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外科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2018-10-20丁志翔于鹏
丁志翔 于鹏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一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前言
中西医结合外科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中的一门主干性课程,实践性强,是实习教学中的难点课程。目前,临床上中西医结合外科的教学仍然以老师授课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方式教学为主,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等医学核心素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1]。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学效果[2]。本研究中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外科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于中西医结合外科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20~25岁,平均(22.7±2.9)岁;研究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1~24岁,平均(22.5±2.4)岁。对照组和研究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教学。研究组给予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PBL教学法,内容如下:(1)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果临床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等医学核心素养为目的构建教学计划及方案。(2)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学生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相关问题,针对所提出的具体问题收集相关资料。(3)收集资料后,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性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交流,老师在旁进行指导和补充,总结思维方法。(4)老师在患者床旁进行引导,示教相关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要点。
1.2.2 观察指标 实习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满分为100分。并进行包括自学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内容的学习能力评分,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能力越高。并进行组间比较。
1.3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考核成绩比较
考核成绩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均提高,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对照组 4582.14±6.3575.81±5.19研究组 4593.62±7.5386.38±6.56 t 7.828.48 P 0.000.00
2.2 学习能力评分
学习能力评分显示,研究组自学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学习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习能力评分比较(±s,分)
团队协作能力对照组 457.03±2.147.16±1.956.91±1.387.32±1.51研究组 458.75±2.638.82±1.748.30±1.478.22±1.65 t 3.404.264.622.70 P 0.000.000.000.01组别 例数 自学能力 总结归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讨论
中西医结合外科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中的主干性课程,该课程涉及的疾病表现形式多样,病种丰富,由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应用的实习教学是一个难点问题[3]。因此,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实习教学仍以传统的授课灌输知识为主,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和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指令,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在提高学生医学核心素养方面显著欠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90例实习生,与传统方式教学相比,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PBL教学法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提高,自学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学习能力评分提高,结果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外科的临床教学效果。分析原因,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优势:(1)构建教学计划及方案时,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等医学核心素养作为目的,针对性强。(2)该模式教学可以营造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生。(3)以典型病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收集资料、系统讨论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思考、总结归纳、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等医学核心素养。目前,该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