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松不同减量方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观察
2018-01-16吴娱
吴娱
(江阴人民医院肾内科 江苏 江阴 214400)
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因为多种因素造成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而引发高脂血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以及蛋白尿等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因为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免疫抑制作用及抗炎效果,现阶段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药物[2]。本研究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泼尼松移行减量法、泼尼松常规减量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其中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人数比例为30:32,年龄在24~74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0.21±2.6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本研究得到患者、家属的许可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起始剂量为1.0mg/(kg·d),并将剂量控制在60mg/d范围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减量治疗,巩固阶段剂量为1.0mg/(kg·d),隔日晨起顿服连续四周,之后每两周减量1.25~2.5mg直到停药,一共治疗六个月。实验组患者给予移行减量法治疗,两天剂量为2/3mg,隔日早晨顿服,其余1/3mg在次日早晨顿服,四周内逐渐减量,当剂量为0.25mg时固定剂量连续治疗,共治疗六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疗得到有效恢复,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日常生活得到显著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多种指标无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免疫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应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治疗显效为15例(48.39%),有效为10例(32.26%),无效为6例(19.3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治疗显效为18例(58.06%),有效为12例(38.71%),无效为1例(3.23%),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gA、LgM、LgG分别为(0.87±0.56)g/L、(1.24±0.78)g/L、(8.36±1.27)g/L,实验组组患者治疗后LgA、LgM、LgG分别为(1.21±0.76)g/L、(1.54±0.68)g/L、(10.83±1.43)g/L,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激素治疗是首选药物,主要与患者免疫抑制相关,激素能够对患者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起到有效改善作用,还有利于尿蛋白质滤除的减少,起到较好的利尿作用[3]。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出现停药后复发的情况,因此长时间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会造成出现多种不良反应[4]。因为生命综合征患者伴有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及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情况,会造成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的紊乱,且治疗中应用了一些免疫抑制剂药物会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而在停药后导致疾病复发[5]。临床上表明泼尼松治疗该疾病能够明显增高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表达,具有较高的免疫自稳作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泼尼松移行减量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各免疫功能指标,对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起到了显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