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智慧关键在于“应变灵活性”

2018-01-16

医药前沿 2018年8期
关键词:灵活性脑区科学家

数百年的研究已经产生了许多关于大脑智慧如何形成的理论。一些神经科学家认为,智慧源自单一脑区或神经网络;另一些人认为,新陈代谢或脑细胞利用率是关键。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阿隆•巴贝说,当我们说某人聪明时,通常指的是他们在做出决定和解决特定类型的问题方面很好。但最近,神经科学开始从生物学角度探索普遍性智慧的产生机制。

科学家已知,大脑功能是“模块化”的,如大脑背部枕叶内脑区可处理视觉信息,但解释所看到的东西,需要整合来自其他脑区的信息。也就是说,要识别一个对象,必须对它进行分类,除了处理视觉信息,还需要其他脑区支持,理解概念知识和进行信息处理。

科学家一直努力理解大脑如何组织和运作。此前人们认为,前额皮层驱动了包括规划和组织行为在内的一般智慧。但实际上,整个大脑的结构及低高级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普通智慧所必需的。

大脑模块提供了组成更大“内在连接网络”的基本架构,每个网络包括多个大脑结构,当一个人从事特定认知技能时,这些大脑结构会一起激活。例如,当注意力集中于外部线索时,前额网络被激活;当注意力集中于相关事件时,突触网络被激活等等。

巴贝说,神经网络有两种连接机制:一种是在神经通路上磨合获得的称为“晶体智能”的强连接;另一种是适于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被称为“流体智能”的灵巧连接。然而,在不断更新知识、形成连接过程中,应对变化的需求越多,大脑结构之间越容易建立连通性,且效果越好。

虽然“灵活性”一直被认为是人脑功能的重要特征,但直到最近“灵活性为人类智慧提供基础”的想法才成熟起来。

猜你喜欢

灵活性脑区科学家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脑自发性神经振荡低频振幅表征脑功能网络静息态信息流
假如我是科学家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说谎更费脑细胞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