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侧支循环代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01-16刘远亮毛诗贤通讯作者彭忠勇孙萍伍国锋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
关键词:脑膜代偿百分比

刘远亮 毛诗贤(通讯作者) 彭忠勇 孙萍 伍国锋

(1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贵州 贵阳 550081)

(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神经内科 贵州 贵阳 550014)

(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 贵州 贵阳 550001)

引言

迄今为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为DSA)对我国医疗领域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项技术对诊断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缺乏对DSA评估颅内以及外侧支循环建立的研究报道,因此DSA在我国医疗事业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缺陷,基于此背景,笔者对DSA探讨颅、内外大血管闭塞或严重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侧支循环进行详尽分析与阐述,并分析其与临床病情状况。希望通过本文对侧支循环代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为日后侧支循环代偿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26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并且病程在1周内,并符合以下标准:(1)发病周期持续一周以上;(2)成人患者即大于等于18岁。除此之外研究患者还需满足以下条件:(1)未患精神疾病;(2)肾功能健康;(3)未患心肺疾病能平卧者;(5)对碘剂不过敏;(6)血液系统正常。在这260例研究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58例和102例;年龄(64±14)。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情况进行采集,例如年龄、性别、病史、病程等。本次研究的260名研究对象均在本院接受NIHSS评估,评估后均采用TOAST病因分型,并在入院后进行全脑血管造影。

1.2 方法

1.2.1 DSA:要求患者在术前需签订DSA手术同意书,并禁止在手术前3h内摄入任何食物及水。对本次研究的所有全部患者均采取主动脉弓结合全脑的DSA检查。并利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股动脉进行穿刺检查,随后置入5F动脉鞘,并将单弯或Simon导管置于主动脉弓、颈内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等区域附近进行诊断性造影。其造影检查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主动脉弓、颈内动脉等;大脑前、后动脉等。

1.2.2 狭窄程度的测量:NASCET是本次颅外血管病变的测评方法,颅内大动脉狭窄的测量则采用WASID方法测定,该种测量方法又称采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临床试验。

1.2.3 狭窄程度的界定:狭窄率≤50%,便被界定为轻度狭窄,狭窄率处于50%~69%,则为中度狭窄,70%~99%为严重狭窄,100%则表示为全部闭塞。其计算公式如下:

狭窄率(%)=[1-(D狭窄/D正常)]。

1.2.4 基于Bouthillier法,完成对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命名,且还需对其进行分段。

1.2.5 代偿类型:前后交通、软脑膜、眼动脉,其他少见代偿。

测定结束后,对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两组间差异性检验进行比较即可。除此之外,本次研究均采用ASITN/SIR侧支环分级测估法。

2.结果

2.1 患者病因分型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罪犯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86例,其中男患者与女患者之比为27:16,且其平均年龄为(64±14)岁。根据据TOAST相关理论基础可知,本次研究中存在73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其所占百分比为85%,9例心源性脑卒中,所占百分比为10%,缺血性卒中病因尚不清晰的4例,所占百分比为5%。

2.2 罪犯血管病变分布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48例为前循环病变,38例患者为后循环病变情况。前循环病变中,包括2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3例大脑前动脉闭塞,其所占百分比为6%,4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几所占比例为8%,其余患者则全部表现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所占比例为27%,其中血管闭塞11例,狭窄2例,2例前循环多发串联狭窄,所占比例为4%;后循环病变中,大脑后动脉闭塞7例,其百分比为18%,基底动脉2例,所占比例为5%,其中严重狭窄1例,闭塞1例,小脑后下动脉闭塞3例,其百分比为8%,椎动脉V4段、 V1段及 V2段闭塞分别为9例(24%)、10例(26%)、2例(5%),其余多发串联狭窄则为5例,其所占比例为14%。

2.3 经研究后表明,其类型表现为:(1)86例患者中有39例无侧支代偿组,其年龄范围为(60±15)岁,男女分别26、13例,发病期至造影时间为(4.2±3.4)d;其余则是有侧支代偿组,其年龄范围为(62±16)岁,男女分别为33、14例,发病期至造影时间为(4.6±3.8)d。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2)代偿类型:侧支代偿者患者者中,前、后交通动脉代偿16例,几所占比例为44%;同侧大脑前动脉及软脑膜动脉代偿、大脑后动脉及软脑膜动脉代偿分别为11例(30%)、2例(6%);同侧上动脉及眼动脉代尝者与同侧脑膜中动脉代偿者分别为3例(8%)和1例(3%),同侧枕动脉代偿1例(3%),其余复杂代偿2例,所占比例为6%。

3.讨论

本文采用DSA检查对患者症状进行判定,并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期间出现侧支循环代偿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前循环病变的侧支代偿是由交通动脉代偿以及颈外动脉代偿较少所致。然而后循环的颅内病变则是由后交通动脉及软脑膜动脉代偿所致,且椎动脉颅外病变的主要导致原因是颈部的血管代偿。

4.结语

综上所述,侧支循环代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必要时为患者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有利于有效促进脑侧支循环的形成,从而改善预后。现阶段,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一定缺陷,暂不能进行推广与应用,可见,迅速建立脑梗死急性期脑侧支循环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脑膜代偿百分比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家畜的脑膜脑炎
肝癌患者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及IL-17水平观察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Sumf2与Sumf1可能存在代偿性的相互作用以维持硫酸酯酶的活性不变
环保车型最多的美国城市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
脑膜癌病与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