25例,占比19.17%,诊断结果呈阳性97例,占比80.83%。
组内差异P<0.05。
2.2 MRI与CT检出时间与病灶大小对比
120例患者中,CT诊断病灶大小12.13±3.89mm,检出病灶距发病时间1.48±0.51日,检测所需要时间9.36±3.75分钟;
120例患者中,MRI诊断病灶大小9.03±4.26mm,检出病灶距发病时间0.72±0.43日,检测所需要时间16.47±4.82分钟。
组内差异P<0.05。
3.讨论
经调查研究发现,MRI诊断技术相比于CT诊断技术来说,在检出病灶距发病时间、幕上、幕下出血点检测率等方面均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P<0.05),通过成像结果对比可知,MRI检测技术能够更加敏感地将梗死区出血点情况显示出来。MRI能够以图像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脑细胞核的脑细胞与氢元素共振组成情况,通过脑细胞活动水平对出血大小与出血部位进行判断。SWI出血灶更为敏感,能够显示低信号,依照T1、T2序列对出血分期进行判断,为主治医师提供更加可靠的临床参考。
综上所述,为血性脑梗死患者提供MRI与CT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MRI诊断相对敏感,能够将血肿形态、出血部位以及不同出血期等方面的指标充分显示出来,对于接下来的治疗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曾凤仙,罗明财.CT、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8):2759-2761.
[2]吴延春.CT、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09):1556-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