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国家审定品种(续前)

2018-01-16

种业导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符合国家冬麦区黄淮

导 语:川麦601、川农32、隆垦麦1号等77个小麦品种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公告日期为2018年5月1日。本刊自2018年5期起陆续刊登。

小 麦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2

品种名称:周麦36号

申 请 者: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矮抗58/周麦19//周麦22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早播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2.7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7%;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89.6千克,比周麦18增产5.7%。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2.1千克,比对照增产6.7%。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3

品种名称:淮麦40

申 请 者: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冬春轮回选择群体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8.6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8.2%;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0.1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9.9%。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8千克,比对照增产5.5%。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4

品种名称:先天麦12号

申 请 者: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邓麦1号/陕225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2.3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8%;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8.8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7.0%。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0.3千克,比对照增产6.8%。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5

品种名称:众麦7号

申 请 者:河南顺鑫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顺鑫大众种业有限公司、申彦昌

品种来源:偃展一号选系/烟159-9选系//烟1666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5.6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3.5%;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2.8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8.4%。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8千克,比对照增产5.5%。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6

品种名称:华成863

申 请 者: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9408/丰华8829//烟农19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7.0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7.8%;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2.0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8.2%。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1.4千克,比对照增产7.1%。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7

品种名称:驻麦328

申 请 者: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矮抗58/济95519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晚播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9.6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7.7%;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5.9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8.7%。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8.3千克,比对照增产6.4%。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8

品种名称:瑞华麦516

申 请 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洛麦21/淮麦17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早播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1.5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5%;2016-2017年度参加晚播组试验,平均亩产558.5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2.6%,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11.2%。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2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8.7%。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9

品种名称:邯麦19

申 请 者: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邯02-6018/济麦22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7.8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5.9%;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14.9千克,比良星99增产5.8%。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1千克,比对照增产5.3%。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0

品种名称:裕田麦119

申 请 者:滨州泰裕麦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滨州泰裕麦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矮败/烟2070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5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4.0%;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07.9千克,比良星99增产4.6%。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7.0千克,比对照增产3.8%。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1

品种名称:俊达子麦603

申 请 者:河南俊达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子圣元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俊达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子圣元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自选系07557/07949//09906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9.7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4.4%;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02.7千克,比良星99增产3.7%。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2.7千克,比对照增产2.7%。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2

品种名称:石麦26

申 请 者: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石优17/济麦22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9.2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4.3%;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99.7千克,比良星99增产3.2%。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2.1千克,比对照增产6.0%。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3

品种名称:中信麦99

申 请 者:河北众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北众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良星99/222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6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5.4%;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08.7千克,比良星99增产4.7%。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2.6千克,比对照增产4.4%。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4

品种名称:山农27号

申 请 者:山东农业大学、淄博禾丰种子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山东农业大学、淄博禾丰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6125/济麦22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8.3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3.2%;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17.6千克,比良星99增产6.2%。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9千克,比对照增产2.3%。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5

品种名称:莘麦818

申 请 者:山东莘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山东莘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鲁麦22/泰山9818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8.9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3.3%;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05.1千克,比良星99增产4.1%。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7千克,比对照增产4.9%。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6

品种名称:泰科麦33

申 请 者: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郑麦366/淮阴9908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2.1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3.9%;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04.0千克,比良星99增产3.9%。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4.8千克,比对照增产3.5%。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7

品种名称:山农24号

申 请 者:山东农业大学

育 种 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银兴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a1小麦轮回群体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8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6.2%;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11.7千克,比良星99增产5.3%。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6.5千克,比对照增产3.7%。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8

品种名称:洛旱22

申 请 者: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市中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市中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周麦16/洛旱7号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5.7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6%;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52.3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7.9%。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4.0千克,比对照增产8.8%。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9

品种名称:中信麦28

申 请 者:河北众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北众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Z703/邯4589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9.5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4.1%;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42.5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5.6%。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7.6千克,比对照增产7.2%。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0

品种名称:山农25号

申 请 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1697/烟农19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3.9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2%;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51.7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7.8%。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1.9千克,比对照增产5.6%。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1

