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于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护理价值评价

2018-01-16黄莉华王小芳黄文丹

医药前沿 2018年6期
关键词:精神病心理学精神分裂症

黄莉华 王小芳 黄文丹

(福建省闽清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 福州 350800)

作为精神障碍性疾病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每位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且具有高达0.7%的终身患病率,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节奏及压力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致使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均没有充分的认识,致使患者的得知自身病情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如紧张、焦虑、急躁的心理状态等。这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为患者的诊治带来了挑战。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精神疾病的治疗打下基础。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相关科室选择了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且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7例;患者年龄在19岁~39岁之间,平均年龄29.3±8.2岁;居住环境:城市:82例,农村:44例;受教育时间:8.85±3.12年;病程:4.95±1.58年。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63例的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精神病护理措施。如日常监控教育、简单娱乐活动等。

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并进行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干预治疗。(1)心理护理:由于每位患者具有自己的家庭及教育背景,致使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因此,必须采用适合每位患者的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以消除患者诸多的负性情绪,增强自主配合治疗的依从性[2]。此外,在诊治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实时的掌握,以免患者出现过多的孤单或是无助感,进而增添负性情绪,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以避免恶性循环的发生。在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让患者感受到热情的接待态度,同时积极耐心地告知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与每一位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沟通桥梁,消除患者的无助感与孤单感[3]。(2)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如患者心理评估不合格,则应采取相应的心理补救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积极心理评分情况(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等)、精神病症状评分(焦虑抑郁、缺乏活力、四维障碍等)、社会功能(分值越低、社会功能越好)和自尊水平(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的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中的t检验分析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积极心理评分情况

详情见表1,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积极心理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等,差异显著(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积极心理评分情况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幸福感 自我肯定 目标管理 克服困难 人际关系 学习成长试验组6311.82±1.91*9.62±0.77*15.38±2.73*3.17±0.55*14.72±3.11*17.62±4.32*对照组636.27±0.584.38±0.328.72±0.948.72±0.827.09±1.1410.32±0.86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病症状评分

详情见表2,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精神病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焦虑抑郁、缺乏活力、四维障碍等,差异显著(P<0.05)。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病症状评分(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焦虑抑郁 缺乏活力 四维障碍 敌视猜疑试验组633.82±0.73*2.39±0.38*5.73±0.61*2.74±0.43*对照组637.11±1.526.77±0.9211.66±2.756.15±0.75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自尊水平的改善情况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9.13±0.81分)和自尊水平(17.82±2.75分)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7.55±2.11分)和(8.94±1.17分),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作为慢性疾病之一的精神分裂症,其具有较高的致残性,高达75%以上,如不予以有效的干预措施,则对患者的精神健康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造成严重的影响。有研究显示,积极心理学理论适用于严重心理疾病,其可以将患者错误的心理状态纠正过来,同时可保证患者心情愉悦,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认同感,加速健康的恢复[4]。

在本研究中,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等积极心理评分、焦虑抑郁、缺乏活力、四维障碍等精神病症状评分、社会功能和自尊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验证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成功性与优越性,这与范瑜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其报道显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患者积极心理状态和精神病症状评分的改善,并大幅度改善社会功能及自尊水平,应广泛推广。

[1]李福英.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5):2336-2338.

[2]吴纯青.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7(23):237-238.

[3]李遵清,韩鹏,仇爱玫.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8-1101.

猜你喜欢

精神病心理学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都有精神病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