品种名称:阳光578

申 请 者:河南丰硕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丰硕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矮早781/漯麦4号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2.5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4.9%;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45.1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6.2%。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2.0千克,比对照增产5.7%。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2

品种名称:中信麦78

申 请 者:河北众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北众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众信2101/众信5072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2.5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8.0%;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42.9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8.8%。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5.6千克,比对照增产6.6%。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3

品种名称:石麦28

申 请 者: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冀5265/金禾9123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7.2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6.7%;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31.9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6.1%。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8.0千克,比对照增产4.7%。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4

品种名称:中麦36

申 请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晋麦47/陕优225//晋麦473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6.3千克,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5.8%; 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46.9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7.0%。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0.9千克,比对照增产12.6%。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省南部,甘肃省天水,陕西省宝鸡、咸阳和铜川,河南省及河北省沧州的旱薄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5

品种名称:长6990

申 请 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育 种 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03-6564/晋太170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47.5千克,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7.2%; 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28.9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7.9%。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0.6千克,比对照增产9.4%。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省南部,甘肃省天水,陕西省宝鸡、咸阳和铜川,河南省及河北省沧州的旱薄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6

品种名称:太1305

申 请 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育 种 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920560/太6212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98.1千克,比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4.8%;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26.0千克,比长6878增产4.9%。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3.1千克,比对照增产5.9%。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山西省中部地区、甘肃陇东部分地区、宁夏固原地区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7

品种名称:京花12号

申 请 者: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育 种 者: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京冬23/京冬17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1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7.3%;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0.7千克,比中麦175增产5.9%。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6千克,比对照增产11.1%。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中等肥力以上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8

品种名称:农大3486

申 请 者:中国农业大学

育 种 者:中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农大211/新麦9号//良星99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8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7.8%;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4.8千克,比中麦175增产4.7%。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2.0千克,比对照增产11.5%。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中等肥力以上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9

品种名称:航麦2566

申 请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SPLM2/轮选987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1.0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5.7%;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6.7千克,比中麦175增产7.0%。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2千克,比对照增产13.4%。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中等肥力以上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0

品种名称:中麦93

申 请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麦415/京垦49//中麦415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4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3.1%;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9.7千克,比中麦175增产5.7%。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5千克,比对照增产11.2%。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中等肥力以上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1

品种名称:长6794

申 请 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育 种 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京农CR188/长6452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2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0.4%;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8千克,比中麦175增产3.4%。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2千克,比对照增产6.4%。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中等肥力以上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2

品种名称:京麦179

申 请 者: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邓州昌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BS1745-1×04Y花27-1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8.9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11.3%;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02.9千克,比中麦175增产9.5%。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7千克,比对照增产11.9%。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中等肥力以上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3

品种名称:北麦16

申 请 者: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K核不育聚合杂交选育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3.5千克,比对照垦九10号增产3.6%;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392.2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8.3%。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4.6千克,比对照增产3.3%。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4

品种名称:垦红24

申 请 者: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龙01-1122/农大97-2829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2.3千克,比对照垦九10号增产3.2%;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383.8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6.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7.6千克,比对照增产4.3%。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5

品种名称:龙辐麦23

申 请 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育 种 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龙00-0657SP4/九三3U108)F0诱变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5.6千克,比对照垦九10号增产4.3%;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389.6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7.6%。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6.9千克,比对照增产4.1%。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6

品种名称:克春14号

申 请 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育 种 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品种来源:克00-1153/龙01-1069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1.8千克,比对照垦九10号增产3.0%;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393.9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8.7%。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3.4千克,比对照增产2.9%。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7

品种名称:酒春7号

申 请 者: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酒0325F1/冀89-6091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西北春麦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1.0千克,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6.2%;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530.6千克,比宁春4号增产8.3%。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1.2千克,比对照增产5.0%。

审定意见:该品种完成试验程序,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北春麦区的宁夏黄灌区,内蒙古巴盟灌区,青海乐都、海西,甘肃武威、酒泉,新疆博乐等地水地种植。

猜你喜欢

符合国家冬麦区黄淮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水利诚信单位风采展示(驻马店市黄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
中期天气预报
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黄淮冬麦区不同追氮时期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
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